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是廣東省的地級市,中山市,古稱香山,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江、北江下遊出海處;是全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壹。
中山是哪個省份的
據了解中山是廣東省的地級市,是全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壹,截至2022年9月,全市面積1783.67平方千米,轄8個街道、15個鎮。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常住人口446.69萬人。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中山市域範圍內有外江13條,內河湧1041條,內河湧總長約2016.35千米,河網密布,流域寬廣。全市1041條河湧劃分為15個流域,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千米的流域有6個,分別為岐江河流域、前山河流域、民三聯圍流域、小隱湧流域、五鄉大南聯圍流域和南朗流域。
礦產資源
中山市礦產種類不多,金屬礦產十分短缺,優勢礦產主要有建築用花崗巖、礦泉水、地下熱水、砂料和耐火黏土。探明並開發利用的礦產有花崗巖石料、砂料、耐火黏土和礦泉水、地下熱水。其中,石料主要是黑雲母花崗巖、黑雲母二長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廣泛分布於市內的低山、丘陵和臺地,以五桂山和竹嵩嶺儲量最為豐富;地下熱水含氟、氡,具有醫療價值,可用於溫泉浴,主要分布在三鄉、坦洲、翠亨等地;礦泉水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興起的礦產資源開發產業,屬花崗巖裂隙水,為偏矽酸低礦化度天然礦泉水,主要分布於五桂山至神灣壹帶的山區;砂料以中粗粒石英砂為主,主要分布於市內東部龍穴、下沙―帶沿海地區;耐火黏土主要分布於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濠頭村附近。
植物資源
中山市植被代表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類,植被代表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全市有維管植物217科912屬1771種,其中野生維管植物186科646屬1235種,種類占廣東省總數的六分之壹。全市森林覆蓋率23.10%。市內唯壹山區五桂山有維管植物209科844屬1539種,其中野生維管植物178科573屬1003種,分別占全市維管植物科、屬、種總量的96.3%、92.5%、86.9%,占全市野生維管植物科、屬、種總量的95.7%、88.7%、81.2%;有野生沈香超過1萬株。
動物資源
中山市大中型獸類的主要活動場所分布於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區,全市有脊椎動物230種,其中鳥類15目45科159種,獸類6目13科31種,兩棲類1目5科11種,爬行類1目7科29種。國家重點保護物種21種,國家壹級重點保護物種1種,即蟒蛇;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20種,分別是中國穿山甲、水獺、小靈貓、斑林貍、黑翅鳶、黑耳鳶、白腹海雕、蛇雕、鳳頭鷹、赤腹鷹、松雀鷹、普通鵟、白腹隼雕、紅隼、褐翅鴉鵑、小鴉鵑、領角鸮、鷹鸮、雕鸮、虎紋蛙;平原地區以爬行類、兩棲類、鳥類和鼠類為主;水生動物有魚類、甲殼類。
地理環境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遊出海處,北接廣州市南沙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鬥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全境位於北緯22°11′—22°47′,東經113°09′—113°46′之間。行政管轄面積1783.67平方千米。市中心陸路北距廣州市區86千米,東南至澳門65千米,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裏。
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區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五桂山、竹嵩嶺等山脈突屹於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陸架隆起的低山、丘陵、臺地和珠江口的沖積平原、海灘組成。其中低山、丘陵、臺地占全境面積的24%,壹般海拔為10—200米,土壤類型為赤紅壤。平原和灘塗占全境面積的68%,壹般海拔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和基水地,灘塗廣泛分布有濱海鹽漬沼澤土及濱海沙土。河流面積占全境的8%,西江下遊的西海水道、磨刀門水道自北向南流經市西部邊界,由磨刀門出南海;北江下遊的洪奇瀝水道自西北向東南經過市東北邊界由洪奇門出珠江口。其間汊道縱橫交錯,其中小欖水道、雞鴉水道橫貫市北半部,匯入橫門水道由橫門出珠江口。水系劃分為平原河網和低山丘陵河網兩個部分,平原地區河網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響,具典型河口區特色。
氣候
中山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1981—2010年)氣溫為22.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886毫米,日照時長1705.4小時。年平均雷暴日數為68.2日。災害天氣主要有臺風、暴雨和強對流。中山空氣質量優良,森林植被指數高,生態環境好,氣候資源豐富,水資源充沛,水質優良。
水文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東臨伶仃洋,珠江八大出海水道中有磨刀門、橫門、洪奇瀝等三條經市境出海。市境內平原廣闊,山丘起伏,雨量多而強度大。水系可以劃分為平原河網和低山丘陵河網兩個明顯區別而又互相聯系的部分。平原地區河網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響,具典型河口區特色。中山市平原河網是珠江河口區網狀水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之壹。呈現大致自西北向東南伸展的扇形網狀河系。市境內平原河網的河道,河床高程均處於海平面以下,且坡降很小。絕大部分河床的縱橫剖面均表現為波狀起伏,僅磨刀門水道河床的縱剖面出現倒比降。中山市低山丘陵區的河流,大部分流入珠江各幹支流,小部分獨流註入珠江河口灣伶仃洋,因此仍屬珠江水系。受地質構造和地貌形態的影響,各河溪表現出以五桂山為中心向四周流散的放射狀網格分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