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巴山有哪些歷史傳說

巴山有哪些歷史傳說

章懷山也名九龍山,大巴山深處的壹座小山,妳不經意就走過了,什麽記憶也許都沒留下。

在那山海裏,我曾經在九龍山身邊走過了好多次,可我以為那只不過是普通的壹座山。記憶中的章懷山,矗立於大巴山的文脈間,如壹汪清泉,從盛唐時代流淌過來,今天還洶湧不息從身邊流過。

可我卻曾在章懷山中縈繞了很多年!

是在盛唐時候,壹個衣冠博帶的讀書人,懦懦弱弱地從秦嶺下來,徑直來到巴州。在章懷山的壹個石崖下,巴州郡守早早地搭建起壹座青瓦房。在山崖下兩長的壹個平臺上,這兩間小屋就孤零零地傍著石壁,面對著東方那壹片強烈的晨曦。

山民很奇怪地看著那讀書人進了屋子,然後是壹個道士來到這裏。在不久以後的日子,常常聽見那讀書人在晨曦中朗誦《南華經》,偶爾能看見那讀書人在每天登上石崖西望。或許他實在很想看落日,可落日的西邊石壁卻多了份風雨,郡守只能把小屋建在東邊,於是有了落日裏的那壹縷長衫,在石梁上飛舞。

大巴山原來是巴人的世界,從南朝開始就有不斷的義民躁動,飛掠的馬蹄聲曾經是巴蜀不斷的陰霾。強悍的巴人也容不下這個懦懦的讀書人,於是公推了最強悍的人攀上那條石梁,沿著石壁爬到那坐小屋前。山下的人等著去看要上演的好戲,但風景依然如畫,夜晚的炊煙升起來了,那強人卻始終沒有下來。慌張的人們把不幸的消息告訴了強人的妻子,這巴山妹娃子便在夜晚裏對著那石壁小屋呼喊她丈夫的名字。

夜色匆匆裏,那強人終於下來了,只是輕輕地對妻子說:“妳回去吧,找個人嫁了吧!我要追隨先生了!”先生?先生是誰?山民還沒想起來時,那個年輕人卻站到了他們面前。那個年輕人從此成了大巴山的傳說,巴山十三飛鷹也放棄了漂泊,在章懷山的松林坡隱居下來。後來道士也從小屋走了出來,在虎跳巖下設置了壹座書院,教授附近的小孩子們學問。

佛道儒墨經詩書射,開始成了大巴山的清泉,沖洗著這恣意汪洋的山海。從西安傳來了蠶桑絲織技術,從成都送來了手寫的詩書卷冊,章懷山開始成了大巴山的福地。只有那年輕人似乎不在這快樂的人群裏,他還在晨曦中壹遍遍念那本《南華經》,他還在日落的石梁上西望。

有壹天,壹個官員坐著轎子來了,吃力地爬上石崖。於是人們看見那讀書人跪下了,然後磕頭,然後笑了。然後人們聽說年輕人死了,隨著他死去的還有那飽讀詩書的道士,還有那個巴州郡的強人,還有巴山十三飛鷹。隨著年輕人死去的有七十二人眾,正好與章懷山七十二洞相稱。

年輕人是當朝太子,死後被當朝賜號為“賢”,人叫李賢,字章懷。十年後的這個消息足可以泯滅任何記憶,大巴山人就把年輕人的字拿來,給了這原來不名的山頭命了名字。

在高考後的壹天,我踩著盛唐的史跡,回憶著那個永恒的傳說,登上了章懷山的石壁。那石壁下的小屋,已經有了新的名字,叫做“太子崖”。零落的小屋應該不是盛唐的了,那原本險惡的山路也被歷史踩出了壹條便道,千年的傳說足可以橫斷任何艱險。

但爬上太子崖依然是壹段艱辛的歷程,崎嶇的山路上不時有長蟲出現,松林坡的陣陣松濤從山腳呼嘯而來,身子帖著石崖走過壹裏山道時,才發現自己居然對傳說如此虔誠。

傳說不是正史,已經無可考證,但對大巴山來說,那是壹個美麗的幻覺。傳說的名字叫“太子數山”:傳說章懷山太子崖有壹口石井,石井裏有金娃娃推磨,每推壹轉就有不少的金塊掉下來,在磨石旁邊有桌椅,桌椅上有壹本天書。太子有壹天下到了井底,才發現天書讓他樹山,如果在七七節雞叫前能數夠壹百座山,這茫茫山海就能幻化成平地。那時太子就能正式登基,天書還把章懷山描述為第二皇都。傳說在“七七”的夜晚,太子就著月色數了壹整夜山,卻始終只有九十九座,那最後壹座山始終沒有找到。雞鳴十分,太子長嘆壹聲,放棄了自己的努力,直到回答石崖後,才發現自己忘記了數章懷山。太子在數山之後不久,就接到當朝的毒酒,在萬般無奈下,太子飲鴆而去。

我端坐在太子石桌前,想著這淒婉的傳說,眼前的山海逐漸模糊起來。

在我踏上北行的列車,橫貫祖國神州大地時,我以為我觸摸到了章懷的心。

我想太子是懦弱而忠勇的化身,有註釋《後漢書》諷諫朝政的勇氣,卻無舉旗以罪天下的雄心。劉邦從漢中出發以取天下,其實巴中的地勢甚於漢中,何況還有秦嶺的天然屏障。大巴山層巒疊嶂的山海,是王聖天下的絕好屏障,以章懷的仁義之名和太子封號,舉旗以號天下並非難事。但太子卻手捧《南華》,給大巴山留下壹個怯懦的傳說。

不知是否因為太子,大巴山自盛唐以來文風鼎盛,以蠻蒙而著名的巴人,似乎有唐以來漸無蹤影。我所就學的高中,是在同治六年建校的,原名“雲屏書院”,在巴河沖刷的壹塊沙洲邊矗立。據原來建校者的後人說,家族曾經受惠於盛唐的文風,乃聚集數子以院載道,望能為大巴山再造棟梁。如今在大巴山深處,不時有“太子廟”、“讀書洞”,似乎是山海裏的明珠。

窮山不以身忘國,但有血肉踐忠魂。巴山千年不竭的救國思想可以為證。章懷山不遠處是琳瑯山,琳瑯山下的馬鞍鎮上,朱德元帥從這裏走出。離章懷山不遠的西塔山下,畢生從事平民教育的晏陽初先生,應該也曾受惠於此。在紅四方面軍抵達巴中後,有近百萬山民加入到救國的大道。

在我潦倒困頓時,在我得意歡歌時,我總會想起章懷山的巍峨!在那山海的巍峨中,還有那個憂郁的美少年,用眼睛直直地看著我!

還有就是好像老子仙逝的地方

  • 上一篇:中國燈飾10大品牌有哪些 詳細介紹
  • 下一篇:中國有多少城市叫龍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