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鄧州的民族特色

鄧州的民族特色

窩子面

鄧州窩子面原為熱幹面,傳入鄧州後經過改良更上壹層樓,加入了綠豆芽,牛肉丁,澆上牛油辣椒,香辣無比,在武漢最老的熱幹面館因為沒人去吃而倒閉,鄧州的窩子面館卻是日益紅火。 高湯燴面

源自清真羊肉泡饃,因豫西南人食不慣羊肉之膻腥騷味,故而改進,發揚光大,成為當時和時下市面上的大眾食品。每當夜幕壹下,鄧州的方城燴面館食客林林總總,人滿為患,成為壹道亮麗的街景。人們因為喜愛,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高官政要,大有不分尊卑***聚壹桌的思想,正是壹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元妙觀扒素雞

制法:(1)“扒素雞”:豆腐皮10張,在清水鍋內煮幾滾後,取出用新抹布包壓起來,約10--15分鐘揭掉抹布,用刀片成5厘米長、1.5厘米寬、1.5厘米厚的塊,擺放碗內。(2)上放花椒1個、蔥花1.5克、糯米1.5克、鹽1.5克,添半勺黃芽湯,入籠蒸15分鐘端出,再兌點開水和胡椒面即成。特點:形似雞塊,嫩脆香辣。 糊辣湯

鄧州美食糊辣湯配料以鮮肥羊肉、面筋、面糊為主,雜以大蔥、生姜、花椒、胡椒、辣椒、茴香、金針菇等20余種菜蔬作料。其色褐,其味鮮。食前加幾滴小磨香油、陳醋,則更是異香撲鼻。已知,鄧州經營糊辣湯的,小戶近千家,大戶也有數十家,而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拐子(張文勝)糊辣湯”和“韓家糊辣湯”了。這兩家均為百年老店,在色香味的調制方面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極受市民歡迎。 小磨油

河南省鄧州市是小磨油制作工藝的發祥地,至今已有120余年的歷史。據鄧州誌載:早在清光緒年間,鄧州小磨油每年就有30余萬公斤經漢口“鄧幫商行”銷往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鄧州小磨油之所以出名,其壹是原料芝麻獨特。該地屬暖溫帶區,土壤、水分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因此芝麻籽粒飽滿,千粒平均重達3克以上,出油率高達75%,且油脂中富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二是制作工藝原始:先將芝麻炒至半糊,爾後用專用小型石磨壓榨成糊狀,接著按比例兌水,攪拌,最後沈澱,濾凈,即成為原汁原味的小磨香油。其三是清、香、醇兼備,曾經有“無風香三裏,有風十裏香”之美譽;其色清澈透亮,其味甜潤清爽,若用以烹炸食品或調制涼拌菜肴,則可去腥臊而生奇香,若配制中藥,則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功效

絞股藍黃酒

鄧州特產榮冠牌紅曲絞股藍黃酒系列被世人譽為“南方人參”、“福音草”的神農架野生絞股藍精品和紹興特制紅曲為主原料精釀而成。酒體飽滿可人,口味鮮美醇厚,營養豐富齊全,常飲降血脂、降血壓、養顏減肥。是壹種集營養保健和飲用美酒為壹體的純天然飲品。

棉花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壹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雕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錦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南陽黃牛

南陽黃牛是全國五大優良品種之壹,居全國黃牛品種之首。南陽黃牛主產於南陽盆地唐、白河流域。國家在鄧州市設有黃牛良種繁育場,研究、改良、發展黃牛。南陽黃牛不但為農業生產提供畜力,而且還提供大量肉類、皮張等畜產品及壹批良種種牛。南陽黃牛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南陽黃牛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上一篇:檔案密集架有哪些廠家檔案密集架選購技巧
  • 下一篇:電力器材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