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自古盛產茶葉,“貢茶”文化源遠流長。竹溪縣委縣政府把推進茶葉產業化、標準化作為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財政增收的支柱產業,走可持續發展的科技興茶新“茶道”。縣財政協同有關部門申報《茶葉板塊——龍王埡有機茶開發項目》,通過專家評審,納入了《湖北省優勢農產品板快建設項目庫》,爭取專項資金支持茶產業綜合開發和品牌培育。截至目前,全縣生態茶園基地已達13萬多畝,年產幹品茶葉250萬公斤,已有4家茶場培育的主導品牌獲準使用LB綠色食品標誌,龍峰茶還獲得瑞士生態市場有機茶認證和出口歐盟的市場“通行證”。龍王埡茶業集團制訂的“龍峰茶”、“箭茶”企業標準,經國家質監總局批準,成為湖北省唯壹的茶葉地方標準,被眾多茶場采用,“龍峰茶”商標榮獲湖北省著名商標。
竹溪地處南北氣候交匯回旋的秦巴山區,所產綠茶香氣襲人,茶多酚含量高達36.5%,高於其他茶區10多個百分點,已被湖北省政府定為高香綠有機茶重點示範基地縣,國家農林部門分別授予竹溪“中國有機綠茶之鄉”、“中國茶葉之鄉”稱號,湖北龍王埡(集團)茶場被農業部和國家標準化管委會列為竹溪茶葉產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建設單位。 10月9日至12日,第二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暨“中國茶鄉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展開壇。竹溪縣政府安排縣茶葉辦和重點茶場負責人組成團隊參加,帶隊的縣委副書記劉榮盛,在大會主辦方的特意安排下,作了《培育特色支柱產業,建設有機綠茶之鄉》的主題演講,博得入會代表熱烈掌聲和驚訝贊嘆。眾多新聞媒體“長槍短炮”麥克風,對準竹溪代表演講人,會下紛紛索要竹溪茶宣傳資料。
據了解,這次由國家商務部、農業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6家***同舉辦的茶博會和論壇,吸引全國各大茶葉行業組織代表和產茶大縣政府官員組團參展參會。美國、印度、斯裏蘭卡、肯尼亞等世界產茶國的涉茶企業應邀前來參展。中外代表以茶會友,參加品茗竹溪茶,聽竹溪代表說茶事,唱茶歌,對竹溪茶產生了濃厚興趣和深刻印象。 10月14日,竹溪縣政府在江城武漢舉行“爭創湖北第壹名茶暨竹溪龍峰茶品牌發展”論壇會。這是竹溪茶準備“升級”的首次高規格“聽證會”。竹溪縣長賀盛有帶隊,縣委副書記劉榮盛剛從北京走下論壇赴漢出席。湖北省農業主管部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商貿企業等涉茶方面的專家教授和茶界名家應邀出席。專家們品茗著竹溪高香綠茶,用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認真審議《竹溪龍峰茶品牌發展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了真知灼見。
應邀出席論證會的湖北省農業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徐能海說,竹溪發展龍峰茶品牌,自然生態環境好,政策配套,上下重視,有文化底蘊,有市場前景,爭創全省第壹名茶有了良好基礎條件。華中農業大學著名茶學專家倪德江教授,結合自己近7年在竹溪進行茶學教科研的實踐,深有體會地說:“竹溪雲霧山中出好茶,獨特的土質、氣候和良好的綠色生態環境等條件,造就高山綠茶天然內在品質優於平原茶。”
專家組各抒已見,得出結論:竹溪龍峰茶已具備“爭創湖北省第壹名茶”品牌的基礎和優勢,建議進壹步加大科技興茶的力度和對外宣傳的力度,提高龍峰茶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在爭創全省第壹名茶的同時,力爭躋身於全國名茶品牌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