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業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提高競爭力,而且是兩個戰場上的競爭,壹個是讀者市場,壹個是廣告市場。法國新聞界在這兩個戰場上是怎麽打的?做出符合讀者需求的產品,贏得讀者就意味著贏得市場,而且是雙重市場——新聞產品市場和廣告市場。當然,這是壹場非常艱難的比賽。據法國社會經濟研究所統計,報紙消費作為文化娛樂支出列入法國家庭預算,僅占法國家庭預算的5.7%,而報紙消費僅占13%。換句話說,如果壹個法國家庭每月收入1萬法郎,只有570法郎用於娛樂;在這570法郎中,只有75法郎用於購買或訂閱報紙和期刊。可見,報刊在法國家庭消費中只占很小的份額。法國有近3000家報刊,都想最大限度地爭取每個法國家庭裏的75法郎。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報刊要想穩住在消費市場的份額,就必須時刻關註消費者,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因此,設計壹份報紙或期刊是非常重要的。要考慮讀者是誰,在哪裏讀,什麽時候讀,讀什麽等因素。為了吸引讀者,法國報刊的編輯方針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的報刊似乎是為新聞行業服務的,基於記者的感受,體現他們的文采,通過報刊表達他們的觀點。現在,報紙和期刊為讀者提供他們需要的信息,並盡力為讀者解決實際問題。打開法國報刊,可以看到“如何投資”、“如何解決孩子學習困難”、“如何找工作”等欄目。有些雜誌甚至為了更貼近讀者而改名。壹本原本名為《科普科技》的科普書更名為《我感興趣》,試圖用興趣來激蕩情懷,連接更多的讀者。政治時事綜合類報紙《解放報》開設了“讀者是妳”專欄,多為發布就業、投資、時尚、保健等實用信息。壹份報紙,針對每天通勤上班的“地鐵通勤族”,應該設計成在地鐵車廂裏容易閱讀,文章短小,信息輕松,不需要這部分讀者太關註。電視周刊、電視雜誌等幾份法國電視報刊,版面比較小,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知識性強,趣味性強,非常適合在地鐵裏快速瀏覽。法國人喜歡園藝,喜歡在房子前室後面種花種草。園藝雜誌在法國期刊市場壹直不錯,但是定位很好。法國有七八種園藝雜誌,各有特色。售價9法郎的《園藝》雜誌專註於家居設計和流行的家居裝飾。這是壹種以低價占領市場的期刊。《我的花園,我的家》售價27法郎,以精美的照片和高檔的紙張吸引讀者的眼球。這是壹本以奢華高檔的風格占領中產階級讀者市場的園藝雜誌。《實用園藝》售價19法郎,從實用技術入手,面向對園藝練習感興趣的讀者。專業園藝,收費24法郎,提供育種、苗圃、園藝研究等專業信息。這是壹本面向專業人士的學術出版物。每本雜誌都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讀者群,但目的都是壹樣的:爭取讀者和廣告商。就園藝雜誌而言,覆蓋面窄,讀者絕對數量可能少,但並不意味著廣告商會少。相反,這類雜誌由於針對性強,往往是廣告主理想的目標市場。比如種子廠商願意在實用園藝學上做廣告,向種子銷售商和種子使用者介紹自己的產品,而不是在通俗刊物和綜合性報紙上“打靶”。發行和售後服務方便讀者。法國報刊不僅在產品制作上盡力滿足讀者需求,在發行和售後服務上也盡力貼近讀者。法國報刊主要采用以下發行渠道:郵政發行——通過郵局發行;投遞到戶——通過自辦報紙投遞網絡投遞到戶;零售-通過報紙零售商在報攤出售。這些分銷渠道各有利弊。郵局發行成本低,但時效性差。投遞費高,但能保證訂閱用戶每天早餐能看報紙,時效性強。