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人們依舊相信風水,因為風水與人們的生活,運勢,健康,乃至命運等都息息相關,所以人們都渴望能對風水知識有所了解;那麽住宅居住風水學的知識講解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我壹起去看看吧.
高層住宅居住風水學的知識 :
1、陽臺不能和入室門、廚房相對
陽臺和入室門都是室內與室外空氣、光線交流最多的口,陽臺正對入室門或廚房會形成風水上所說的?穿心?,穿心了財氣和好的氣流就不容易被留住,易流失。如今幾乎所有的商品房戶型陽臺與廚房都是相對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戶型南北通透,戶型無法改變,我們能夠做到的是想辦法將陽臺與廚房隔開,可以放玄關也可以放魚缸也可以放大顆綠植,擺放魚缸還要看看家人的八字是否忌水。
有些商品房的邊戶是進了門即可看到陽臺,這種情況即是陽臺與入室門相對,同樣會?穿心?,有穿心煞的家裏凝聚力很差,財氣和氣不聚集,夫妻不團結、老婆易出軌、孩子不愛回家,同樣可以通過擺放綠植、玄關等隔開。
2、床、書桌、沙發不能擺放在橫梁下
床、書桌、沙發擺放在橫梁下對下面的人是不利的,處在下方時間久了會有壓迫感,神經衰弱,而且身體易不舒服,因此布置時盡量避開橫梁擺放這些東西,無法避免的可通過裝修將橫梁包起來到看不見為止。
3、爐竈不能正對陽臺門、廚房門、入室門
爐竈正對陽臺門、廚房門、入室門會影響家中用餐者的身體健康,解決辦法依然是隔開,可在門上裝門簾、珠簾、布簾隔開。
4、鏡子勿隨便裝
鏡子是裝修的好東西,可以擴展空間感,但鏡子不能隨便裝,裝錯了會破壞室內磁場,家中裝兩面甚至三面鏡子產生反射,會讓人產生幻想、夜晚不開燈還會驚嚇到人,如果想裝大面積的鏡子,可以在鏡子外側掛上簾子遮掩。
5、衛生間不可處在房屋正中位置
壹般的戶型都不會把衛生間設計在房屋正中的位置,這個問題基本不用擔心,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這種住宅放棄購買吧!
6、不規則空間不可用做廚房
不規則的空間用做廚房會對家人身體健康有很大不利影響,這種地方用作雜物間最好。
7、床頭不宜掛巨畫
有些年輕人喜歡定做巨幅婚紗照掛在臥室床頭上方,高層住宅風水是禁忌這樣做的,巨幅畫壹旦掉下來非死即傷,很危險。
8、室內門開門方向需壹致
室內門開門方向盡量保持壹致,忌諱壹個向左開,壹個向右開。
9、盆栽可阻擋隔角煞
隔角煞分為室內室外,室外的指大門正對建築物的尖角或大型物體的尖角;室內的指房屋的墻角正對某扇門,這裏我們只說室內的,室內如果有隔角煞可在墻角擺放盆栽以隔離。
10、床頭忌諱
床頭不宜在橫梁下、不宜向西、不宜太過接近窗戶、不宜正對鏡子、不宜正對房門。
住宅居住風水學的十大知識講解:
壹、整體系統原則
整體系統論,作為壹門完整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產生的;作為壹種樸素的方法,中國的先哲很早就開始運用了。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壹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壹個子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協調各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風水學充分註意到環境的整體性。《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發,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清代姚延鑾在《陽宅集成》卷《丹經口訣》中強調整體功能性,主張?陽宅須擇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骨來龍昂秀發,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斯為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二方無障礙,光明正在旺門庭。?
