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封神榜》都是很多人很喜歡的作品,並且對於其中的很多神仙都有研究。比幹在其中是紂王的叔叔,皇親國戚,但是卻被狐妖妲己與申公豹害死,商王朝就此失去了壹個敢於直言進諫的忠臣。那麽也有人好奇的是,比幹最後有沒有被封神?比幹死的很早,甚至這時候姜子牙還沒怎麽露面,那比幹最後被封的又是什麽神呢?
比幹是《封神演義》裏壹個角色,他是紂王身邊的忠誠,用自己的壹片忠心對待著殷商。在中國真實的歷史中,確實有比幹這個人,當時他是丞相,被世人稱為國神,雖然他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但是他的資料壹直被保存著。那麽國神比幹的簡介是什麽,他曾被封為了什麽神呢?
1.歷史上國神比幹簡介比幹於公元前1125出生在沬邑,就是現今的河南淇縣。父親是太丁,商朝帝王,哥哥名叫帝乙,帝乙登上皇帝後,比幹壹直在其身邊用心輔佐,後來帝乙駕崩,其兒子帝辛登上皇位,封號為紂王。比幹輔佐兩代帝王登上皇位,在紂王期間,比幹擔任丞相壹職位。
比幹從小就表現的聰慧過人,不僅天資聰穎而且後天也很勤奮,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太師,輔佐哥哥處理朝政,後來扶持紂王幫其打理國事。比幹20歲的時候當上太師,在64歲的時候死於紂王之手,在朝為官44年之久,比幹當官期間,支持發展農牧業,然後努力讓自己的國家變得強大,不僅如此更是減免賦稅,讓百姓生活壓力不那麽大,整個國家百姓安居樂業,壹片欣欣向上之容。
後來紂王上位,其暴虐荒霪,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橫征暴斂,而且謀殺忠臣誌士,濫用重刑,比幹看見紂王昏庸無道,於是以死上諫。
生平事跡:輔佐2代君主,輔助紂王登基,建國立業,發展農牧業,制造兵器,組建軍隊,富國強兵,以死進諫,希望能讓紂王鈉賢臣,做仁君,無奈死於紂王之手。
2.比幹是什麽神比幹死後,姜子牙封神,比幹榜上有名,被封為文曲星君兼文財神。其主要是掌管文運,因為其文采好,然後被朝廷征用成文官的人,都是文曲星的轉世。關於文曲星的說法有很多,如包拯,比幹等人都是其下凡的實體。
另外壹種說法是比幹後來變成了文財神,因為比幹被挖心,是個無心之人,所以沒有私心從不徇私枉法,辦事公道,所以被後人尊奉為文財神,其主要是掌管人世間的財產大權,人間通過供奉財神來寄托自己的美好心願,希望能消災避難,多財多福。
比幹生於公元前1125年,在歷史上它輔佐了兩代君主,是壹個忠心的人,這樣的形象和小說《封神演義》十分類似。在比幹死後,他被姜子牙封為了文曲星,主要掌管文運,還有壹種說法是他被封為了文財神,因為比幹被挖了心,所以他也沒有了私心,所以辦事十分公道。無論比幹是哪個神,他壹樣受人尊重。
3.為什麽還是文財神無心論
眾所周知,比幹丞相被妲己挖去了心肝,沒心也就沒有貪心,就會心地純正、不偏不倚,再加上“財帛無心,有德斯昌”,所以人們尊比幹為文財神,認為比幹會公平公正,按照上天的指派,不會徇私。
理財論
比幹曾經親力於手工藝和手工業的生產、經營,在生前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理財經驗。他曾經在距離商都不遠的石家莊的辛集做官時,發明了熟皮制裘工藝,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故此比幹也被尊為“裘祖”。不過也正是因此,結束了他的性命。
有句話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對於比幹來說,應該叫成也裘祖,敗也裘祖。正是由於比幹出色的手藝,於是他將身為九尾金毛狐貍的妲己的三十九個同類燒之、熟之而成壹件大紅狐貍皮袍並獻給紂王,導致妲己對他恨之入骨,最終挖心而亡。
七竅論
熟悉《封神榜》的朋友們都知道,比幹生前有七竅玲瓏心,就連紂王都評價比幹,“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王叔果為聖人矣”,由此可見比幹是壹個具有足夠智慧的人,試想關於錢財問題,壹步錯,步步錯,沒有壹個絕對聰明的人,怎麽能夠擔當起這個重任。所以天界選壹個心有七竅者擔當理財重任,看來確實是天造地設。
總而言之,比幹丞相為了社稷鞠躬盡瘁,死後無論給他什麽樣的神位,都是對他盡忠職守的褒獎,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流芳百世,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