零售展示強勁,但發行數量難以把握。壹般來說,法國全國性報刊多采用零售,占其發行量的55%,郵寄占10%,報紙用戶僅占5%。因為全國發行訂戶分散在全國各地,不適合發到登記戶。而區域報紙多采用入戶報道的方式。紙質投遞占其發行量的55%,零售占30%,郵寄占15%。這是因為區域性報紙訂戶集中,報紙投遞網點利用率高。30%的法國報紙和期刊被送到家庭。送報到戶的意思是早上7點前將報紙送到訂戶家中。調查顯示,早上7點前送達的報紙閱讀率最高,因為訂閱者可以利用早餐時間瀏覽當天的新聞,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他們吃完早飯去上班後,就沒有時間看報紙了。下午5點下班回家後,會有電視、廣播等其他媒體提供信息,不會再打開報紙。此外,報刊的廣泛宣傳會對讀者心理產生影響。廣告主壹般願意在報紙發行量較高的周六日投放廣告,導致廣告分布不均,導致報紙版面參差不齊。周壹到周四的報紙只有20多頁,周六周日的報紙可以達到36到40頁。這就給了讀者壹個心理暗示,就像花同樣的錢買回了價值不壹樣的商品。壹些報刊為了避免這種影響,在發行量低的日子增加專刊,壹方面穩定讀者,壹方面吸引廣告商。法國知名報紙《世界報》每周三增加壹期招聘專刊,以彌補周三發行量的不足。千方百計爭取廣告商。在法國,報刊的價格往往低於成本。法國《世界報》每份10法郎,而售價只有7法郎。壹些地區性報紙售價5法郎,售價4法郎。差價由廣告來彌補。廣告可以說是報紙雜誌的命脈。壹些批評家的意思是報紙和雜誌盡力吸引讀者只是為了從廣告商那裏得到壹個好價錢。雖然言辭犀利,但形象的展現了讀者與廣告的內在聯系。壹份報紙或雜誌的讀者群增加,意味著它的廣告客戶可能會增加,同時也意味著它的生產經營資金會增加,這樣它就可以雇用更好的記者和更好的管理人員,更新技術設備,生產更好的產品,吸引更多的讀者和廣告客戶。這是報刊雜誌夢寐以求的良性循環。根據1992年的統計,法國每年的廣告支出達1224億法郎,占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75%。法國工商企業在廣告上的年均支出基本穩定在營業額的1.4%和投資額的21.9%。巨大的廣告收入是壹塊誘人的大蛋糕。然而,其分布並不均衡。首先,它在各種媒體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根據1992年的統計,電視廣告占29%。戶外招牌廣告占12.14%,電臺拿7%,電影廣告占0.16%,剩下的51%流入報紙雜誌。即使在報紙雜誌等文字出版行業內部,廣告收入的分配也不均衡。以1992年為例。法國報刊廣告總收入中,全國性報紙占10.12%,地方性報紙占19.16%,期刊占31.3%,專業技術類報紙占17.19%,以低價廣宣傳為生的免費報刊占19%。在同壹類報刊雜誌內部,這種不平衡現象更為突出。法國有近3000家報業企業。68家是全國性報紙,其中6家覆蓋了該領域80%的廣告收入。期刊2000多種,其中13.19%掌握著該領域80%的廣告收入。對於報刊來說,要贏得廣告主,不僅要關註讀者數量,更要關註讀者質量,努力贏得更多的有效讀者。廣告主根據媒體的有效讀者選擇廣告載體。應該說,廣告很難占領目標分散的大市場,而占領目標集中、投入少的小市場相對容易。法國廣告費指的是報紙和期刊的發行量。這使得發行量低但讀者群高、閱讀年限長的雜誌在文字出版界獨占鰲頭,而擁有廣泛受眾的綜合類報紙正日益被削弱。因此,法語期刊比日報發展得更快,這與其廣告營業額的增加有直接關系。在w3.org/smth/JC/comment/newspaper/00000015.htm重印
上一篇:自然堂防曬系列下一篇:貴州商標註冊有什麽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