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上明確指出:“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
這就告訴我們:經常地從事壹些有益的工作對於壹個人的幸福和快樂是十分必要的。無論多麽美好的東西,人們只有付出相應的勞動和汗水,才能懂得這美好的東西是多麽的來之不易,因而更加珍惜它,人們才能從這種“擁有”中享受到快樂和幸福,這是壹條亙古不變的原則。即使是壹份悠閑,如果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來的,這份悠閑也就並不甜美。不是用自己勞動和汗水換來的東西,妳沒有為它付出代價,妳就不配享用它。
壹個無所事事的人,不管他多麽和藹可親,不管他是壹個多麽好的人,不管他的名聲如何響亮,他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是勞動,勞動就是生活。熱愛自己的工作、尊重勞動是保持良好品德的前提條件,只有熱愛工作、尊重勞動,才能抵禦各種卑劣、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抵抗各種低級趣味的誘惑。即使從純粹個人享樂這方面講,適當從事有益的勞動也是完全有必要的。不勞動就不能享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早期的基督教牧師都以親自參加各種辛苦的體力勞動為榮。
聖保羅主張:“不勞動者不得食。”他自己壹輩子都靠自己的辛勤勞作來養活自己,他為自己這樣活著而感到榮幸,為自己沒有欠下別人的壹分錢而驕傲。當壘·波尼法斯到達英國之後,他壹只手拿著福音書,另壹只手拿著木匠用的尺子。後來,他又從英國輾轉到了德國,他還是靠自己的木工手藝吃飯。路德更是這樣。路德壹生幹過許多活計,他幹過園藝、建築、車工工藝和鐘表制造,等等。無論幹什麽,他都極其勤勉,他總是憑自己的勞動去獲取面包。
所以說,經常性、習慣性地從事壹些有益的事業對於壹個人的幸福和快樂是十分必要的。壹旦離開這種經常性的、有益於身心的勞動,女人們就會百無聊賴、無精打采,就會無所事事,精神委靡不振,進而會頭昏眼花,神經系統也會紊亂不堪,久而久之,身體自然會莫名其妙地垮下來。卡羅林·伯瑟斯曾經用心良苦地告誡她自己那位剛結婚的女兒路易莎,提醒她千萬別向懶惰和無聊讓步:
“當孩子們外出去度半天假的時候,”她說,“我自己也像白天的貓頭鷹壹樣,無精打采、神思恍惚、單調乏味,年輕的妻子多多少少會感到有些單調、無聊、厭倦,千萬不要陷進這種狀態之中。戰勝無聊和苦悶的最好辦法就是勤奮地工作,滿懷信心地勞動,壹個人壹旦參加勞動,快樂自然就會來到妳的身邊,無聊和單調的感覺就會逃之夭夭。工作,勤奮地工作;勞動,愉快地勞動,總是去幹這樣或那樣有益的事情。懶惰是魔鬼為所有大人物和小人物設置的陷阱,壹旦掉入這個陷阱中,就等於落到了惡魔的手中。這是妳祖父說的,這確實是至理名言。”
可見,那些形成了工作習慣的人總是閑不住,懶惰對他們來說是無法忍受的痛苦。即使由於情勢所迫,他們不得不終止自己早已習慣了的工作,他們也會立即去從事其他的工作。那些勤勞的人們總是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工作,因為他們無法忍受閑暇時帶來的痛苦。
確實有很多工作是非常單調沈悶的,工作太重也總是令人痛苦的。然而,假使工作在數量上並不過多的話,即使是單調的工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比無所事事要好。
按照勞動的性質和勞動者的能力來說,工作確實可以分為各種不同層次,從僅僅是沈悶的放松到最深刻的快樂。很多人從事的工作本身並沒有多大樂趣,但即使是這種工作也包含著某種極大好處。首先,壹個人無須決定什麽,工作便可以讓他消磨掉壹天中的好多時間。有許多人,當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時,竟然想不出什麽快樂的事值得壹做。不管他們決定做什麽,他們總感到壹定有其他某種更快樂的事可做,這使他們非常苦惱。羅素指出:“能夠自覺而明智地充實空閑時間是文明的最後產物,但是目前還很少有人能達到這個程度。”其次,進行選擇本身也是很煩人的。除了特別富有創造性的人以外,很多人都喜歡由別人告訴他壹天中的每個小時該做些什麽,只要這命令不是太令人反感。
因而,工作先是作為壹種解除煩悶的手段而被人們稱道的。壹個人在從事必要的但不怎麽有趣的工作時也會感到煩悶,但這種煩悶比較起他整天無所事事所感到的煩悶來,就不值壹提了。除此以外,工作還有壹個好處,那就是它使得節假日格外充實愉快。假使壹個人並無必要拼命工作以至於損及體力的話,他很可能比壹個無所事事的人能夠在空閑時間裏找到更多的熱情。
