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壹飛艇,艇身黃藍相間,伴有「Goodyear」和「飛足」圖案。又有橡膠公司固特異,取名於行業之祖,並視飛艇為祥物。傳說,固特異每有「big?news」誕生之時,定會召喚飛艇,飛艇盤旋,乃大吉之兆。
2020?年,固特異飛艇再度出山。輪胎雖然樸實無華,但今年的固特異並不低調,3?月?3?日,固特異發布了壹款專門針對未來電動車設計的概念輪胎——reCharge?煥新概念胎,這款產品的兩大關鍵詞就是個性化和可持續性。
個性化顧名思義,輪胎表面采用了可自加載、可生物降解的胎面配方,通過獨立膠囊進行隨意煥新。膠囊內填充了可定制的液體配方,針對不同的天氣、路況以及駕駛風格,液體胎面配方可基於人工智能技術定制,為用車者打造專屬輪胎。這種胎面由生物材料制成,其中所采用的加強材料的靈感來源於蜘蛛絲,因為蜘蛛絲這種天然材料有著強大的韌性。因此,這壹配方不僅耐用性強還能?100%被生物降解。
早在年初的?CES?上,固特異起手就是壹個「小目標」,設立了?Goodyear?Ventures?創業投資基金,該創投基金計劃向出行領域投資?1?億美元,旨在推動未來出行解決方案的開發。
Goodyear?Ventures?將專註於以下八個主題,定義未來出行:
電氣化和自動駕駛技術 智能網聯出行方案 新壹代公***出行 新壹代航空出行 未來交通基礎設施 未來出行工具的維護和運營 新興技術 新型輪胎材料除了向出行領域投錢,固特異還組建起了車隊服務平臺——AndGo。從今年?CES?上反饋的趨勢可以看出,無論車企還是零部件供應商都壹股腦地湧進了城市出行領域,放著好好的輪胎廠不做,固特異怎麽也開始做起出行理念來了?這或許就是壹家百年企業的嗅覺,同樣也是壹種行業責任。
「Protect?our?good?name」是印在固特異公司墻上的警語。壹百二十年前,當費蘭克·希柏林決定用固特異的名字註冊公司時,或許心裏也在犯嘀咕,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將公司做大做強,不讓固特異的名字遭到褻瀆。
固特異公司幾乎與近代汽車同時誕生,期間經歷了兩次戰爭,也成為建設汽車工業的重要成員。互聯網和電氣化當道的今天,固特異會以怎樣的姿態擁抱汽車工業的明天?從近些年的概念產品來看,固特異的創新理念壹直圍繞著可持續發展的思路、節能的出行方式和極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會「呼吸」的輪胎
「人造肉」、「素食肉」等名詞正挑戰著人們接受能力的上限。如果有壹天,刷熱搜的妳看到「植物車」的話題,千萬不要過於吃驚,更不要以為汽車走回了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復古風,因為用生物產品代替傳統工業原料的研究正快速地開展著。
用稻殼提煉二氧化矽、大豆油代替石油制造輪胎胎面橡膠,這些正是固特異目前正在研究的項目。而早在?2018?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固特異就發布了壹款會「呼吸」的輪胎——Oxygene。
胎壁附著鮮活的苔蘚是這款概念輪胎最大的特征,而這種開放式結構和輪胎的獨特胎壁設計可以吸收路面的水,利用光合作用釋放氧氣。Oxygene?還可以收集光合作用過程產生的能量供給其中的電子單元,包括車載傳感器,人工智能處理單元和可發光的側壁,發光胎壁則用於提示道路使用者車道變化或制動信息。
除此之外,在固特異的概念中,Oxygene?可以利用舊橡膠粉,通過?3D?打印的形式制造,這也是固特異推行持續發展理念後的首款產品。
電氣化輪胎
當汽車全面擁抱電氣化的時候,固特異發現傳統的輪胎在電動汽車上的磨損速度比在普通車上快?30%,這主要是由於電動車強大的瞬間扭矩和沈重的電池組帶來的額外重量。所以在?2018?年日內瓦車展上,固特異推出了壹款更適合電動車裝配的輪胎。
低滾阻設計有助於提高續航裏程。特殊的胎面紋理處理使得固特異的電動車專用輪胎在路面上比傳統輪胎的徑向接觸面積更大,隨之輪胎可以更好地應付強勁的扭矩,更保證了潮濕條件下的性能表現。
磁懸浮與輪胎的多種結合
