作者:北京孤獨的靈魂
初中語文新教材第五冊有壹篇極其煽情的文章。因此,中國教學網上充斥著這篇文章的教學心得和體會,要求學生認真學習文章中的科馬羅夫的愛國主義和科學精神。學生們幼小的心靈也被科馬洛夫的偉大情懷深深打動。但是,誰也不知道這篇文章是三流攤販編造的彌天大謊,完全是無中生有,沒有科學依據!
壹、中學語文課本文章
為便於分析,現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五本初中教材中的相關章節和教學要求如下:
中學語文> & gt大綱和教材> & gt初中課本> & gt<第五本書讀者> & gt
31悲慘兩小時
妳是蘇聯的英雄,人民的好兒子!人們會永遠懷念妳,浩瀚的太空會永遠記住妳!①選自2號讀者1995。有刪改。
前蘇聯著名宇航員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於1967年8月23日獨自駕駛聯盟1號飛船。經過壹天壹夜的太空飛行,他圓滿完成任務,順利回國。
此刻,全國的電視觀眾都在觀看宇宙飛船的歸來。科馬羅夫的母親、妻子、女兒和數千名各界人士也在飛船著陸基地等待迎接這位太空戰士。然而,當飛船返回大氣層,需要打開降落傘讓飛船減速時,科馬洛夫突然發現,無論如何降落傘都打不開。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惡性事故,地面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異常焦慮。他們采取了壹切可能的搶救措施幫助他排除故障,但無濟於事。
地面指揮中心立即向中央請示,中央領導研究後同意向全國公民公布實際情況。當時,最著名的播音員以沈重的語氣宣布,聯盟壹號飛船因無法排除故障而無法減速,兩小時後將在著陸基地附近墜毀,我們將見證民族英雄科馬洛夫的殉難。
這個消息震驚了全國,億萬顆沈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心都在焦急地註視著科馬洛夫和他的親人。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珍惜剩下的兩個小時。他們把科馬洛夫的親屬請到了講臺上,讓他們和屏幕中的科馬洛夫共度最後兩個小時。指揮中心負責人對科馬洛夫說:“科馬洛夫同誌,妳見過妳的親人嗎?請和他們談談。”科馬羅夫看到他的母親、妻子和女兒時非常激動,但他控制住自己說:“酋長,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想先向您匯報壹下這次飛行探索。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和科馬羅夫說話的酋長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哽咽著說:“謝謝,錄音準備好了。請繼續。”科馬洛夫點點頭,開始了快速而平靜的敘述。因為他說的話涉及國家機密,指揮中心暫時關閉了電視直播的錄音傳輸。全國電視觀眾只能通過屏幕觀看他的無聲影像。
時光流逝,科馬羅夫的壹生也在流逝。包括蘇聯最高領導人在內的幾億人的心臟都在加劇跳動。人們的緊張情緒已經超過了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時候。但舉國關註的科馬洛夫看起來很平靜,就像坐在辦公室裏正常工作壹樣。他的神情是那麽嚴肅,態度是那麽平靜。報告花了70分鐘。科馬羅夫匯報完,打開語音開關,國家領導人先拿了話筒。他想快點說,為他的親戚節省時間,但他似乎有壹個在他的喉嚨裏,所以他不能說得很快。他說:“親愛的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同誌,我代表最高蘇維埃向妳宣布,妳是蘇聯的英雄,是人民的好兒子!人們會永遠懷念妳,浩瀚的太空會永遠記住妳!妳是人民的驕傲!科馬羅夫同誌,如果妳還有其他要求,請告訴我,我會幫妳解決的。”
科馬洛夫眼裏含著淚:“謝謝!感謝您,最高蘇維埃,授予我這個光榮的稱號!我是壹名航天員,投身航天事業是神聖的。我沒有遺憾!”
領導能說什麽?他默默地把話筒遞給了科馬羅夫的老母親。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就是壹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兒子死去。此時,科馬洛夫白發蒼蒼的母親心如刀割:“兒子,我的兒子,妳……”她有太多話要說,卻不知道先說什麽。科馬洛夫笑了:“媽媽,我在這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妳的形象。每壹根白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妳能看清我嗎?”
“是的。看得很清楚,兒子,媽媽壹切都好,放心吧!”這時,淚水已經遮住了她的眼睛。老太太把話筒遞給兒媳,科馬羅夫的妻子。科馬洛夫給了妻子壹個頑皮而深情的飛吻。老婆只是說:“親愛的,我好想妳!”“淚如雨下,再也說不出話了。
科馬洛夫也很動情。他冷靜了壹會兒,然後脫下宇航服,拿出壹支金筆,對妻子說:“親愛的,這支金筆和我壹起飛上了太空。這是我的寶貝。我會把它包在我的宇航服裏,它不會被後面的大爆炸損壞。請把它給妳未來的丈夫。我不認為我會下地獄。我會在天堂祝妳幸福。”哭泣的語氣飽含著科馬洛夫對妻子和生命的愛,屏幕前的人都流下了眼淚。
科馬羅夫的女兒接過話筒:“爸爸!我的好爸爸!”孩子在抽泣。看到12歲的女兒,科馬羅夫眼裏突然飄來壹朵雲:“女兒,不要哭。”“我不哭,爸爸。妳是蘇聯英雄。我只想告訴妳,英雄的女兒會活得像個英雄!”
