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別直參吃多少對人體起作用?

別直參吃多少對人體起作用?

滋補成藥選用法

①氣虛體質者:可選服黨參膏、參芪膏,每次1湯匙,每日2次。

②血虛體質者:可選服十全大補膏,每次1湯匙,每日2次。

③陽虛體質者:可選服參鹿補膏,每次1湯匙,每日2次,可加服鹿茸片。

④陰虛體質者:可選服瓊玉膏,每次1湯匙,每日2次,可加服大補陰丸、知柏地黃丸。

阿膠質量鑒定法

好的阿膠方塊整齊,長、寬約3厘米,厚約0.5~0.7厘米。呈棕紅或棕黑色,有光澤且平滑。味微甘,氣微弱。對光照視透明,質地堅硬而脆。用力在桌面上拍打,脆斷成碎塊,斷面呈棕色、半透明、無異物者為真品。

冬令補品選用法

①陽虛畏寒者:可選食羊肉、狗肉、牛骨髓、參茸片、參茸補膏等。

②陰虛者:可選食海參、銀耳和當歸丸、六味地黃丸等。

③血虛者:常頭昏眼花,可選食牛奶、桂圓、雞、蛋、紅棗和阿膠。

④氣虛者:宜選食人參、參杞補膏、兩儀膏、十全大補膏等。

粉針劑質量鑒定法

正常的粉針劑能在瓶內自由翻動,瓶內無異物及色點,瓶體無裂縫,出現藥粉結塊、粘靠瓶壁或變色等現象之壹者,應丟棄不用。

蜂皇漿真假鑒別法

①看:純正蜂皇漿呈乳白色或淡黃色半透明漿狀體;偽、劣蜂皇漿色淡質稀,表面有少量氣泡。

②嗅:純正蜂皇漿嗅之有特殊酸味;變質蜂皇漿有腐敗臭味。

③嘗:用舌嘗先酸後澀的是純正蜂皇漿;僅有甜味或無味的是偽品。

④驗:用碘液檢驗,純品蜂皇漿呈棕紅色;偽品則呈藍色。

服藥防嘔吐法

服藥會產生嘔吐反應者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分次少量服用。

②先飲少量生姜汁,再服藥。

③針刺或指壓手腕部的內關穴。

④用手指重按太陽穴。

⑤在舌苔上先用鮮姜切片來回擦幾下。

⑥鼻孔裏塗些醋。 都可防止惡心嘔吐。

感冒藥合理選用法

中藥治感冒必須辨證施治。

①風寒感冒:表現為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聲重咽癢、咳嗽痰稀,可用午時茶、通宣理肺丸等辛溫解表劑。

②風熱感冒:表現為發熱、有汗、頭痛、咽喉腫痛、痰涕黃、口渴、尿黃,可用銀翹解毒片、感冒退熱沖劑、桑菊感冒片等辛涼解表藥。

高錳酸鉀濃度選用法

①洗胃:濃度應為1∶1000~5000。

②沖洗感染的傷口及粘膜:濃度應惟1∶1000。

③沖洗陰道或膀胱:濃度應為1∶1000~2000。

④消毒水果和食具:濃度應為1∶1000。

固體幹糖漿質量鑒定法

固體幹糖漿應為幹燥顆粒狀的沖劑,如發現有異臭味、發粘、結塊、溶化等現象之壹者,即說明開始變質,應停止服用。

含溶服藥法

復方甘草片等止咳類藥片,以及治咽喉炎的薄荷喉癥片、含碘喉癥片等,必須含在嘴裏,讓其溶化後緩緩咽服,療效較好。

虎骨真假鑒別法

①頭骨:頭圓,額扁平,前額上部有壹淺槽,頂骨後部有脊棱,顴骨外展,上腭8對牙齒,下腭7對牙齒,犬牙長而內彎,臼齒為山字形。

②身骨:頸椎第壹節為蝶形,第3~7節呈馬鞍形,肋骨13對,兩端圓而中間扁,尾椎22~28節,多為雙數。

③四肢骨:肢骨分2節,上節為1根骨,下節2骨合成、前肢上節有“風眼”,前肢下節主骨長,幫骨短,後肢上節為圓柱形,下節主骨粗,呈棱柱狀、幫骨軟細,四肢斷面空隙占骨的1/3,骨髓呈絲瓜絡狀。

