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商業廣告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新媽媽在選擇紙尿褲時總是聽信“熱心人”的推薦,走入“進口比國產好”、“貴不如便宜”的誤區,但事實並非如此。
中消協發布的嬰幼兒紙尿褲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國產品牌與進口品牌差別不大,國產品牌性價比更有優勢。在指標對比上,除了少數品牌的紙尿褲,其他國產品牌紙尿褲的滑爽透氣性、復滲性、水分值都在標準範圍內。而日本某知名企業生產的嬰幼兒紙尿褲,水分值為11.6%,高於國家標準要求的10%,容易造成原料發黴,滋生細菌,侵害嬰幼兒皮膚健康。
誤區二:紙尿褲的質量可以“摸得著、看得見”嗎?
很多媽媽在購買紙尿褲時,會根據自己的“科學知識”從外觀上判斷紙尿褲的質量,但實際上,紙尿褲的質量指標主要包括包裝標識、外觀、透氣性、pH值、微生物、毒性等等,“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通過專業的儀器和方法檢測。
以紙尿褲的PH值為例,這是衡量紙尿褲對寶寶皮膚刺激性的最基本指標。壹般來說,健康嬰兒皮膚表面的PH值在5.5-6.5左右,國家標準規定嬰兒紙尿褲產品的PH技術指標為5.5-7.0,與嬰兒皮膚表面的PH值壹致。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刺激皮膚,引起皮膚過敏等癥狀。但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PH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最簡單的方法也必須用PH試紙來測試。
為了“取信”消費者,壹些“發燒友”會建議通過紙尿褲的顏色來判斷質量。眾所周知,顏色鮮艷的紙尿褲通常會添加熒光劑、漂白粉等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通過寶寶的皮膚滲透到體內,通常需要7年才能完全消除,嚴重影響寶寶的發育。
因此,購買嬰兒紙尿褲壹定要去正規商店或通過正規渠道,確保來源可靠;購買前仔細看產品的生產日期、批號、檢測指標;第三,檢查防偽標簽和條紋碼,正規廠家都有這些驗證方法。
誤區三:紙尿褲越厚,吸水性越好。
有些媽媽會想當然地認為紙尿褲越厚吸水性越好,越薄越透氣,但專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
壹般來說,較薄的尿布含有較多的吸水樹脂,而較厚的尿布含有較多的絨毛漿。建議選擇質地輕薄、吸水性高的紙尿褲。選擇太厚的紙尿褲不僅透氣性差,還會引起寶寶皮膚過敏和濕疹。還會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有的寶寶走路的時候腿有些“O”型,因為總是穿厚厚的尿不濕。
誤區四:尿布越薄越透氣。
從理論上講,同樣材質和結構的嬰兒紙尿褲,越薄越透氣。但是,透氣性的本質取決於紙尿褲的材料及其透氣結構。如果選擇透氣性好的材料更透氣,而不是尿布越薄。媽媽們在選購紙尿褲的時候要註意了。
誤區五:尿布層數越多,越幹,不會再滲。
如果寶寶的小屁股總是接觸潮濕的表面,很容易得尿布疹。所以媽媽們會走入壹個誤區,認為紙尿褲層數越多越幹,回滲越少。但優仕寶提醒媽媽,層數太多,容易導致透氣性下降,兩者也是壹種取舍關系。另外,對於表層的幹燥,層數越多,會越幹燥,但要看表層的材質。
誤區六:價格越貴質量越好?
價格高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比如進口紙尿褲價格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媽媽們對國外品牌的盲目崇拜。如果他們買得多,自然價格就會上漲。紙尿褲的好壞不是看價格,而是看性能,比如透氣效果好,穿著舒適,鎖水功能強,不結塊,不破損。這些是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