此外,工作還給人獲取成功和實現雄心的機會。在許多工作中,衡量成功的尺度是收入。人們想增加自己收入的願望,其實就是想獲得成功的願望,想以較多的收入來獲得舒適心情的願望。無論工作本身是多麽索然無味,如果它能成為獲得聲譽的手段,它就會變得可以忍受,不管這聲譽是世界性的,還是自己的小圈子裏的。目的的持續是幸福長久的最基本的因素之壹,對大多數像盛田昭夫這樣的人來說,這主要是在工作過程中實現的。
最初盛田昭夫在東京的機場上架設了壹個寫著sONY字樣的廣告牌子。然後,他用十年不贏利的代價為自己鋪路,並打開了美國的市場,第壹個實現了日本企業國際化的夢想。由此,索尼公司成為壹個龐大的國際性電子廠家,是僅次於日本松下、德國西門子、荷蘭飛利浦公司的世界第四大電子公司。盛田昭夫也因此得到英國皇家學院授予的阿爾伯特勛章,並榮登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就是這樣壹名出色的企業家,他對自己的要求向來都是珍惜時間、努力工作,不僅如此,他對自己員工的要求也是這樣。他說:“當妳三十年後離開我們公司,或者離開這個世界時,我不希望妳後悔把最寶貴的歲月浪費在這裏;否則那將是個悲劇。”
盛田昭夫出生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的釀酒世家,青少年時代,他很喜歡電子產品。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了,戰爭剛剛結束,他就想去東京發展,父親說他:“就憑妳這個毛頭小子還想從帝國的廢墟上培植出鮮花來?”盛田昭夫沒有聽父親的話,他和他的老師壹起來到了東京,開始了自已的事業,他們以500美元起家,在戰爭的廢墟上成立了東京通信工業公司,這個公司就是索尼的前身。
盛田昭夫在索尼的發展歷程中,將重點放在了創造市場上而不是奪得市場,這是和其他經營者的主要區別。壹般的經營者都是按照市場的需求來指導自己的經營方向,盛田昭夫不是。他努力工作的目標是將自己的產品打入市場,讓這個市場為自己的產品而動,而不是自己的產品隨市場而動。要做到這壹點,是有很大的難度的,但是盛田昭夫壹點都不灰心,他認為,只要努力,只要他的員工願意努力,多付出的部分,壹定會得到補償的。
當需求隨著盛田昭夫的新產品問世而出現的時候,盛田昭夫就已經成功了,盛田昭夫告訴員工,要不斷地開發和研究新的產品,並在整個過程中,讓新的產品不斷增加。
為了創新,盛田昭夫總是付出很多的代價。比如,盛田昭夫計劃著用產品來領導潮流,他就要為新的產品做好準備。盛田昭夫的公司要生產壹些在市場上從來都沒有銷售過的產品,也就是從來都沒有被其他公司生產過的產品。在盛田昭夫的領導下,索尼公司每年都保持6%的開支用於研究發展新產品,有些年多達10%,最多的壹年該公司用於研究開發的預算竟高達11億美元。有人統計過,在盛田昭夫的公司裏實際上每天可以推出四種新的產品,每年就可以推出壹千種。在創造和推出新產品的問題上,盛田昭夫從來都是不怕花費很多資金的。除了資金之外,盛田昭夫還擁有壹支龐大的科技隊伍,也就是高科技力量,承擔著發展創造任務。索尼公司在擴大銷路時,其他的競爭者們都在小心謹慎地觀望,因此索尼公司常常是獨占市場壹年或壹年多以後,其他的公司才會相信該種產品會成功,於是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也隨著上市了,這期間索尼公司已賺了大把的錢,並且又有了新的創新、新的產品問世,又會以新產品重新占領市場。盛田昭夫在生活、工作中發現壹些資訊,然後對這些資訊進行處理,總能找到些新的靈感,然後用在自己的產品中。
努力工作的入總會在任何時候都把所見所聞和自己的工作聯系到壹起,盛田昭夫就是這樣。在美國的各個廣播電視臺開始廣播的時候,盛田昭夫意識到人們在家裏也應該能這樣運用,於是盛田昭夫想到廣播電臺使用的大尺寸錄影機既不方便,又非常昂貴。如果把這種機器引進家庭為目標進行工作,壹定有無限的市場。電視機盡管給人們全新的天地,但它也存在缺點,不管電視節目多麽好看,多麽有趣,但不能保存資訊,人們為此不得不改變時間表。如果要求員工在公司裏能夠了解到壹些外面的資訊,看電視和那些原始的方法畢竟是有些說不過去了,如果有壹種很小的袖珍型錄影帶或者是其他的東西可以代替這些的時候,就肯定是壹個新的項目。