④爪鉤:前足5趾,後足4趾,爪為黃白色或灰白色,油潤光滑,爪鉤粗短,外側呈圓棱狀,內側略平無裂紋。虎掌上常留有黃褐色略有黑條紋的皮毛。

⑤氣味: 腥臊味較重。

⑥比重: 虎骨比同體積的牛骨重壹倍。 虎骨斷後不呈空洞,而顯絲瓜絡狀。

混懸劑乳劑質量鑒定法

藥用混懸劑、乳劑如出現大量沈澱或分層、輕搖不勻等現象之壹者,即不能使用。

膠囊膠丸質量鑒定法

制成膠囊、膠丸的藥物,出現明顯軟化、破裂、漏油、粘結等現象之壹者,均表示已經變質,不可服用。

膠囊吞服法

先將膠囊放在嘴裏,喝壹口水,不要仰頭而是低頭註視前方,自然吞服。對嘔吐反射神經敏感的病人效果更佳。

進口藥品有效期識別法

①歐洲:按日、月、年排列,如:15/8/92。

②美國:按月、日、年排列,如:May.26.93。

③日本:按年、月、日排列,如:92~8~1。

④俄羅斯:有時用羅馬數字代表月份:如Ⅱ.91。

⑤有的產品僅標註制造日期,可按制造日期推算出有效期,如:

制造日期:15/8/92即表示1992年8月15日生產;

失效日期:Fiveyear;fromdatteofmanufacture,即表示由制造日起5年內可以使用,即到1997年8月15日失效。

酒精濃度選用法

①消毒滅菌:壹般濃度為70%~75%。

②預防褥瘡:濃度應為50%。

③物理降溫和小面積燙傷的濕敷:濃度應為25%~30%。

咀嚼服藥法

治胃潰瘍、胃酸過多的藥物,如胃舒平、氫氧化鋁片以及普通阿斯匹林片都要嚼碎後咽下,才能充分發揮藥物作用。

羚羊角真假鑒別法

真品羚羊角具有以下特征:

①對光透視可見壹條灰黑線直通角尖,俗稱“通天眼”。

②表面有環狀輪脊,以平握之舒適自然。

③中下部有骨塞,取出骨塞可見骨塞表面有凸起角與角內面的凹陷正好吻合。無以上特征者均為假羚羊角。另外,用水浸泡變軟者為明角偽制品;發粘者為魚膘偽制品。

鹿茸質量鑒定法

鹿茸為雄性梅花鹿、馬鹿的尚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①梅花鹿茸以粗大、挺圓、毛細、質嫩、頂端豐滿、皮色紅棕、光亮油潤、下部不起筋者為上品。(1)鋸茸:呈圓柱形。具壹個側枝者稱“二杠茸”,主角稱“大挺”,長約10~18厘米,鋸口徑約3厘米,潔白,有細蜂窩狀,外圈無骨質。茸毛密布、紅黃色,上端密、下端稀,分岔間有條灰色筋脈,皮茸緊貼。氣微腥,味微鹹。具兩個側枝者,稱“三岔”,其大挺長24~30厘米,直徑較細,多不圓,略呈彎弓形,微向後偏,先端尖,下部多縱棱筋,體重,毛精,鋸口外圍多見骨化,無腥味。(2)砍茸:與鋸茸類同,分二杠、三岔等規格。腦骨前端平齊,後為壹對弧形骨,稱“虎牙”。其色白無殘肉,外附腦皮,上生細茸毛。

②馬鹿茸以體輕、飽滿、斷面窩致密、下部不起筋,少骨質為佳品。亦分鋸茸、砍茸,形似花茸,體形粗大,分枝多。壹個側枝稱“單門”;兩個側枝稱“蓮花”;3個稱“三岔”;4個稱“四岔”。商品以蓮花、三岔為多。茸長20~30厘米,外表灰黑或灰黃色,毛稀且粗,鋸口外圈有骨質,分岔多,質越老、體越重,氣微腥、味微鹹。

