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重慶本地人,他們會笑著說,這只是個地名。這是什麽意思?就像妳的名字壹樣,只是壹個地方的代號。我從小就習慣了,但我不在乎它的具體含義。
或許對於當地人來說,也是壹模壹樣。但對於外地來重慶的旅行者來說,如果不理解這些地名背後的含義,就像在迷宮裏壹樣,很難融入這座城市。為了在旅行中盡快熟悉壹個城市,我嘗試著用徒步旅行,走街串巷,深入每壹個胡同和四合院,去看看當地最普通的人都住在哪裏,壹日三餐都在什麽餐桌上。
做了壹點案頭工作,發現重慶的地名就是壹本詳細的地理教科書。重慶是山城,遠看是山,遠看是城。城在山上,山在城中。獨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慶地名和景觀的重慶味。而且這些地名很有意思,幾百年不變,不像中國其他城市的地名,每次朝代更替都變得面目全非。
在重慶的幾天,吃了很多麻辣火鍋,麻辣酸辣粉,麻辣餛飩...習慣了這種味道,覺得有必要把重慶的地名辣壹下,作為重慶之行的收獲。重慶既然是山城,自然就有山。
如歌樂山、縉雲山、枇杷山、中梁山、芒特山、掛榜山、南山、黃山等。哪裏有山,哪裏就有石頭。所以有曾家巖、馬家巖、觀音巖、高潭、鵝公、金鬥巖、華巖、紅巖。石頭:雞冠石、貓石。名山當然是名寺。朱槿寺、羅漢寺、索國寺、華嚴寺、金馬寺、天心寺、上清寺就是明證。
這些寺廟有的現在還保留著,大部分只是地名,找不到痕跡。比如我這次住的地區的上清寺,只有車站沒有寺廟(有待考證,可能還存在)。問了身邊很多人都沒見過這個廟,也有人說是在牛角沱,但最後都沒找到。
與平地和大壩相比,山是存在的。沒有平地和大壩,就沒有山。所以重慶有很多地方有坪,有壩。像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西山坪、馬王坪、鉆山坪、大坪、南坪、茨坪;沙坪壩、菜園壩、李子壩、珊瑚壩、楊光壩、薔薔壩、回龍壩、劉家壩、德感壩、孫東壩、苦竹壩、橋口壩、大石壩等
大部分人對山和壩都有很好的認識,那麽什麽是平呢?平地:如草坪、梯田、平壩。可見在重慶找塊平地並不容易。到現在肯定是寸土寸金。可見楊家和陳家和潘家都是當時的大富大貴。
坡是山、平、壩的過渡段,所以重慶地名中難免有這個坡和那個坡。如九龍坡、松林坡、石板坡、礦山、王家坡等。山中有門,路中有路口。所以重慶有朝天門、臨江門、望龍門、楚奇門、南極門、司前門、太平門、東水門、通遠門、石門。較場口、良口、磁器口、大渡口、中渡口、道門口、南溪口、三溪口、壇子口、黃家埡口、江口、井口等。關於通遠門,過去挖了很多骨頭,後來據說還有晚上鬧鬼的故事。
自古以來,山川相依,相互支撐。所以,除了著名的長江、嘉陵江,重慶還有很多地方有“溪流”。像茄子溪,黃沙溪,海棠溪,灌溉瀾滄江,狐貍溪,野貓溪,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等等。小溪經過長時間的沖刷會變成壹條溝:大溪溝毛縣溝馬超溝潘家溝灰溝興隆溝納西溝黃溝。當溪流容易航行時,橋將橫跨。為此,重慶人在河流和小溪上建造了各種形狀的橋梁。除了長江、嘉陵江上的真橋,還有壹號橋、童嘉橋、楊公橋、化龍橋、觀音橋、陳家橋、石坪橋、天星橋、土橋、上橋、新橋。這些都是只有地名看不到的“橋”!
那些不適合架橋的山路,只能鉆洞了。因此,重慶有許多洞穴名稱,如洞穴、魚洞、顏夕洞、神仙洞、紅巖洞和老君洞。我住的旅館附近有壹家牛角駝。剛來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麽意思。其實陀指的是船只可以停靠的水灣(多用於地名):可能指的是那些小水灣,否則就叫港口。重慶好像有很多這樣的小水灣,牛角沱、白沙沱、明月沱、余家沱、喬家沱、唐家沱、李家沱、郭家沱、仁沱。當然,也有沒有水的海灣,如龍井灣、金銀灣、梨樹灣、八角灣、水鏡灣、學田灣、大灣、小灣、土灣。還有壹個字:唐,地名裏都有,比如都爾當,白馬當,我沒見過。但是看這個字的構成,我猜會是壹個池塘或者壹個水坑。當我查字典的時候,我發現它和我預料的壹模壹樣。媽的。~肥料(中國南方壹些地區將垃圾、樹葉、雜草、糞便、尿液放入坑中制成的肥料)。
此外,重慶很多獨特的地名背後都有著深厚的歷史和神奇的傳說。比如二字對:南安-北碚;渝北-巴南;東泉-西彭;上橋-下壕。水土界石;迎龍——牽馬;鹿角——魚嘴;龍湖-虎峰。壹品-二郎;頭塘-二生;百節——萬盛。大雁-小灣;張觀-峽口;寸灘-主幹道;土坨——洋河;石門——木洞;綦江-璧山。三字對:西來寺-魯祖寺;觀音山——羅漢堂;文峰塔——大佛寺;龍門浩——鳳凰臺;大陽溝——小石字;大渡口-小龍坎;二虎牙-九尺坎;上清寺——下石橋;水巷-消防局。金子街——銅鑼峽;朱槿宮——銅元局;青木關——黑石;石馬河——磨盤山;天官府——穆迪館;土壩-石灰城;鯉魚塘——貓兒坨;魚泥鰍巷——水蛭梁;牛角沱-馬鞍山。白鶴林-金鳳大橋;白馬氹-雞公臺;牽壹匹馬和羊——歇壹歇桌子;大宅——紅槽屋;黃花園-紅池壩;黃桷埡——桃花溪;黃桷渡——涼風埡;荷花池——大竹林;烈士墓——解放碑;旁邊是黃土地——白沙沱;朱陽溪——黑石;炸油田——木火街。壹橋——二郎廟;三溪口——四面山;五龍寺——劉店子;七星崗-八壹路;九宮廟-十八梯。四字對:上肖家灣-下紅學巷;王葉石城堡——黃家碼頭;曾家祠堂-八仙衙門。
重慶從來不缺少文化底蘊,很多地名、路名都有很濃的歷史文化氣息。這個古老的傳說至今仍留在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中。重慶的城門是根據“九宮”和“八卦”的形象建造的,以顯示“金城唐棣”的含義,這被視為重慶歷史上最成功和最經典的地名。時至今日,“朝天門”、“臨江門”、“通遠門”、“南極門”、“楚奇門”等依然朗朗上口,成為中國著名的地名。民國以來,隨著城市的建設,十七門所剩無幾。在過去的十年裏,政府重建了朝天門,修復了童淵門,成為市民和遊客最喜愛的城市旅遊景點。但“楚奇門”歷經滄桑仍保留著“藥材助百病”的景象,可見這些地名(或建築)的威力。隨著城市的發展,壹些經典的地名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壹些新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地名不斷湧現,比如我在解放碑看到的“金十字街”指路牌,標誌著這裏就是重慶的曼哈頓。老地名詮釋了重慶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希望這些老地名能和巴文化共存。
重慶其實是壹座有城墻的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