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它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住宅風水學的基本點。
二、因地制家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采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壯卦》提出:?適形而止?。先秦時的姜太公倡導因地制宜,《史記.貸殖列傳》記載:?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
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土質也不壹樣,建築形式亦不同。西北幹旱少雨,人們就采取穴居式窯洞居住。窯洞位多朝南,施工簡易,不占土地,節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涼,人可長壽,雞多下蛋。西南潮濕多雨,蟲獸很多,人們就采取幹闌式竹樓居住。《舊唐書 .南蠻傳》曰:?山有毒草,虱腹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幹闌。?樓下空著或養畜,樓上住人。竹樓空氣流通,涼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處。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為住宅,便於隨水草而遷徒。貴州山區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這些建築形式都是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而創立的。
中國現存許多建築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湖北武當山是道教名勝,明成祖朱棣當初派三十萬人上山修廟,命令不許劈山改建,只許隨地勢高下砌造墻垣和寶殿。
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壹,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三、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學最基本的原則之壹。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和捕撈、采摘經濟相適應。
依山的形勢有兩類,壹類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環繞,奧中有曠,南面敞開,房屋隱於萬樹叢中。湖南嶽陽縣渭鄉張谷英村就處於這樣的地形。五百裏幕阜山余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擁成壹朵蓮花。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來這裏定居,五百年來發展六百多戶、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間房子串通壹氣,男女老幼尊卑有序,過著安寧祥和的生活。
依山另壹種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履蓋著山坡,從山腳壹直到山腰。長江中上遊沿岸的碼頭小鎮都是這樣,背梳山坡,拾級而上,氣宇軒昂。有近百年歷史的武漢大學建築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設計師充分考慮到特定的風水,依山建房,學生宿舍貼著山坡,象環曲的城墻,有了個城門形的出入口。面平臺上以中孔城門洞為軸線,圖書館居中,教學樓分立於兩側。主從有序,嚴謹對稱。學校得天然之勢,有城堡之壯,顯示了高等學府的弘大氣派。
六朝故都南京,濱臨長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龍盤之勢。其四邊有秦淮河人江、沿江多山磯,從西南往東北有石頭山、馬鞍山、幕府山;東有鐘山;西有富貴山;南有白鷺洲和長命洲形成夾江。明代高啟有贊曰:?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
四、觀形察勢原則
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山河為主,其來脈氣最大,關系人禍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人大環境考察。
中國的地理形勢,每隔8度左右就有壹條大的緯向構造,如天山棗陰山緯向構造;昆侖山棗秦嶺緯向構造。《考工記》雲?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龍脈源於西北的昆侖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泰山人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龍脈的形與勢有別,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是遠景,形是近觀。勢是形之崇,形是勢之積。有勢然後有形,有形然後知勢,勢位於外,形在於內。勢如城郭墻垣,形似樓臺門第。勢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單座的山頭。認勢惟難,觀形則易。勢為來龍,若馬之馳,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強,異而專,行而順。形要厚實、積聚、藏氣。
在龍脈集結處有朝案之山為佳。朝山案山是類似於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擁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擋風並且很有趣屈之情。如《朱子語類》論北京的大環境雲:"冀都山脈從雲發來,前則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高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案,江南五嶺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過於冀,所謂無風以散之,有水以界之."這是以北京城市為中心,以全國山脈為朝案,來說明北京地理環境之優勢。
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壹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兇,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 *** 細弦虛、緊滑浮沈遲速,就可知道身體的壹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壹座城市,每蓋壹棟樓房,每修壹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先後顧之憂,而後富乃大。
五、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思想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證明這不是危言聳聽。地質對人體的影響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壹、土壤中含有微量元素鋅、鉑、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氣中直接影響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軌在《耳談》雲:?衡之常寧來陽產錫,其地人語予雲:凡錫產處不宜生殖,故人必貧而遷徒。?比〈耳談》早壹千多年的《山海經》也記載了不少地質與身體的關系,特別是由特定地質生長出的植物,對人體的體形、體質、生育都有影響。
第二、潮濕或臭爛的地質,會導致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皮膚病等。潮濕腐敗這地是細菌的天然培養基地,是產生各種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宜建宅。