牛鞭膏自制法

用清水將幹牛鞭泡開,用尖刀或剪刀剖開,除去裏面的尿道管衣膜,整條放入鍋內燒開,取出切成薄片,放入高壓鍋加料酒、蔥姜和水,燒至酥爛,改用文火燜成糊狀。加去核切碎的紅棗、胡桃仁、黑芝麻、桂圓肉、冰糖等,文火燒沸,冷卻即成牛鞭膏。每次1至2湯匙,放入小碗,隔水蒸透,早晚各服1次。

牛黃真假鑒別法

①口嘗:(1)天然牛黃入口清涼,味先苦而後微甜,嚼之易碎,不粘牙,可慢慢溶化。(2)人工牛黃,氣微清香而略腥,味微苦,入口後無清涼感。(3)偽品無清香氣,味苦,入口後即化成粘糊狀或有渣粒感覺。

②塗甲:天然牛黃和人工牛黃用清水調勻,塗在指甲上,指甲染上後不易擦去;偽品則不能。

③水溶:將少許樣品放在玻璃器皿中,加水煮沸後天然牛黃與人工牛黃能完全溶化,水呈棕黃色,不混濁,無沈澱物及漂浮物;偽品則溶化不完全,有沈澱物或漂浮物。

人參簡易切片法

煮米飯時,待表面開始幹了時,將整枝人參置小碗內放在米飯上面蒸軟,然後取出,用鋒利的刀切成薄片,再把參片放在燜飯的鍋蓋上,把參片中的水分蒸發掉,便可收藏使用。

人參進補法

①泡茶法:將人參末加白糖放在保溫杯中飲服,收效最佳。

②研粉法:將參研成粉末,每次2~3克溫開水吞服或裝進膠丸內服用。

③蒸汁法:將6~9克參片放在小碗或杯內,隔水蒸汁,分數次服完為宜。

④嚼片法:將切成薄片的人參,放在口中含服,每日4~5片即可。

⑤沖奶法:將參粉拌入牛奶,同飲。

⑥燉雞法:將參放在雞腹中,不放油鹽調料,清燉,吃肉、喝湯。

⑦浸酒法:將10~20克參放入500克白酒中浸泡,兩周後可服用。

⑧參棗法:將人參、大棗輔以當歸、甘草、枸杞等同蒸,常服人參棗汁,對肺病、胃病、肝病、神經衰弱癥有療效。體質虛弱、食欲減退、精神萎靡者尤為適宜。

⑨參蛤粉:將參、蛤蚧研成細粉,每日兩次服用,專治肺腎虛虧、哮喘等癥。

人參類型選用法

①偏熱性:朝鮮紅參(又名別直參、高麗參)、吉林紅參、日本紅參、紅參須等。適用於陽虛、偏氣虛者,如老年體衰、頭暈眼花、食欲不振、子宮下垂及婦女崩漏、大手術失血過多者,壹般在冬季服用。不適於陰虛火旺、高血壓、肝炎患者。

②溫性:吉林野山參、白參、東洋參、糖參等,性質平和,對偏陽虛、偏陰虛體質者,如年老體弱,病後、產後體虛,高血壓、心臟病、膽結石、膽囊炎、癌癥等均適宜;口幹舌燥,牙齦腫痛皆可服白參。壹般夏季服用。

③涼性:生曬參、皮尾參、白參須等,適宜舌質偏紅、口幹咽燥、頭暈耳鳴、便秘、有虛熱等陰虛火旺體質者。

人參質量鑒定法

枝大、皮細、色嫩黃或棕色、脖長者為優質白參;枝紋細密,枝體飽滿,無破損,紅色微透明者為優質紅參,短腰、短脖、粗質紋、幹枯者次之;新鮮人參以枝大、漿足、無疤痕、無破損者為上品。人參等級用天、地、良、知四字為代表。其劃分以顏色、色澤、長短、肉質、破傷與否而定。其檔資有嚴格標準、體長18.3厘米、體重16克以上者為16枝參;體長16.7厘米、體重16克以下者為25枝參。壹般說,參體大、側根多、根條細、須根完整的質量好;在等級、枝數相同情況下,體重者為上。其真偽可觀外形,蘆頭長、有圓蘆及珍珠點,無黴變、蟲蛀、蟲蛀、折損為真品;還可以品嘗,苦中帶甜為真品,味酸澀、麻辣者為偽品。

