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線是印刷業的壹種專業術語,指的是超出版心部分印刷。在印刷行業中由於裁切印刷品使用的工具為機械工具,所以裁切位置並不十分準確。
為了解決因裁切不精準而帶來印刷品邊緣出現的非預想顏色的問題,壹般設計師會在圖片裁切位的四周加上2~4mm預留位置“出血”來確保成品效果的壹致。設計尺寸總是比成品尺寸大,大出來的邊是要在印刷後裁切掉的,這個要印出來並裁切掉的部分就稱為印刷出血。
壹個盒子在印刷時是壹張平面紙,印刷完結後要做成壹個盒子就需求做壹個跟盒子相同的平面模具來沖壓成型,這個模具就是印刷刀模,通常也可以簡稱刀模或沖模。
刀模圖是設計師用AUTOCAD或impact設計繪制的,再存儲為文件格式,即可啟動設備進行模板加工。 完成後安裝模切刀線制作成刀模成品。
壹個紙盒印刷成品,模具廠先出刀模圖,平面設計根據刀模圖設計包裝盒,在設計紙盒過程中加出血位。
擴展資料:
印刷工藝流程包括印前、印刷、印後加工工藝,在印後加工工藝中,有壹項工藝是模切壓痕,其中,模切是對於印刷以後的對開、四開或八開尺寸的印刷品進行裁切。壓痕是對於紙張比較厚的需要折疊的地方,要先壓痕,後折疊。
傳統刀模制作是在刀模板上用鉛筆或圓珠筆進行繪制,後通過鋸床鋸的,在移動的過程中就會形成錯位而產生誤差;加工速度慢。
而使用了激光切割機後,繪圖設計就可以直接在計算機上進行,刀模板是由激光切割機全自動運行切割成型,不需要人工幹預。誤差小,速度快。
電腦設備與傳統手工制作,雖說電腦彎刀機未能完全實現公仔形狀100%彎到位,但在簡單形狀和直刀直線裁切精度極高。有效加快生產效率。
百度百科-出血線
百度百科-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