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麽寫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社會教案 篇1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分享帶來的高興情感體驗。
2、通過理解故事、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了解生活中的高興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3、在活動中,註意與同伴的距離,避免碰撞。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5、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壹冊。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談論:在生活中,自己最高興的事情。
教師:大家在平時有什麽高興的事情嗎?
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說說自己生活中的高興的事情。
2、幼兒感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教師講述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邊看書邊講述故事。教師:小刺猬買了什麽東西?他為什麽要把冰淇淋給小兔子呢?小兔子又是怎麽做的呢?小兔子為什麽要這樣做呢?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並在教師的提醒盡量用故事中的語言表達。
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分享的快樂。
教師:小兔子和小刺猬他們有幾個什麽樣的高興呢?
啟發幼兒根據故事的內容進行回答,並講述自己的理解,知道把自己高興的事情與別人壹起分享可以給更多的人帶來高興。
感知生活中分享帶來的高興。
教師:平時在家裏,妳有什麽高興的事情呢?
啟發幼兒說說自己把東西給別人的事,出可以說說別人與自己分享的事情。幫助幼兒整理自己的語言:“因為我把XXX與別人壹起分享,所以我們很高興。”
3、體驗音樂中的分享,所以我們很高興。
教師:我們也來玩壹個高興的遊戲吧——“碰壹碰”好嗎?
幼兒在遊戲中與教師、同伴***同感受高興的情感,感受相互之間的觸摸帶來的快樂。提醒幼兒註意相互之間避免碰撞。
活動反思:
《有那麽多的高興》是壹個語言領域的活動,活動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出現,而本次活動的目標主要是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小狐貍和小兔子的高興,並在故事中懂得和朋友壹起分享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是壹件快樂的事情,感受別人高興我的高興的壹個情感。
因此從壹開始,我運用談話法,引導幼兒回憶,鼓勵幼兒想說,敢說,積極地說,回憶生活中有關於分享的事情!這個環節為整個活動開了個好頭,孩子們的興趣都被引了出來!
接下來就是掛圖的欣賞了,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然後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並幫助幼兒梳理故事中角色的“那麽多高興。”讓幼兒將剛才聽到的看到的零碎片段串聯起來,並進行小結:我們和好朋友分享是壹件很快樂的事情,別人高興我們也高興,高興越來越多,快樂也越來越多!小結過後,我以此為基礎進行了孩子們的生活遷移:我們可以分享更多的東西,比如:分享圖書、分享快樂心情等等。
最後在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越多幼兒用書中結束活動。
大班社會教案 篇2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民間傳說中十二生肖的來歷,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肖屬相。
2、通過閱讀和遊戲活動,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初步了解十二生肖每十二年轉壹次。
3、樂意參加閱讀兒歌和排序等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向家長了解每個家庭成員屬相。
2、十二生肖磁性圖片。
3、幼兒用書人手壹冊,筆若幹。
活動過程:
1、師生就生肖展開談話,進入主題。
教師:妳知道自己是什麽屬相嗎?
教師:爸爸媽媽是什麽屬相呢?
教師:妳認識的人中哪些人的屬相是壹樣的?
教師:妳知道壹***有多少種不同的屬相嗎?
2、講述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了解十二生肖的來歷。
教師:什麽叫生肖?它有哪些動物呢?
教師:誰排在第壹呢?下面,我們來聽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
提問:有哪些生肖?有多少?
幼兒回答後,教師貼有相應的磁性生肖。
教師: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次序。
(1)教師:十二生肖是怎樣排列的?誰排在第壹、第二……第十二?
(2)請幼兒上來給十二生肖圖片排順序,然後,師生按序念壹念十二生肖。
3、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欣賞兒歌《十二生肖歌》。
A、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動物?請妳在十二生肖動物上打√,並圈出自己的生肖。
B、引導幼兒看圖文欣賞《十二生肖歌》,啟發幼兒根據圖文的提示和老師壹起念兒歌。
4、討論活動,了解生肖的規律。
教師:過新年,我們都會大壹歲,那屬相會變嗎?為什麽奶奶的屬相會和妳壹樣呢?
教師小結:
屬相是按順序排序的,十二種動物表示十二年的屬相,每十二年為壹輪。等到第十三個年頭屬相就會重新開始。每個人只有壹個屬相,屬相不會變,同年出生的屬相是壹樣的。
故事:
十二生肖的故事
妳知道自己屬什麽嗎?有屬小白兔的,有屬大老虎的……有屬貓的嗎?沒有,怎麽有屬老鼠的,沒有屬貓的呢?這裏有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壹天,人們說:“我們要選十二種動物作為人的生肖,壹年壹種動物。”
天下的動物有多少呀?怎麽個選法呢?這樣吧,定好壹個日子,這壹天,動物們來報名,就選先到的十二種動物。
貓和老鼠是鄰居,又是好朋友,它們都想去報名。
貓說:“咱們得壹早起來去報名,可是我壹睡著了,就醒不過來,這怎麽辦呢?”
