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關於佛珠的問題!!!

關於佛珠的問題!!!

念珠簡介

念珠的作用

念珠又稱作佛珠, 數珠等, 是念佛時紀錄的工具, 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壹, 掐撚念珠誦經持咒念佛, 能生諸種功德, 而中國民間壹般非佛教徒亦有配戴佛珠, 因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念珠的起源

念珠的梵文原語有四種, 譯成中文意思是: 數珠, 珠鬘, 念誦鬘, 珠之貫線, 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瓔珞鬘條纏身之風俗, 亦是後來演變成念珠的使用。不過佛教最初是沒有使用念珠, 最早有記載約是二世紀, 而中國則在隋唐時代(公元六百年左右)開始有記載使用念珠及在雕刻佛像時亦有刻上念珠。念珠不是佛教所創, 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亦無念珠的記戴, 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而佛經記戴念珠多出於後期的經典, 而律部經典卻不見有記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傳佛教徒亦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念珠卻是極受重視。傳入中國的經典有提及念珠的包括: 「木[木患]子經」,「校量數珠功德經」,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等, 主要內容是講述持珠念三寶之功德, 總括來說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 高僧大德配戴掛珠時亦可增加威儀。

念珠的種類

念珠種類大致分成三類, 也是我們目錄中所分的手珠, 持珠及掛珠。

手珠 -- 壹般是戴在手腕上, 亦可隨時拿在手上掐撚念佛, 顆數除了常見經書所戴的 顆數外, 亦有視乎手腕粗幼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持珠 -- 壹般是用較大顆的珠子, 拿在手上撚掐念佛之用, 顆數也是視乎珠子的大小按經書記載顆數穿成。

掛珠 -- 掛在頸上的佛珠, 壹般是壹百零八顆, 通常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會中 配戴, 而在家佛弟子較少配戴, 不過因為經書及律制也沒有說明佛珠是出家人專用之物, 故近年亦多在家佛弟子戴在頸上。而壹些較細粒穿成的掛珠則較多人拿在手上或撓在手上隨時掐撚念佛。我們為了方便介紹, 所有壹 百零八顆的念珠也稱為掛珠, 但壹些較細的不壹定可以戴在頸上, 敬請留意。

念珠的顆數

念珠的顆數各本佛經所記戴也有不同, 現舉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參考:

1.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1080, 108, 54, 27 顆

2. 木[木患]子經 108 顆

3. 陀羅尼集經 108, 54, 42, 21 顆

4. 數珠功德經 108, 54, 27, 14 顆

5. 文殊儀軌經 1080, 108, 54, 36, 27, 18 顆

按「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 說法最上品是 1080 顆, 上品 108 顆, 中品 54 顆, 下品 27 顆, 而顆數所代表的意義是歷代祖師為方便教化所說, 而非出自經典所戴, 現將常見的顆數意義簡述如下:

1080 顆 -- 表示十法界各有壹百零八種煩惱, 合成為 1080 種煩惱, 十法界包括迷的 六界: 地獄, 餓鬼, 畜生, 修羅, 人間及天上, 即是六道輪回的世界, 後四界 是聖者悟的世界, 即是: 聲聞, 緣覺, 菩薩及佛界。

108 顆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斷除壹百零八種煩惱, 壹百零八種煩惱壹般說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樂、舍三受, 合為十八種, 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 合為十八種, 總計三十六種, 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壹百零八種煩惱。

54 顆 -- 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 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 地、四善根因地。

42 顆 --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覺及妙覺。

36 顆 -- 與 108 顆意義相同, 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除三份。

27 顆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21 顆 --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壹位。

18 顆 -- 與 108 顆意義相同, 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除六份。

14 顆 -- 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念珠常附有母珠、數取、記子、記子留等。壹般母珠是壹顆 (亦有二顆), 母珠又稱