堅強的科馬洛夫這時忍不住哭了:“好孩子,記住這壹天,還有每年的這壹天,去墳前獻上壹朵花,和爸爸聊聊妳的學習。好女兒,爸爸要走了,告訴爸爸妳長大了在幹什麽?”
“做壹個像爸爸壹樣的宇航員!”
科馬洛夫又流下了眼淚:“妳太好了,但我想告訴妳,並告訴全國的孩子們,學習時請認真對待每壹個小數點和標點符號。聯盟壹號今天發生的事情,就是因為在地面檢查的時候忽略了壹個小數點。這個悲劇也可以稱為壹個小數點的疏忽。同學們記住了!”
科馬洛夫講到這裏,看了看表,還有七分鐘。他面對全國電視觀眾,毅然向女兒揮手:“同胞們,請允許我在這廣闊的空間裏向妳們道別...再見!”"
科馬洛夫這時激動萬分:“謝謝!全國的同胞們,我也愛妳們!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愛,上帝才如此愛我,我才能從千裏之外飛到人間,在火與光的歌聲中獲得新生。同胞們,請和我壹起高呼——人民萬歲!科學萬歲!”
科馬洛夫親切地向人們揮手:“我見過地球,它很美。如果上天讓我投胎,我會成為壹名宇航員,我會帶著女兒重返太空。因為太空有趣好玩。真的,太空很好玩……”轟——壹聲爆炸,整個蘇聯鴉雀無聲。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朝著飛船墜毀的方向默默地哀悼,哀悼...
想想吧。查壹下。
壹個
本文原題為《宇航員之死》,此處改為《悲慘的兩個小時》。這是壹個好的改變嗎?為什麽?根據上下文回答下列句子後的問題。1?我們將見證民族英雄科馬洛夫的殉難。(“見證”可以換成“看見”嗎?“殉難”可以用“犧牲”代替嗎為什麽?) 2?科馬羅夫開始快速坦率地說話。(壹起用“匆匆”和“從容”矛盾嗎?) 3?但舉國關註的科馬洛夫看起來很平靜,就像坐在辦公室裏正常工作壹樣。他的神情是那麽嚴肅,態度是那麽平靜。報告花了70分鐘。(“淡定”可以換成“淡定”嗎?為什麽?(3)掌握以下單詞。我急得突然淚流滿面(以上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index.htm)
第二,荒謬的捏造
恐怕第壹次看《悲傷》的讀者都會被科馬羅夫的精神所感動!然而,筆者查閱權威文獻和記錄後發現,這壹切都是彌天大謊!根據各種資料核實,事實是:
1、
由宇航員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駕駛的前蘇聯“聯盟1”號飛船於莫斯科時間4月23日淩晨3時35分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這篇文章裏其實說的是1967年8月23日上線。可見文章作者連這種最簡單的數據都搞不懂,有多少明眼人壹看就知道他文章的可信度。
2、
也許作者可以說這個日期是壹個小小的筆誤。那麽作者的電視直播就是不可否認的廢話:
a)這次聯盟1號飛行是前蘇聯在絕密行動中進行的,目的是在冷戰時期與美國爭奪登月項目。它將進行人類航天器在太空的首次對接實驗,並為登月艙的返回對接進行初步探索。為了確保蘇聯在太空的領先地位,這次行動的內幕當時是絕對保密的。這樣的秘密行動怎麽會在電視上直播?
b)科馬羅夫於4月24日上午6時24分被擊斃,當時正在捷克斯洛伐克訪問的勃列日涅夫於4月24日中午通過國防部長烏斯基諾沃的報告得知了這壹消息。塔斯社於當日14: 00向世界報道了此次墜機事件。可見沒有直播這回事!
c)科馬羅夫駕駛聯盟1號返回地球是緊急情況。壹系列機械和儀器故障導致蘇聯放棄太空對接計劃,並下令科馬羅夫提前返回。在60年代的冷戰時代,誰會傻到通過直播把自己的太空斷層暴露給敵人?即使蘇聯人不考慮面子,太空作戰的技術保密原則也絕不能放過。只有像《悲傷》作者這樣無知的人才能編造出如此荒謬不堪的謊言。
3、
《悲哀》壹文提到,飛船進入大氣層時,科馬羅夫發現降落傘打不開,飛船將飛行兩個小時。這進壹步暴露了作者是壹個拙劣的騙子和文盲!稍微有點科學知識的人都知道,航天器繞地球飛行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具有第壹宇宙速度(V1),即航天器沿地球表面做圓周運動時必須具有的速度,也叫盤旋速度。根據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V1 = 7.9 km/s,雖然飛船返回大氣層的速度低於第壹宇宙的速度,但它的速度仍然是每秒7000米左右,也就是說每小時2萬多公裏。如此高的速度,與空氣的摩擦導致航天器表面的高溫燃燒。航天器在大約100 km的高度進入大氣層,通常在距離地面10 km的高度著陸時打開降落傘。在此期間,雖然飛船會飛行數千公裏,但在高速飛船上,這段時間只有幾分鐘。從打開降落傘到著陸只需要十分鐘。按照《悲傷》作者的說法,進入大氣層後,科馬洛夫會飛行兩個小時,這是壹句不可思議的廢話。這兩個小時足夠科馬洛夫再繞地球飛壹圈了。
4.作者還可以辯稱,科馬羅夫發現降落傘在軌道上打不開。但是,妳希望科馬洛夫在軌道上的時候打開降落傘嗎?太可笑了!即使妳預演了降落,發現降落傘控制系統出了問題,在最後降落傘真正打開之前,誰也說不清降落傘是否真的打不開。在壹切都還懸而未決的時候談論“蘇聯英雄”不是很可笑嗎?這難道不能證明《傷逝》這篇文章是扯淡嗎?