老鼠說:“別著急,別著急,妳盡管睡妳的大覺。我壹醒來,就來叫妳,咱們壹塊去。”
貓聽了很高興,說:“妳真是我的好朋友,謝謝妳了。”
到了報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來了,可是它光想著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給忘了。
老鼠被選上了,高高興興回到家裏,這才想起它的好朋友,跑到貓家裏壹看,它還在呼呼地睡覺呢。
貓沒去報名,當然也就沒被選上,妳說它該多生氣呀!打這以後,貓見了老鼠就咬,現在還是這樣。
妳知道哪十二生肖嗎?
對啦!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子、雞、狗、豬。
怎麽讓小小的老鼠排在最前面呀?這裏也有個故事。
報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們在路上並排兒走著。牛個頭大,邁的步子也大,老鼠個頭小,跨的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剛剛跟上牛。老鼠心裏想:路還遠著呢,我快跑不動了,這可怎麽辦?它腦子壹動,想出個主意來,就對牛說:“牛哥哥,牛哥哥,我來給妳唱個歌。”
牛說:“好啊,妳唱吧----咦,妳怎麽不唱呀?”
老鼠說:“我在唱哩,妳怎麽沒聽見?哦,我的嗓門太細了,妳沒聽見。這樣吧,讓我赤騎在妳的脖子上,唱起歌來,妳就聽見了。”
牛說:“行啰,行啰!”
老鼠就沿著牛腿子壹直爬上了牛脖子,讓牛馱著它走,可舒服了。它搖著晃腦的,真的唱起歌來:
“牛哥哥,
牛哥哥,
過小河,
爬山坡,
駕,駕,快點兒啰!”
牛壹聽,樂了,撒開四條腿使勁跑,跑到報名的地方壹看,誰也沒來,高興得哞哞叫起來:“我是第壹名,我是第壹名!”
牛還沒把話說完呢,老鼠從牛脖子上壹蹦,蹦到地上,吱溜壹躥,躥到牛前面去了。結果是老鼠得了第壹名,所以在十二生肖裏,小小的老鼠給排在最前面了。
大班社會教案 篇3活動目標
1、了解商場的壹些常規,體驗購物的感受。(逛商場時要寄存包,在商場內不能大聲喧嘩,不能見什麽拿什麽,沒付賬前不能吃,付賬要排隊,要付賬。)
2、教育幼兒要遵守壹些社會公德。
活動準備
1、布置商場場景、情景表演(在商場裏壹個小朋友和媽媽在購物,小朋友看見什麽都想要,而且大聲說話;壹位阿姨選完商品後沒排隊擠到收銀**去結賬;壹個小朋友沒付賬就把東西吃了。)
2、道具:女士包、假發、拐杖、眼鏡、人民幣、零食、玩具。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有節奏的走進活動室。
2、觀看情景表演,引導幼兒思考。(要求幼兒看清楚,他們在商場裏幹了什麽?)
教師提問:他們在商場裏幹了什麽?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麽?應該怎樣做?
3、逛自選商場。
(1)請壹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入自選商場購物,道具由幼兒自己選擇。提醒觀看的幼兒必須看仔細。請幼兒說說這組小朋友在商場裏做得對不對?哪些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好?
(2)再請壹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入自選商場購物,教師提醒幼兒吸取前車之鑒。請幼兒說說這組小朋友在商場裏做得對不對?哪些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好?
(3)另請壹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入自選商場購物,教師提醒幼兒吸取前車之鑒。請幼兒說說這組小朋友在商場裏做得對不對?哪些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好?
4、教師小結,在商場裏應該怎樣做才正確。
大班社會教案 篇4活動目標:
1、知道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是國家領導人辦公的地方。
2、了解北京的名勝風景,有向往北京的情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師生***同收集有關北京的錄像帶或圖片。
2、《我愛北京天安門》的音樂。
3、中國行政區圖壹幅。
活動過程:
1、尋找地圖上首都的位置,引發了解北京的興趣。
指地圖上打☆的地方提問:這是什麽地方?為什麽這個地方要打星符號,它表示什麽意思?
2、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為什麽要在北京上打☆?什麽叫首都?北京是哪個國家的首都?