磁懸浮作為出行領域最之手可熱的技術同樣是固特異的重點研究對象,技術類型主要分為兩種:輪胎與車之間的磁懸浮支撐和磁懸浮車用輪胎。
2016?年日內瓦車展,固特異展示了創新的?Eagle-360?概念輪胎。這款依托?3D?打印技術的球形輪胎與車體的連接方式就是磁懸浮,車輪被磁場掛在車身上,滿足球形輪胎使用需求的同時節省了懸架結構。球形輪胎可以向各個方向移動,可謂「側方停車困難戶」們的福音產品。
2019?年的日內瓦車展,固特異帶來的產品是針對磁懸浮式飛行汽車的輪胎——AERO。類似渦扇設計的輪胎條幅可以給車輛提供升力和推進力,而條幅式設計同樣可以支撐輪胎在地面行駛,類似摩拜單車用的無需充氣輪胎。
「出圈」輪胎大佬和它的傳奇故事
豪擲壹億美金進軍新出行領域又在生物能源和磁懸浮上做文章,近些年固特異的研究項目真是越來越「出圈」,不過,這也正是固特異企業文化中最鮮明的特征。梳理固特異的發展史其實就會發現,從生活用品到國防工業都在固特異的能力範圍之內,就好比汽車圈的保時捷?911,下能出街買菜,上能將千萬超跑挑落馬下。這聽起來可比輪胎公司跨界做出行刺激多了,而這壹切「出圈」的開端就要從那個讓人匪夷所思的「飛足」商標說起。
固特異憑借汽車輪胎起家,也做著其他與橡膠相關的生意。1901?年它們註冊了沿用壹百二十年的?Wingfoot(飛足)商標,並用橡膠行業鼻祖查爾斯·固特異的名字註冊了公司名稱,看來美國人也講究拜祖師爺。
不過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麽輪胎廠商要用鞋子做?Logo,這時候可千萬別跟淘寶每日推薦的「固特異工裝鞋」搞混了。
之所以叫固特異工裝鞋,源於壹種叫做「固特異沿條結構制鞋」的技術,此項技術的發明者則是查爾斯·固特異的兒子,小查爾斯·固特異。這種制鞋法雖廣為流傳,但和固特異橡膠公司沒什麽關系。
固特異?Logo?中的飛足來自羅馬神話墨丘利腳上的飛鞋,之所以取墨丘利的元素在商標中,是因為它在羅馬神話中「商業之神」的形象。
當費蘭克·希柏林將壹切準備就緒,本以為自己的企業應該蓬勃發展天天向上了,誰想到剛走兩步就迎來了發展路上的岔路口。究竟是保守地做馬車輪胎,還是走出舒適圈選擇壹切都未成定數的汽車領域。八十年代的?ABC(美國廣播公司)都在看衰互聯網,可見不是所有人都對新時代的產物充滿期待。在賽百靈與公司高層博弈之後,固特異終於在?1905?年正式成為汽車輪胎生產商。
進入汽車輪胎領域最初的?5?年裏,固特異只做著零售生意,奈何當時的汽車市場魚龍混雜,電動車、內燃機車、蒸汽機車的競爭讓行業發展缺少主線。不過希柏林對汽車任然充滿希望,1905?年固特異推出了可快拆輪胎,並將廣告登上了各大全國性報刊。它們在等,等壹個對的人,壹家對的車企出現。
事實證明,任何行業都不會無章法地發展下去,總會有能力強的人成為規則的制定者。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亨利·福特的流水線拯救了「早產」的汽車行業。1907?年,固特異將店面開到了底特律,因為首批流水線生產的福特?T?型車給了它們?1200?套輪胎的訂單。
到?1910?年固特異為美國汽車市場提供了三分之壹的輪胎。同年福特?model?t?的產量為?19050?臺,之後的幾年裏隨著流水線逐漸成熟,model?t?的價格壹降再降,從?900?美金壹路降至?500?美金以下,銷量則是「開掛」般暴漲,1914?年就突破?20?萬大關。
「More?people?ride?on?Goodyear?tires?than?on?any?other?kind」
使用固特異輪胎的人比其他任何品牌都多
隨著需求量增加,固特異的產能也隨之水漲船高,從早期的每天?250?條漲到了?1916?年的每天?4000?條。同年,固特異發出壹張桀驁不馴的海報,告訴這個世界誰才是輪胎界的真老大。
魔幻現實主義的飛艇部隊
二十世紀初的世界存在著大量的競爭關系,從國家、政權、領土到交通工具的能源方式。燃油車和電動車究竟誰才是未來的大方向,固特異並不關心,因為無論哪種能源形式都離不開輪胎。除了地面競爭,天空中也有不和諧因素的存在。
1912?年萊特兄弟中的威爾伯病逝,而固特異制造了它們的第壹艘飛艇。就在那時,飛艇的制造商與飛機的擁躉們為爭奪未來的天空主權,打得不可開交。固特異顯然是其中最明智的企業,除了生產飛艇,它們還成立了固特異飛行器公司,連飛機零部件的生意也壹起做了。
