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智商範圍在70到130之間,平均為100,低於70被認為是低智商。但診斷兒童的低智商,除了智商在70以下外,還要根據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低來判斷。
兒童的智商取決於正常的發育水平、遺傳代謝和後天的身心發展,所以如果孩子的智商仍然偏低,則是由於大腦發育異常等原因造成的。
智商測試為治療教育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材料,不能僅由智商測試結果來確定。
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很多標準,但目前沒有統壹的衡量標準。
根據我國青少年兒童心理活動的特點,要達到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心理素質:正常智力是個體觀察、理解、想象、思考、推理等心理能力的綜合體現。智力隨年齡增長而增長。正常發育智力是指個體與實際年齡相適應的智力發展水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壹。
智商(IQ)在80分以上是正常智力,智商在70分以下是落後智力,智力發展落後於實際年齡是心理發育異常,常伴有適應能力低,是兒童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之壹。少數兒童擁有非凡的智力或特殊才能,他們的智商在120點以上。如果這些兒童的心理發展不平衡,他們還可能伴有適應能力缺陷。
青少年情緒穩定、心理健康、樂觀、滿意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優勢。雖然會出現悲傷、迷茫、失敗、挫折等負面情緒,但在不長時間的情況下,能夠恰當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保持相對穩定。
青少年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健康自尊、自愛、自尊,他們能客觀地評價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正確地了解自己、評價自己、把握自己。
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是誰,為自己高興,並努力成為壹個更好的人。對自己的優點可以發揚,對自己的缺點也可以充分認識,並能自覺地努力克服。擁有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在學習、工作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熱愛生活,心理健康的人熱愛生活,能深刻感受生活的美和生活的樂趣,並積極憧憬美好的未來。要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不要因為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能夠正確處理現實困難,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策略,以適應不同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