第三、是地球磁場的影響。地球是壹個被磁場包圍的星球,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時刻對人發生著作用。強烈的磁場可以治病,也可以傷人,甚至引起頭暈、嗜睡、或神經衰弱。中國先民很早就認識了磁場,《管子.地數》雲:?上有磁石者,下有銅金。?戰國時有了司南,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針,皆科 *** 用地磁之舉。風水思想主張順應地磁方位。楊筠松在《十二杖法》指出:?真沖中煞不堪扡,堂氣歸隨在兩(寸)邊。依脈稍離二三尺,法中開杖最精元。?這就是說要稍稍避開來勢很強的地磁,才能得到吉穴。風水師常說巨石和尖角對門窗不吉,實際是擔心巨石放射出的強磁對門窗裏住戶的幹擾。
第四是有害波影響。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雙層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復雜的地質結構,都可能放射出長振波或汙染輻射線或粒子流,導致人頭痛、旋暈、內分泌失調等癥狀。
以上四種情況,舊時風水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用科學道理加以解釋,在實踐中自覺不自覺地采取回避措施或使之神秘化。有的風水師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嘗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六、水質分析原則
怎樣辯別水質呢?《管子.地貞》認為:土質決定水質,從水的顏色判斷水的質量,水白而甘,水黃而嗅,水黑而苦。風水經曲《博山篇》主張?尋龍認氣,認氣嘗水。其色碧,其昧甘,其色香,主上貴。其色白,其昧清,其昧溫,主中貴。其色淡、其昧辛、其氣烈,主下貴。苦酸澀,若發饅,不足論。《堪輿漫興》論水之善惡雲:?清漣甘美味非常,此謂喜泉龍脈長。春不盈兮秋不涸,於此最好覓佳藏。 ?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學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順承天象鼻山下有壹眼山泉,泉水終年不斷,熱氣騰騰,當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藥還見效。後經檢驗發現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經.西山經》記載,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雲南省騰沖縣有壹個?扯雀泉?,泉水清澈見底,但無生物,鴨子和飛禽壹到泉邊就會死掉。經科學家調察發現,泉水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氫,這是殺害生物的巨毒物質。《三國演義》中描寫蜀國士兵深入荒蠻之地,誤飲毒泉,傷亡慘重,可能與這種毒泉有關。在這樣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莊的。
中國的絕大多數泉水具有開發價值,山東濟南稱為泉水城,福建省發現礦泉水點1590處,居全國各省之最,其中可供醫療、飲用的礦泉水865處。廣西風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泉似汁,用之泡茶,茶水壹星期不變味。江西永豐縣富溪日鄉九峰嶺腳下有壹眼壹平方米的味泉,泉水象鮮啤酒那種酸苦清甘的昧道。由於泉水是通過地下礦石過濾的往往含有鈉、鈣、鎂、疏等礦物質,以之口服,沖洗,沐浴,無疑有益於健康。
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辯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這條原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
七、坐北朝南原則
中國處於地球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於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以北,壹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人。朝南的房屋便於采取陽光。陽光對人的好處很多:壹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方比北方的溫度高 l至2度;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 D的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予防佝樓病;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尤其對經呼吸道傳播的疾病有較強的滅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采光,還為了避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天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壹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甲骨蔔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律書》雲:?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居北方,十壹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
風有陰風與陽風之別。清末何光廷在《地學指正》中雲:?平陽原不畏風,然有陰陽之別,向東向南所受者溫風、暖風、謂之陽風,則無妨。向西向北所受者涼風、寒風、謂之陰風,宜有近案遮攔,否則風吹骨寒,主家道敗衰丁稀。?這就是要避免西北風。
風水學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壹,以五行的木為東、火為南、金為西、水為北、土為中。其二,以八卦的離為南、坎為北、震為東、兌為西。其三,以幹支的甲乙為東、丙丁為南、庚辛為西、壬癸為北。以地支的子為北,午為南。其四、以東方為蒼龍,西方為白虎,南方為朱雀、北方為玄武。或稱作:?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吳興誌.談起》記載穴代號興郡治的布局:大廳居中,譙門翼其前,?卞蒼?擁其後,?清風?會景?銷署蜿蜒於左,有青龍象。?明月?壹樓獨峙西南,為虎居之形,合陰陽家說。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則是對自然現象的正確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頤養身體,陶冶情*,地靈方出人傑。
八、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盡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雲:?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沒,欲其顯而不彰揚暴露,欲其靜而不幽囚啞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適中的風水原則早在先秦時就產生了。《論語》中提倡的中庸,就是無過不及,處事選擇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呂氏春秋.重已》指出:?室大則多陰,臺高則多陽,多陰則蹶,多陽則接,此陰陽不適之患也。?陰陽平衡就是適中。
風水理論主張山脈、水流、朝向都要與穴地協調,房屋的大與小也要協調,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門大不吉,房大門小不吉。清人吳才鼎在《陽宅撮要》指出:?凡陽宅須地基方正,間架整齊,東盈西縮,定損丁財。?