(被拖曳的是固特異飛機輪胎)
在齊柏林硬式飛艇遠近聞名的年代,固特異憑借在橡膠行業的長久積累攻克了軟式飛艇的工藝難關,比硬式飛艇更先進的結構,甚至引來了齊柏林的合作訂單。壹戰之後,固特異與齊柏林在美國阿克倫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飛艇機庫,***同生產民用運輸機飛艇。
當人們清晰地認識飛艇和飛機後發現,飛艇的發展受制於結構上限和用途,在飛機技術純熟之後,飛艇被更多地用於長途客旅,或者可以理解成為「天空遊艇」,豪華的內裝、寬敞的空間和舒適性還是飛機無法比擬的。
興登堡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最龐大的天空之物,承載著齊柏林對豪華飛艇的所有夢想。但不幸的是,興登堡最終成為「艇機大戰」的終結篇。龐大的且充滿氫氣的艇身讓它宛如移動炸彈,1937?年?5?月,首次跨越大西洋的它在新澤西上空準備降落時燃燒墜毀。
興登堡事件無疑給邊緣化的飛艇行業添了把柴。偏偏有個人不信邪,他就是二戰時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茲。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火速上任的尼米茲做了兩項常人無法理解的決定:1.?依然重用犯錯的海軍情報部門?2.?啟用飛艇守衛近海。
物盡其用是尼米茲的信條,起碼在飛艇這件事上,他並沒有錯。美國在制造飛艇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北美洲因地殼穩定,利於形成氦氣田。氦氣相較於氫氣擁有相同的低密度優勢卻不易燃。美國本土的氦氣是不對外出口的,國際市場上的氦氣相當昂貴,這也是為什麽齊柏林飛艇不用氦氣的原因,但固特異享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和平年代的速度因子
二戰結束後,固特異重回輪胎供應商的角色。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汽車領域的技術爆炸使得汽車運動大肆盛行。追求速度的賽場同樣成為各大輪胎品牌之間的戰場,因為那時沒有什麽比競賽更能帶來流量。
即便高居世界第壹銷量的寶座,固特異仍然希望在消費者心中刻畫壹個「極客」形象,於是它們也投身於速度競賽。固特異在當時投資了兩臺極速戰車,壹臺是「美國精神號」,另壹臺是「飛足快車」。
「go!go!?Goodyear」廣告語出自?1963?年,同年,固特異寫下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第壹個速度紀錄。「美國精神號」賽車以?407.447?英裏/小時的極速刷新了當時的紀錄,固特異不僅是贊助商,還提供了賽車的高強度、超輕量化的鋁制輪轂和輪胎。
次年,「飛足快車」刷新了「美國精神」創造的紀錄,最高時速?413.199?英裏/小時。極端的「飛足快車」創造車阿特·阿方斯並不滿足,它又打造了「飛足快車二號」。二號車的發動機是壹部火箭助推器,極限速度接近?600?英裏/小時。
相信已經有很多然看過《極速車王》了,在電影中布魯斯·邁凱倫和隊友克裏斯·阿蒙駕駛福特?GT40?奪得了?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歷史的確也是如此,而幫助?GT40?完成高強度比賽的背後功臣就是固特異輪胎。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固特異成為美國古老賽事?NASCAR?的唯壹指定賽用輪胎。過去六十年間,固特異的輪胎亮相過無數國際賽事,逐漸成為廠商們解鎖速度極限的關鍵因子。
展望明天
即便互聯網大浪淘盡傳統行業,固特異也應該有恃無恐,但頂著「祖師爺光環」的它並不滿足現狀。從今年?CES?和日內瓦線上車展的態勢可以看出,未來固特異的產業形式會更加多元化,並且未來出行領域會是集中投入點。壹億「小目標」的投入究竟會帶來哪些啟發新時代的出行理念?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