妳知道北京是什麽樣的?引導去過北京的幼兒講述見聞,教師出示有關圖片,並補充介紹(天安門、長城、頤和園、故宮等)。
小結: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有許多的名勝風景,是人們向往的地方。2008年奧運會也將在這兒舉行。中外許多朋友都會來這裏參觀、訪問、學習。
3、欣賞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激發向往北京的情感。
歌曲裏唱了些什麽?
妳想去北京嗎?為什麽?
活動建議:
餐前或餐後等日常活動時間,欣賞與學習詩歌。
活動評價:
1、能結合自己的經歷大方、連貫地講述北京的風貌。
2、知道首都的含義。
活動反思:
讓幼兒進壹步鞏固、加深對北京名勝的了解,培養幼兒的愛祖國的意識。在幼兒講述環節,幼兒還需要教師的提示和指導,進壹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社會教案 篇5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發現自己成長的變化,區別和別人的不同。
2、學會正確看待自我後,增強自信心。
3、在活動中樂於關心同伴,幫助身邊人。
活動準備:
1、壹張幼兒嬰兒時期照片、幼時用品(鞋襪)。
2、家長給幼兒講述其小時候的趣事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照片,猜猜這是誰?
(1)教師出示壹名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請幼兒猜壹猜這是誰?妳知道照片裏的是誰嗎?大家壹起猜猜看是哪位小朋友?
(2)請那名幼兒上臺來,與幼兒壹起談論,發現其中的變化,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講述:兒時趣事
(1)教師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也請小朋友回憶壹下爸爸媽媽給妳們講的'小時候發生的有趣的事兒。
3、發現自己成長的變化
(1)提問:小朋友們發現自己身上有沒有哪些和小時候不同了呢?如長高了,力氣變大了?
(2)請小朋友上臺展示自己的新本領並評價自己,再加上壹句鼓勁的話“我能行,我又長大壹歲了!”
(3)總結:小朋友每過壹年都長大壹歲,變高了,更懂事聽話了,掌握了更多的本領,也能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些簡單的事情。
大班社會教案 篇6活動目標:
1、了解龍的由來,知道知道“龍”是古代中國人想象出來的神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2、通過觀察、模仿練習簡單的舞龍技巧。
3、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進壹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龍的相關圖片,及舞龍的視頻課件。
2、飲料瓶貨布做的龍若幹條。
3、《幼兒畫冊》。
活動重點:
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掌握舞龍的簡單技巧,體驗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分組合作舞龍,體驗多人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過程:
壹、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龍的圖片,讓幼兒說說對龍的樣子。龍的各個部位都像什麽?
2、幼兒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龍是壹種神奇的動物,由豹眼、牛鼻、虎口、蛇身、鷹爪、魚尾構
成。有角、有鱗、能走會飛可遊泳,能行雲降雨。
4、聽故事,讓幼兒進壹步了解龍。
教師講龍的相關傳說故事,讓幼兒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知道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二、自主探究
1、播放舞龍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
2、幼兒觀看時,教師提示幼兒仔細觀察表演者是怎樣舞龍的。
3、組織交流:舞龍是有幾個人在表演?他們分別在哪個位置?每個部位的人是怎樣做的?這樣的表演好看嗎?妳想不想試試?
4、練習舞龍。
(1)幼兒分成4人壹組,小組協商分配好舞龍的角色。誰做龍頭?誰做龍尾?怎樣舞動等?
(2)各組自由嘗試舞龍。教師巡視指導,引導配合不好的幼兒註意協調自己。
(3)讓配合最默契的壹組表演舞龍,其他組觀察,說說為什麽他們表演的最好。教師提示讓幼兒懂得自由小組成員團結合作,互相配合才能把龍舞好。
(4)舞龍表演
播放歡快的音樂,各組幼兒再次嘗試舞龍,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延伸:
1、在家與父母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龍,做親子舞龍的活動。
2、鼓勵幼兒繼續搜集各種龍的商標、圖案、故事等,加深對龍的了解。
大班社會教案 篇7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汙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嘗試將垃圾進行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
3、註意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壹封信,垃圾分類板,各種各樣的垃圾圖片,PPT課件
活動重點:
了解環境汙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懂得垃圾要分類。
活動難點:
嘗試將垃圾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前幾天,老師接到壹個電話,我的好朋友生病了,今天,我收到了壹封信,是我的好朋友寫給我的。我們壹起來分享壹下吧。(教師講述信的內容並出示兩幅圖片)
小朋友,妳們聽到發生了什麽事了嗎?
2、了解垃圾的來源及危害,喚醒環保意識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幅圖的環境變化,啟發幼兒說說:妳喜歡那幅圖畫?為什麽?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麽這個城市的環境會變得這麽差呢?
幼:因為他們都亂扔垃圾
(3)這些垃圾都是從哪裏來的呢?