三七真假鑒別法

將三七粉末放入少量新鮮豬血中,能使豬血化成水狀的是真品。

山參園參辨別法

山參即野生人參,其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都較高;園參即人工栽培的人參,藥店中的紅參、生曬參、糖參等就是園參加工制成的。山參與園參區別如下:

①皮:山參表皮多為黃色,少數呈金黃色和黃褐色,有又細又深的紋,多數呈螺旋狀環繞在主根肩部;園參表皮較白,大多無紋,即使有紋也不連貫。

②蘆:山參蘆頭較長,多數可分三節,也有兩節,蘆痕排列緊密,四面環生;園參蘆頭較粗,多為縮脖蘆,莖痕大而明顯,數量較少。

③體:山參多為橫靈體和疙瘩體,少數為菱角體和順體,極少笨體;園參體短、粗壯,多數為圓柱體,順體和笨體。

④腿:山參多為兩條腿,少數兩條腿以上或壹條腿,分襠處自然寬松;園參腿多,極少有壹條腿或兩條腿,分襠處較緊。

⑤須:山參須根細長有彈性,上有珍珠疙瘩,水須和毛毛須極少;園參須根短而多,極少有珍珠疙瘩,多數形如掃帚,雜亂不清。

⑥芋:山參芋多數像棗核形,並向下垂,毛芋極少;園參多為毛芋,無棗核狀,並大多向上或橫向伸展。

蛇膽質量鑒定法

將蛇膽放在100瓦熒光燈下透視,呈綠色、深青色者為優;呈深、淡橙黃色為次。

麝香真假鑒別法

①眼觀:真麝香粉粒呈棕褐色或黃棕色,團塊中偶有方形柱八面體或不規則晶體,無銳角,並可見圓形油滴,偶爾也可見毛及皮層內膜組織。

②手撚:將少許麝香置於掌心,加水濕潤後能搓成團狀,用手指輕揉即散開,不粘手,不結塊。

③火燒:取少許麝香,用火燒,有燥鳴聲,起油點如珠,似燒毛發但無臭氣,其灰呈白色或灰色;如用錫紙包好放火上燒,開始可見輕微如磷似的火焰,然後有藍色煙柱直線上升。如火壹燒就起油泡,且無香氣者為摻雜假貨。

④水泡:將少許麝香放入沸水,若急速旋轉而漸漸沸翻溶化者為真;漂浮水面或沈底不動、不溶為假。

⑤嘴嘗:取少許麝香放入嘴中,真品口感清涼,濃郁化渣,純香而無臊味,反之為假貨。⑥墨移:用上等墨錠在玻璃上研出少許墨汁,再將小粒麝香放在墨汁旁邊,有驅墨移動現象者為真品,否則為假貨。

麝香質量鑒定法

①整麝香:呈球形,橢圓或偏圓形,直徑3~6厘米。開口面略平坦,細短毛呈旋渦狀排引,色白或灰棕。去毛顯棕色革質皮。另壹面無毛,為黑棕色皮膜,有彈性。剪開可見中層銀灰色透明的皮膜,棕紅色的內層膜。內層膜內包滿粉末或顆粒狀麝香仁,質柔軟,香味特異。

②散麝香:棕黃或紫紅色粉末,質柔軟且富油性,夾有細毛。其中稱偉當門子”者,為塊狀、顆粒狀,具不規則圓形或偏平狀。多為紫黑色,油潤光亮,微見林紋。不結塊、不粘手,味微苦、辛,香氣特異。

水溶服藥法

對三溴片、氯化銨、烏洛托品等結晶藥物要先把藥片溶化在水裏,然後服用,以免刺激局部胃粘膜。

水針劑質量鑒定法

水針劑應是無色或微黃色澄清的藥液。出現顏色變深、渾濁、沈澱或有黴點、黴花等現象之壹者,已變質,不能使用。但在冬天低溫時溶解度小,有些針劑會有結晶析出,可隔水溫熱,溶化後再用。

