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德國制造"竟曾是個恥辱標記,100年發生了什麽

"德國制造"竟曾是個恥辱標記,100年發生了什麽

如今,很多產品都喜歡和“德國制造”“德國品牌”“德國技術”沾邊,並不想過度誇捧,但事實如此。

看到過網上流傳過很多德國黑科技的狂拽酷炫吊模式,比如說:

織布壹樣的鋪路

伐木

割草

葡萄采摘

亦或是各種舒適生活的創新工藝

形影不離的嬰兒車科技

“德國制造”,很多人會將這個詞聯系到品牌、品質、精工……等等,看到這個對比軸承的視頻,簡明扼要的說明體現了德國工藝的水平。

100年前,“Made in Germany”卻是個恥辱標記

德國並不是最早進行工業化的國家。18世紀,英國最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技術領先的工業化國家。

還在用手工紡織的德國人發現,英國的紡織紗線粗細均勻,他們是怎麽做到的?

當時還是農業國家的德國,為了擺脫貧窮,開啟了學(qie)習(qu)英國的模式。

從十八世紀末,德國工程師、機械建造師和企業主秘密去往英國做工業間諜,到後來普魯士官方資助和促成工程師代表“考察旅行”。

1851年,全世界第壹個工業博覽會——“萬國工業博覽會”,在倫敦海德公園的水晶宮舉辦,各國企業在這裏交流介紹產品生產。德國結束了以“考察旅行”為目的的工業間諜活動。

德國人將剽竊和帶回來的核心技術、制造機械,進行仿制 ,山寨了各式各樣的商品。但有壹點,直到19世紀末,德國產品都還是殘次低廉的商品,並且這些商品被銷售到英國和它的殖民地。

作為壹種帶有侮辱性質的律令 ,1887年,英國國會通過《商品法》明確規定,出售到英國和其殖民地的產品必須標註“Made in Germany”。

“Made in Germany”的標誌,在1887年開始首次應用。這個帶著侮辱性質的商標,卻成了日後令人稱贊的民族標誌。

除了山寨、模仿,“德國制造”也成了青出於藍的代表。德國人帶著技術回來研究,還加大創新,實現了機械制造、化學、制藥……的行業領先。

如今,德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就有百位。像奔馳、寶馬、奧迪、拜耳、阿迪達斯、西門子……這樣的世界頂尖企業分布各行各業。上千家具備專業技術的中小型企業,處於業內領先,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

壹個人身上只做壹次生意

兩個軸承轉動時長的視頻(本文開頭那個視頻),有網友評論裏炸了鍋:“妳把幾百塊和幾十塊的價格拿在壹起比,大丈夫?”

雖然反駁句看著很燃。但正是沒有核心的競爭力和自主產權,有人已經成為領先行業,有人還在做沒有前途的低價和仿造。

德國廚房用具的使用者應該有所體會:中高端的刀具和鍋子,不管是看著還是用起來,都有種藝術品的感覺。這些嚴格鋼種,對熱處理、冶煉達標壹絲不茍的德國品牌,並非貪圖壹時之利。

大部分廚師,會在做“硬菜”時,拿出最好的鍋來搭配

當妳在廚房愉快的切菜、煮東西,用著祖傳下來的精品廚具時。廚具品牌看似只賺了壹口鍋錢。其實,它已經贏得了用戶的贊譽口碑。

能撬動的,或許已是其他70億人的荷包。

堅持百年運轉的工程

德國城市伍珀塔爾,是哲學家恩格斯的故鄉。但很多遊客慕名而去的原因,卻是壹條空中懸掛式鐵路——伍珀塔爾空鐵。

伍珀塔爾空鐵是世界上最老的電氣高架懸掛式鐵路,從1901年開通以來,壹直運營到現在。

1900年試運行期間,威廉二世還曾經乘坐過這個獨特的鐵路線。Kaiserwagen 皇帝專用車車廂,在節日或特殊場合還會運行。

伍珀塔爾空鐵全程有13.3千米,30分鐘的路程中,跨越伍泊河、峽谷道路和高速路上方。

在百年的運行中,只出現過壹次嚴重的人員傷亡。由於維修車站的工人,沒有檢查,就提前離開。導致列車撞上未去掉的鐵爪,脫軌墜河。

不是系統故障,而是由於工人的疏忽,導致了悲劇。

不相信人

為了避免人為上的疏漏,德國人將自動化做到了極致。

西門子公司的安貝格電子制造工廠(EWA),就是智能工廠中的代表。

從1989年投廠建立開始,這個外表簡單低調的的三座廠房,就佇立在這裏。範主看著壹點都不炫酷。

在廠房面積、員工人數維持原狀的情況下,EWA卻在為寶馬、拜耳、戴姆勒以及他們遍布全球的眾多競爭對手生產零件。

EWA工廠的最大目標就是保證質量。它們有壹個叫做百萬出錯率的數據指標(dpm-A)。

1989年,EWA的自動化過程中,每百萬次電子產品,出錯560次。

2014年,這個程度的出錯率只有11.5次,生產質量提高40倍。

投產26年以來,EWA每年可生產1200萬件Simatic系列產品,將近30億個零部件。幾乎每秒鐘就要生產壹個產品。

從訂單到生產、配送至中央倉庫,可以實現24小時完成生產交貨。較26年前,EWA的產能提升了8倍。

二十多年時間,EWA始終是1200人左右的員工數量。她們在自動化智能工廠背後,擔任著分析管理、科學監控的作用。這個自動化程度達到75%的工廠,被評價為最接近工業4.0的智能工廠。

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廁所

壹般的公***廁所都是公益的,但範主要告訴妳:德國人實在太厲害了,公廁也能有上億的收入!從壹個小小的廁所,我們也能看到德國制造的牛逼之處…

德國的公***廁所很多,繁華街區每隔500米就會有city toilet。很多遊客會專門體驗壹下這裏的“廁所文化”。

因為,德國人創新、創造了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廁。

1990年,企業家漢斯·瓦爾從柏林政府那裏,競得到柏林市公***廁所的經營權。

瓦爾的公司主要是經營公***設施,如電話亭、垃圾桶、公***座椅、公交站的生產。

瓦爾公司向柏林市免費提供公廁設施,還要搭上管理廁所需要的維護、清潔、管理費用。

但作為回報,瓦爾得到了公廁外墻的廣告經營權。

要知道,在最繁華的地段 ,壹個顯著的廣告位是多麽緊俏。

更何況,是位置閃耀、人人必去的公廁。香奈兒、蘋果、歐萊雅……都會在公廁外墻做廣告。

瓦爾公司每天都會有員工定時維護公廁。公廁也有非常人性化創新的服務。除了提供母嬰室,還有休憩、個人護理、後背按摩、聽音樂……

公廁內的衛生紙還印有文學作品,方便喜歡如廁閱讀的人。公廁的附加服務,還讓瓦爾公司得到壹定費用的提成。

當初有商人幫瓦爾算過壹筆賬,如果每人每次0.5歐的廁所費用。瓦爾在柏林市,壹年就會虧掉100萬歐元。

但如今,這個超越寶馬奔馳,贏得2003年最具創新獎的公司。壹年的盈利,就高達3億人民幣。

雖然“德國制造”被捧的有想上天的feel。但沒有兢兢業業、壹絲不茍的工匠精神和創新血液。它或許還是壹個靠山寨、廉價存活的“歐洲病人”。

  • 上一篇:大氣茶店的名字,茶葉品牌的名字?
  • 下一篇:電腦都有什麽配件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