——原來這些垃圾都是因為這個城市裏的人都沒有好的習慣,他們都喜歡把垃圾隨手亂扔,不扔進垃圾桶裏,所以才會有這張圖片上的景象。
(4)為什麽我的好朋友會生病呢?
(5)教師小結:原來這個生活的城市周圍滿地都是垃圾,又臟又臭,我的好朋友壹直生活在堆滿垃圾的城市裏,這個城市裏的空氣裏都是細菌,人吸進去了臟臟臭臭的空氣,都生病了。這樣的環境對我們的身體危害可大了。
3、了解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方法
(1)那妳知道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嗎?請妳和好朋友討論壹下。
(2)請幼兒介紹認識的垃圾,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實物或圖片。
(3)為了能讓我們壹直生活在幹凈的環境中,我們該怎麽辦呢?我們該怎麽處理這些垃圾呢?
(4)教師小結,引導幼兒把垃圾分類:其實這麽多的垃圾中有的垃圾可以利用,而有的垃圾只能處理掉。
4、認識垃圾回收的標誌
(1)教師出示幾張可回收垃圾的圖片,請幼兒觀察。
(2)師:妳覺得這些垃圾有什麽***同點嗎?(引導幼兒說出經過處理還可以再利用)
(3)那我們起來送它們壹個標記,我們壹起來看壹看。
(4)出示“回收利用”的標誌。問:妳們在哪裏看見過?讓幼兒根據圖意猜該標誌的含義。
(5)講解“回收利用”標誌含義,說壹說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制造出新的產品。
(6)PPT出示“可回收標記”和“不可回收標記”,請幼兒猜壹猜不可回收標記的意思。並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為什麽?環衛工人們將這些垃圾裝進垃圾桶後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
5、送垃圾回家。(分組合作操作)
(1)現在我們知道了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小朋友,妳們想做壹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嗎?那讓我們壹起送垃圾回家吧。請小朋友把圖片送到對應的垃圾桶中吧。
(2)小朋友學會了將垃圾送回家,那我們為什麽要把垃圾送回家呢?
6、常規教育,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我們都是愛護環境的好孩子,但是如果妳看到有人隨便亂扔垃圾,應該怎麽辦呢?(不能隨便亂扔垃圾,要學會按類扔垃圾),讓我們壹起做壹個環保小衛士,壹起來保護我們的城市吧。
大班社會教案 篇8設計意圖:
我們發現,許多家長自己的安全意識就很淡薄,他們只重視幼兒的知識教育而忽略了這壹方面的教育。多年的家園合作經驗告訴我,這種安全教育活動,只有通過家長、幼兒、教師三者之間輕松愉快的探討交流,才能使安全教育更加生活化、具體化、清晰化,並能在具體生活中去指導、影響幼兒的行為,以達到實質性的作用。
活動目標:
1、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危險,學習初淺的安全自救的方法。
2、樂於在集體中表述自己的感受與見聞。
3、增進教師、家長、幼兒之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磁帶、紙、筆、心形氣球。
2、錄象片段。
活動過程:
壹、播放警笛聲,引出話題——安全的重要性
1、如果妳家著火了,妳壹個人在家,妳會怎麽辦?
2、請幼兒嘗試自己想出來的自救方法。如撥打119等(遊戲)
3、幼兒現場演習“火場”逃生。(放火警聲音,幼兒與家長人手壹塊濕毛巾捂住鼻子,下蹲逃生)
二、了解日常生活中身邊存在的各種危險
1、妳發生過危險事故嗎?或者妳看過聽說過哪些危險的事?(先請幼兒講述,後請家長講述)
2、生活中什麽事是有危險的,我們不能做或者要當心的?
3、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內容作簡筆畫記錄,加深幼兒對各種危險的警惕。
三、了解在幼兒園中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妳知道在幼兒園裏那些事情也是危險的,我們不能做或者是要當心的?
2、放錄象,請幼兒判斷什麽行為是錯誤的,進壹步了解危險隨處可在。
3、如果妳看見有小朋友正在做危險的事,妳該怎麽辦?
四、家長、老師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及需要相互配合的問題。
妳覺得在安全教育中,有什麽需要老師配合或幫助的問題嗎?(家長)
五、教師小結:危險在我們身邊隨處可在,但是只要我們知道它是危險的,遠遠的離開它,那麽我們就會減少壹些受傷的機會。我們希望小朋友們愛護自己的生命,遠離危險,每壹個人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六、音樂起,送給幼兒每人壹個愛心氣球。
活動延伸:
布置安全主題板,家長、幼兒、老師及時將自己搜集的相關資料、感想展示其中,加強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