天麻真假鑒別法

①形狀:扁縮,兩稍端彎曲,呈長橢圓狀;壹端有紅棕色牙苞,像鸚鵡嘴,另壹端有從母天麻上脫落後形成的圓形疤痕。

②顏色:外表呈黃白色或淡黃棕色。

③表皮:有縱向的皺紋和橫向的環紋。環紋上寄生有點狀的密環菌。

④質地:堅實,不易折斷,呈半透明狀。

⑤將天麻隔水蒸,可聞到臊臭氣味的是真品。假天麻多為土豆、紫茉莉根等加工而成,但鸚鵡嘴和密環菌卻難以加工,不難據以區別。

聽覺保健法

①保護耳道和鼓膜:避開巨大的噪音、遇放炮、打雷等巨響用手捂著耳朵。洗澡遊泳要擦幹耳道。不要用火柴頭、發夾掏耳道。

②不嗜煙、不喝酒。

③慎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易損傷聽覺的藥物。

④發現耳疾,及時治療。

⑤按摩耳廓,每天搓耳80~100次,將耳搓紅搓熱。

西洋參產地鑒別法

①進口西洋參:色土黃,肉黃白色,橫紋細密呈灰黑色,質輕皮細,粉性少;斷面平坦,微呈角質狀,有細密菊花紋理;氣香且濃,味甜帶苦,口感清爽且持久。

②國產西洋參:根頭橫環紋稀少,縱紋深陷,質重且堅,粉性多;斷面不平坦,實心,無菊花紋理;香氣微弱,味苦重甜淡,久嚼淡、澀且粘舌。

西洋參進補法

服用西洋參進補可因人、因地制宜:

①煎服:將西洋參切成薄片,每次取3~10克,加水煎透後分次服用。

②含服:每次取3~4片薄片噙化,每日3次。

③吞服:將西洋參研成細末,每次服1~1?5克,每日3次,溫水送服。

④蒸服:取6克西洋參,加25克黃酒,隔水蒸40~60分鐘,分3次服。

⑤飲服:取西洋參片3~6克,泡水代茶飲服,當天飲完,參片也可嚼食。

⑥燉服:取適量西洋參片,加雞或鴨,及山藥、百合等,用砂鍋燉透,分次服食。

⑦煮食:取西洋參3克,加2枚紅棗、3克銀耳,加水煮1小時服食。

熊膽真假鑒別法

幹燥熊膽,呈長扁卵形,上狹細、下膨大,表面黑色或棕黑色。光照呈半透明,質堅硬,囊內有不同形狀的幹燥膽汁。入口味苦有回味的熊膽為真。假熊膽入口苦甜相雜,無腥味。用壹容器盛少量水,水面灑進壹層薄塵,取少許膽末投入其中,如凝塵豁然而開有辟塵功效者為真,反之為假。

藥膏質量鑒定法

藥膏凡標明有效期的,均應在有效期內使用。如出現異臭味、酸敗味、明顯顆粒、幹結、變稀變薄等現象之壹,就不能使用。

藥片壓碎法

餵小兒服藥,常需將藥片壓碎。可將兩只同樣規格的湯匙疊放在壹起,便很容易把放在中間的藥片壓成粉末。

藥片質量鑒定法

①白色藥片出現變黃、發黴、蟲蛀、疏松成粉、潮解、味臭、有斑點或有結晶析出等現象之壹者,均表明已經變質,不能服用。

②糖衣片出現發粘、糖衣裂開或出現黑褐色斑點、味臭、發黴等現象之壹者也已變質,不能服用。

藥品標號識別法

我國生產的藥品,標簽上都應註明批準文號、生產批號及註冊商標。生產批號前兩位數為年份,中間兩位數為月份,後兩位數為批號。

藥物錯服處理法

①吃錯壹般的小劑量藥物,只要多喝些開水,促使藥我排泄。

②及時發現吃錯藥,用手指或湯匙柄刺激根或咽喉部催吐排藥。

③飲用茶水然後催吐,反復多次,洗清胃部,再吃生雞蛋清或牛奶。

④病情重者,須急送醫院,同時帶上吃錯的藥物,以便及時對癥解救。

乙肝疫苗選用法

下列人員需註射乙肝疫苗:

①婚前檢查發現壹方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時,可給對方註射乙肝疫苗。

②孕婦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在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註射乙肝疫苗。

③經常接觸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和常為其作手術的醫務人員。

④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的家屬。

⑤幼兒園的保育員、食品加工廠的工人、食堂炊事員。

⑥經常需要輸血的患者或經常獻血的健康者。

站立服藥法

站著服藥,再喝壹些開水,然後繼續站幾分鐘,能使藥物迅速到達作用部位,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中藥服用忌口法