盛田昭夫壹旦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就會立刻和技術人員壹起研究其可行性。盛田昭夫對技術人員說他要袖珍型的產品,但其功能卻是和那些大塊頭的壹樣。很快,這樣的產品就出現了,同時這樣的產品也給盛田昭夫以及他所管理的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潤,這種產品就是我們今天用的袖珍型的相機和錄影機。
盛田昭夫不斷地告訴他的員工:努力工作,千萬不要滿足於現狀。要變化,不僅工藝領域如此,而且人們的觀念、見解、風尚、愛好和興趣也是如此,任何企業如果不善於領會這些變化的意義,就不能在商界生存,在高技術的電子領域尤其如此。索尼公司的原任社長井深大,是個高爾夫球迷和音樂迷,夢想有壹天能生產出壹種產品能邊打高爾夫球邊聽音樂。這樣,那些出去散步、趕路、乘車的人也可以邊聽音樂邊做其他的事。井深大把這個想法畫在壹張紙上,然後告訴了實驗室的研發人員,科研組根據他的構想立即進行苦心研究,在全公司和電子部門的通力合作下,終於克服了難關,使夢想變成了現實,壹種帶有盒式的放音機研制成功了。
除了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之外,盛田昭夫對於珍惜時間、努力工作還有新的解釋,那就是對未來工作的合理判斷,對現在的把握。壹個企業家之所以能做大,是由很多方面決定的,盛田昭夫的目標很簡單,但是實現起來也有壹定的難度。比如,我們剛才提到的袖珍型相機和錄影機吧,開發出來是不容易,但是打出自己的市場更不容易,在這個問題上,袖珍型的相機和錄影機也是費了不少周折的。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壹個國家,盛田昭夫明白任何壹個企業都有打開美國市場的理想。基於這樣的理想,盛田昭夫決心先在日本站穩腳跟,等站穩腳跟之後再向美國的市場進軍。等盛田昭夫真的向美國進軍的時候,他立刻就受到美國壹個大公司布羅瓦公司的青睞。他們讓盛田昭夫生產壹種小型的收音機,並定做了十萬臺,這是他們第壹次在美國露面,但是這些收音機按照規定,到最後都被換上布羅瓦公司的商標來出售。
十萬臺,對剛剛踏上美國這塊土地的索尼來說,無疑是非常誘人的數字,其收入也是十分可觀的。但是,盛田昭夫並沒有被這個所動心,他覺得布羅瓦公司倚仗自己是老公司、大公司來欺壓小公司。布羅瓦公司威脅說:“我們可是壹個已有五十年歷史的著名公司,妳們的牌子在美國卻根本沒有人知道。”盛田昭夫和他針鋒相對:“五十年前的貴公司,不也是和現在的敝公司沒有兩樣嗎?我現在正和我公司新產品壹道,朝著五十年後邁出第壹步!”最後他們的交易沒有達成,盛田昭夫並不為這個事情而後悔。
盛田昭夫覺得自己的產品壹定會很暢銷,但是他沒有想到當這個產品推向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用來做什麽。盛田昭夫開始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推銷宣傳活動上,他用汽車拉著產品,到公司、學校、商店展示新產品。當用這個看起來怪模怪樣的答錄機錄下人們的談話然後再放出來時,人們無不感到驚奇萬分。可是,驚奇歸驚奇,購買的人卻很少,因為大家有壹個相同的感覺:雖然好是好,不過作為娛樂品,似乎太貴了。
於是,盛田昭夫開始研究怎樣才能讓人們來接受這樣的產品。後來,有壹件事情讓他茅塞頓開:那次盛田昭夫看見壹個顧客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壹個舊壇子,他想為什麽這個舊壇子這麽貴他也要買呢?盛田昭夫問了這個人,這個人說,雖然貴點,但是在他的眼中,這個壇子買得值得。盛田昭夫明白了,問題不在我的東西貴還是不貴,而是在於在人們的眼裏是不是值得。於是盛田昭夫改變了宣傳的方式,他找來壹些有價值的人替他宣傳。盛田昭夫了解到很多法院的速記員因為人員不足而不得不加班工作時,馬上帶來答錄機上門表演,法院很快就大批訂貨了。隨後盛田昭夫把推銷的重點又轉到了學校,因為當時日本在駐日美軍的控制之下,開始大力進行英語教育,英語教師不足,特別是進行會話、聽力訓練的條件很差,正好需要答錄機這種工具。
在整個產品推銷的過程中,盛田昭夫努力工作的結果使他明白了,當新的產品出來之後就要尋找它的用處在什麽地方,當人們認識到這個產品的用處的時候,這個產品的推銷就完成了。只有這樣的推銷才能讓企業更有活力。
回顧壹下盛田昭夫的經營之路,我們發現成功並不是壹蹴而就的,而是努力工作的沈澱。
所以說,當妳從事壹項有益的工作時,工作就充滿了樂趣,它所能給予的滿足比僅僅是逃避煩悶的工作所帶來的滿足要大得多。從壹種偉大的建設性事業的成功中獲得的滿足,是生活能夠提供的最大快樂。聖經箴言
辛勤工作,生活無憂;終日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