5.《悲傷》這篇文章也是胡說八道。科馬洛夫向領導的匯報持續了70分鐘。實際上,航天器與地面的聯系受到地面接收站控制範圍的限制。在這70分鐘裏,飛船大部分時間不在地面的接收範圍內。當時不可能做出作者編造的70分鐘的“報告”。比如1997年2月23日,和平號空間站正在中非上空飛行,與地面沒有無線電聯系。空間站需要繞地球幾乎壹整圈,然後機組人員才能通過瓦羅普斯島上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地面站將這壹信息傳輸到俄羅斯的和平號控制中心。這還是30年後美蘇聯合進行的“和平號空間站”項目。由此,我們可以想象,蘇聯在60年代的壹次“聯盟”飛行中,70分鐘的通信是如何成為可能的。更別提背後極其轟動的“家庭會議”了!
6.科馬洛夫在悲傷中的語言也是愚蠢的。表達其“英雄主義”的英雄語言暫且不提。說他叫女兒好好學習也是癡人說夢。航天器這樣的高科技產品,經過無數精英頭腦的精心設計和實驗,任何數據都要經過多次計算才能發射上天。無論哪裏出了問題,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出原因。今年2月1日解體的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經過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事故獨立調查小組數月的緊張調查,於8月26日公布了失事原因的最終報告。前蘇聯居然在幾分鐘甚至幾分鐘內就搞清楚了聯盟壹號失敗的原因,並公之於眾。好壹個“神”!但是,真正的“神”應該是《傷逝》的作者,是時候去醫院檢查壹下他的“神經”了。
第三,事情的真相是什麽?
前蘇聯“聯盟1”飛船由宇航員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駕駛,於莫斯科時間4月23日淩晨3時35分從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科馬羅夫是第壹位執行第二次太空任務的蘇聯宇航員。按照計劃,經過壹天的飛行,他將與隨後發射的“聯盟2號”匯合,進行人類首次太空對接和太空行走。二號飛船上的兩名宇航員將進行太空行走,進入1號飛船,為登陸月球進行初步實驗。
成功進入軌道後,“聯盟1”相繼發生故障。壹是左側太陽能電池板無法打開,使得飛船只使用壹半的電力來操作儀器;只能使用備用通信系統。進入第五圈軌道時,飛船的離子傳感器定位失敗。科馬羅夫切換到手動控制也無效。從第7圈到第13圈,筋疲力盡的科馬羅夫休息,停止了與地面的接觸。
返回聯絡後,地面命令科馬羅夫提前返回地球,並在第17圈啟動返回推進器,聯盟2號的發射也被取消。第壹次返回地球的嘗試因離子定位而失敗。後來,科馬羅夫利用人造月球定位方法成功將飛船引導至返回軌道。(三年後,美國“阿波羅13”飛船遇到故障,也是用這種方法定位返回地球。三名美國宇航員死裏逃生。)
“聯盟1”在距離地面10公裏處著陸。科馬羅夫釋放了牽引傘,但由於飛船旋轉失控,主減速傘繩被纏住無法打開。科馬洛夫再次放出備用傘,但沒有用。4月24日6時24分,“聯盟1”返回艙以500公裏的時速撞向地面,推進劑燃起大火。科馬羅夫成為世界上第壹個在飛行中的宇宙飛船中遇難的宇航員。
當時空軍現場指揮官報告需要急救措施,隨後切斷通訊。大約上午11時,國防部長烏斯基諾沃接到負責太空事務的卡瑪寧將軍的報告,稱科馬洛夫已被擊斃。中午12,Uski Novo向正在捷克斯洛伐克訪問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勃列日涅夫報告了這壹消息。塔斯社於當天14: 00向世界報道了這起不幸的事故。科馬羅夫被莊嚴地安葬在克裏穆林宮的紅墻裏。
/printpage.asp?board id = 14 & amp;ID=518
-[轉帖]中學語文課本裏的大謊言(關於前蘇聯的宇航員)(/dispbs.asp?board id = 14 & amp;id=518)
參考資料:
/question/1182076 . html?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