①服中藥後,壹般都忌喝濃茶。

②服用人參或其它滋補藥後,忌吃蘿蔔。

③服用清熱涼血藥後,忌吃辣椒。

④過敏癥、哮喘、皮膚病患者服藥期間,忌吃雞、魚、蝦、蟹、羊肉、大蒜等。

⑤服用茯苓後,忌食醋。

⑥服用麥冬後,忌食鯽魚。

⑦服用荊芥後,忌食魚蟹。

⑧服用蜂蜜後,忌食蔥。

⑨服用白術後,忌食大蒜。

⑩服用甘草、桔梗後,忌吃豬肉。

中藥煎湯法

①煎藥器具,用砂鍋、陶罐、瓦罐之類為好,忌用銅、鐵類金屬鍋。

②中藥不宜用開水浸煮,加水量,幹藥需蓋過藥面3厘米。二煎藥,只需蓋過1厘米,滋補藥可多加水。“多浸少煎”可使藥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③火候應根據藥物性能加以控制。“先武後文”為壹般煎煮原則,急火煮沸,文火慢煎。沸後,20分鐘左右為宜。凡發散解表藥物,凡氣味芳香的花葉類,如紫蘇、荊芥等煮沸後,煎10~15分鐘即可。凡滋補類藥,滋膩厚重、不易出汁的藥,如熟地、黃精等沸後煎40~60分鐘為宜。

④在同壹劑藥中,先煎塊根,後煎花草;果實、顆粒要搗碎再煎。有毒類如烏頭、附子類宜先煎,以減輕毒性;大黃、番瀉葉等瀉藥宜後煎,以免失去瀉下作用。

⑤每劑藥壹般煎2次,滋補藥可煎3次。小兒、重癥病者藥汁,宜濃縮,便於餵服。

⑥膠質藥如驢膠、鹿膠、龜膠等宜另蒸對服。

⑦煎糊的藥,切忌服用。

中藥泡服法

泡服中藥時,必須用壹塊幹凈紗布包住中藥,投進杯中再沖開水,既能泡出有效成分,又可去除中藥采集和曬幹過程中混入的部分雜質和灰土,使藥汁清香爽口。

中藥湯劑服用法

①飯前服:病位在下,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疾病,腸道病等,飯前服,藥性易下達,易被吸收,療效就好。

②飯後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病癥,對消化道有刺激的藥,可使藥性上引;毒性較大的藥,飯後服,可免吸收太快而引起中毒。

③涼服:寒性藥劑涼後服,如治療大熱病等;熱性藥劑涼後服。如治真寒假熱病,效果好。解毒藥、止吐藥、清熱藥,均宜涼服。

④溫服:凡平和的藥,補益的藥均宜在35℃左右溫服,能益氣、增補。

⑤熱服:凡傷風感冒、解表驅寒的藥,應趁熱大口服下,促使發汗。祛寒、通血脈的藥也應如此。

⑥頓服:藥性強烈的小劑量湯藥,應壹次服完。應使藥物在不傷正氣的情況下,集中藥力,發揮其最大效應。如通便、化瘀血等。

⑦頻服:凡咽喉病、嘔吐病、宜多次頻服,緩緩飲用,使湯藥充分接觸患部,使其見效快。

⑧空腹服:凡滋補藥劑,宜早晨空腹服飲,便於充分吸收。

⑨睡前服:安眠鎮靜藥,宜睡前服。註意:積滯、胸部病患者,藥後仰臥為好;頭、腦、耳、眼患病者,藥後去枕臥好;左右兩肋病者,服後左右側臥。

⑩隔夜服:驅蟲藥,睡前服壹次,次日晨,空腹再服壹次,腸道內蟲更易被殺傷,以便排出體外。

中藥最佳服用時間掌握法

①補藥:飯前服。

②滋養陰血藥:入夜服。

③發汗解表藥:午前服。

④健胃藥:飯後服。

⑤催吐藥:清晨服。

⑥瀉藥:空腹服。

⑦治瘧藥:發作前服。

⑧對胃腸有刺激的藥:飯後服。

⑨殺蟲藥:空腹服。

⑩安神藥:睡前服。

  • 上一篇:奔馳為什麽叫奔馳
  • 下一篇:步步高的耳機是否是oppo公司來做的?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