適中的另壹層意思是居中,中國歷代的都城為什麽不選擇在廣州、上海、昆明、哈爾濱?因為地點太偏。《太平禦覽》卷有記載:?王者命創始建國,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洛陽之所以成為九朝故都,原因在於它位居天下之中。級差地租價就是根據居中的程度而定。銀行和商場只有在鬧市中心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壹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邊有建築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的。
九、順乘生氣原則
風水理論認為,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壹氣積而生兩儀,壹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
由於季節的變化,太陽出沒的變化,使生氣與方位發生變化。不同的月份,生氣和死氣的方向就不同。生氣為吉、死氣為兇。人應取其旺相,消納控制。《管子.樞言》雲:?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則以其氣。?《黃帝宅經》認為,正月的生氣在子癸方,二月在醜艮方,三月在寅甲方,四月在卯乙方,五月在辰巽方,六月在乙丙方,七月在午丁方,八月在未坤方,九月在申庚方,十月在酉辛方,十壹月在戌乾方,十二月在亥壬方。風水羅盤體現了生氣方位觀念,風水理氣派很講究這壹套。
怎樣辯別生氣呢?明代蔣平階在《水龍經》中指出,識別生氣的關鍵是望水。?氣者,水之母,水者,氣之止。氣行財水隨,而水止則氣止,子母同情,水氣相逐也。夫溢於地外而有跡者為水,行於地中而無形者為氣。表裏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氣趨東趨西,即其水或去或來而知之矣。行龍必水輔,氣止必有水界。?這就講清了水和氣的關系。
明代的另壹位風水大師廖希雍慶《葬經》中指出,應當通過山川草木辯識生氣,?凡山紫氣如蓋,蒼煙若浮,雲蒸藹藹,四時彌留,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測,土香而膩,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鐘而來休。雲氣不騰,色澤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雕零,水泉幹涸,如是者,非山岡之斷絕於掘鑿,則生氣之行乎他方。?可見,生氣就是萬物的勃勃生機,就是生態表現出來的最佳狀態。
風水理論提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做乘生氣。只有得到生氣的滋潤,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宋代黃妙應在《博山篇》雲:?氣不和,山不植,不可扡;氣未上,山走趨,濁可扡;氣不爽,脈斷續,不可扡;氣不行,山壘石,不可扡。?扡就是點穴,確定地點。
風水理論認:房屋的大門為氣口,如果有路有水曲而至,即為得氣,這樣便於交流,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反饋信息。如果把大門設在閑塞的壹方、謂之不得氣。得氣有利於空氣流通,對人的身體有好處。宅內光朋透亮為吉,陰暗灰禿為兇。只有順乘生氣,才能稱得上貴格。
十、改造風水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為自己服務。《周易》有革卦,彖曰:?巳日乃罕,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侮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人們只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
改造風水的實例很多,四川都江堰就是改造風水的成功範例。岷江泛濫,淹沒良田和民宅,壹旦馴服了岷江,都江堰就造福於人類了。
北京城中處處是改造風水的名勝。故宮的護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鎮玄武。北海是金代時蓄水成湖,積土為島,以白塔為中心,寺廟以山勢排列。圓明園堆山導水修建壹百多處景點,堪稱?萬園之園?。
中國的鄉村建設很註重改造風水。如果我們下功夫,花氣力翻撿壹遍歷史上留下來的墳誌書和村譜、族譜,每部書的首卷都敘述了地理風水,細加歸納,壹定會發現許多改造風水的記載。就目前來講,如深圳、珠海、廣州、汕頭、上海、北京等許多開放城市,都進行了許多的移山填海,建橋鋪路,折舊建新的風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風水學者的任務,就是給有關人士提供壹些有益的建議,使城市和鄉村的風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於人民的健康長壽和經濟的發展。
常規中國命理講求金、木、水、火、土間的相生相克,缺什麼就要補什麼,克什麼就要化什麼,除了從名字著手外,還可以利用植物來改變妳的風水,讓妳的壹切都風生水起。
園藝風水在整個風水學中只是其中的鳳毛麟角,但卻是利用簡單的植物就能達到改變風水的作用,而且還能美化居家環境。而所謂的園藝風水簡單來說就是將植物區分成金、木、水、火、土五大類,依據居家環境與個人的風水狀況,栽植適當的植物。
金:屬於黃色系的花卉,並必須搭配金屬花器與配件,其中以發財樹、萬兩金、金錢樹、水仙、黃橘最為推薦。
木:綠色植物皆屬之,而且要選擇種子植物,喻「發」之意。如建國花市壹盆只要50元的綠寶石小盆栽、竹柏(日本茉草)。
水:水耕栽培的植物為代表,搭配使用蘭色或透明玻璃的花器,開運竹、萬年青等。
火:會開花或是會結果的植物,選用紅色花會及花器,如火鶴花、胡蝶蘭、鳳仙花都非常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