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每個部分都可以治病。為了方便入藥,人們給它起了相應的名字:外面覆蓋的褐色皮叫茯苓皮,切面外面的淡紅色疏松層叫赤茯苓,裏面的白色致密部分叫白茯苓。有的茯苓中間有壹根松根,靠近根的部分叫茯苓參,中間的根叫茯苓參木。
茯苓能健脾,對那些久病消瘦,食欲不振,乏力腹瀉的患者有健脾益氣的作用,且藥性溫和。可與人參、白術、甘草、四君子湯同用,治療上述癥狀,主治脾胃氣虛,運化不利,以療效穩定著稱。後世很多益氣健脾的方子都出自這個方子。茯苓、茯苓皮可利水消腫,用於水脹、尿痛、頭暈、心悸等癥。常與白術、豬苓、澤瀉、桂枝配伍,稱為五苓散,是中醫治療各種水腫的基本方劑。沈復具有健脾、養心、安神的作用。用沈復、人參、當歸、龍眼肉制成的歸脾湯(丸)可以治療因過度思考和勞損脾臟而引起的失眠、多夢、煩躁、健忘等癥狀。茯神木能舒筋活絡。
百膚靈美容秘方
茯苓,性味甘、淡、平,能祛斑、美白潤膚、增強免疫功能、擴張血管。《本草綱目》說:“茯苓為末,與蜂蜜調合,敷於面上,治產婦面部生瘡,黑皰如鳥蛋。”茯苓不僅能去除黑白面,還能固烏發,延年益壽。
1,茯苓蜂蜜面膜
配料:茯苓粉15g白蜜30g。
做法:將蜂蜜和茯苓粉調成糊狀。晚上睡覺前敷臉,翌晨可以用清水洗掉。
功效:該面膜具有滋養肌膚、消除老年斑黃褐斑的功效。古代醫生認為茯苓能溶解壹切黑斑和疤痕,與蜂蜜配合使用,不僅能滋養皮膚,還能淡化色素斑。
2、三張白色口罩
配料:白質粉1茶匙、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鮮蘆薈汁、蜂蜜或牛奶。
做法:將以上三種粉末混合,冬季加入蜂蜜,調和。如果感覺黏黏的,就加幾滴牛奶。夏天或者超油性皮膚,加點牛奶調和就好了。每次20到30分鐘。
功效:這款面膜具有柔膚、美白、保濕的功效。
3、杏仁茯苓敷布
材料:杏仁粉30g,茯苓粉10g,蓮子10g,面粉適量。
做法:將中草藥磨成細粉,與面粉混合均勻。加入溫水調整到適中的厚度,均勻塗抹在臉上。20 ~ 30分鐘後,用清水洗凈面部。
說明:此面膜為清朝禦醫處方,具有平滑皮膚,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
4、綠豆三白面膜
材料:綠豆粉2茶匙,白質粉1茶匙,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蜂蜜或牛奶適量。
做法:將綠豆粉、白質粉、茯苓、白芨粉混合,冬天加蜂蜜,如果覺得粘稠可以加幾滴牛奶。夏天或者超油性皮膚,加點牛奶調和就好了。每次20到30分鐘。每周做2-3次。
美麗的秘密:這個可以從豆子裏取出來打印。但要註意皮膚不同,天氣不同時蜂蜜和牛奶的用法。
5.銀玉面具
材料:白質粉5克,茯苓粉5克,銀耳湯適量(取幹銀耳,水煮開)。
用法:將白質粉、茯苓粉調成糊狀,加入銀耳湯。晚上把這個面膜敷在臉上,第二天早上洗掉。超過1個月。
功效:本方子有滋養肌膚,淡化色素斑的功效。銀耳富含氨基酸、鋅、膠原蛋白等微量元素,具有滋養皮膚的作用。白芷能活血祛風,茯苓能淡化壹切黑斑和疤痕。堅持這個面膜1個月可以消除皮膚色斑。
6、三白湯
源於明代(16世紀)醫書《醫學概論》中記載的“白芍、白術、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的三白湯。適用於氣血不足、風寒所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沈著等。如果太麻煩,還可以自己做袋泡茶。取白術粉150g,白芍粉150g,甘草粉75g,混合均勻,裝入30小袋,每日取1袋,開水沖泡。當妳喝茶時,茶粉可以用來敷在臉上。內服外敷效果更佳。
/detail.asp?hw_id=214
壹般每10g 0.4元市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