達磨珠。數取 (亦叫隔珠, 間珠) 用以分隔壹定顆數的佛珠。記子又稱弟子珠, 是串在母珠之另壹端, 多以十顆為壹小串, 表示十波羅蜜, 撚珠念佛滿壹百零八次時即撥動壹記子以為紀數。如在記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壹般用水晶) 稱為助明、凈明、維摩、補處菩薩。記子留是指每串記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念珠的質料

念珠的質料是品種繁多, 由礦石, 果質,, 陶瓷等等都有, 個人可以自己喜愛選擇, 而壹些經書亦有記戴念珠制造的用料, 現開列其中壹部份供參考:

陀羅尼集經 -- 金、銀、赤銅、水晶、木[木患]子、菩提子、蓮花子等七種。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 菩提子、金剛子、真珠、蓮花子、金銀諸寶及以上諸材料合成等。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 -- 香木、[金俞]石、銅、鐵、水晶、真珠、蓮花子、金剛子、間錯種種諸寶、菩提子等。

般若經 -- 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

現將各質料念珠分類簡述:

金、銀 -- 金、銀所造的念珠較為少見。

琉璃 -- 琉璃是珠或玉石的壹種, 與今日的玻璃是不同, 多用作制造各類器皿, 有不同的顏色, 琉璃最大的特色是任何物品接近它也會被它的顏色同化。

硨磲 -- 硨磲是海中的大蛤的殼打磨成珠。

瑪瑙 -- 瑪瑙是結晶石英, 次玉石類, 有很多不同的顏色, 包括常見的黑色, 紅色, 原 色, 灰色, 天眼石等等, 因它也是佛教七寶之壹, 故是念珠最常用到的石類。

琥珀 -- 琥珀本是壹種樹脂, 因藏於地下千萬年而成, 火燒有香味, 中國古代亦有用琥珀作藥, 琥珀因出產地及環境不同而有很多種類, 有透明金黃色的金珀, 不透明黃色的蜜蠟, 朱紅色的血珀, 黑色不透明的瑿珀, 還有內含雜物的花珀等等。琥珀歷來被視為珍寶之物, 佛弟子亦多用作供佛及做成念珠。

珊瑚 -- 珊瑚是產於海中由動物所分泌的石灰質, 主要是紅色, 因是經歷千萬年而成,故被評為寶石類。壹般人認為珊瑚是有驅邪及逢兇化吉的功用。

菩提子 -- 菩提子是壹種叫川殼的草木植物所結的果實, 而非菩提樹所結的果, 菩提樹所結的果實是叫金剛子。菩提子亦有很多不同的果實, 按表面花紋分為有: 星月菩提, 草菩提, 鳳眼菩提, 龍眼菩提, 另不同地方出產亦有分為: 天竺菩提, 天臺菩提等等。

金剛子 -- 金剛子是由菩提樹所結的果實。

玉石 -- 中國人愛好玉石, 所以亦有用玉石來造成念珠。

寶石 -- 寶石種類極多, 常見用作念珠的有: 虎眼石, 青金石, 金沙石, 綠松石等等。

果實 -- 能用作念珠的果實常見的有: 木[木患]子、摩尼子、陀羅尼子、太陽子等

等, 較罕有的是: 緬茄、五眼六通等等。至於果實的核亦有用作念珠, 但壹般都會刻成花紋或羅漢, 常用的有桃核及橄欖核等。

陶瓷 -- 陶瓷念珠多是繪上佛像、菩薩、羅漢等, 因陶瓷易碎, 壹般陶瓷念珠多用作鑒賞之用。

水晶 -- 水晶是硬度很高的礦物, 有不同的顏色及種類, 亦是極受歡迎造成念珠的質料, 壹般水晶有透明白水晶、紫晶、粉晶、發晶、茶晶等等。

竹、木 -- 竹及木亦有用作念珠, 而木的念珠亦有很多種類和普遍, 包括: 紫檀木、沈香木、黑檀木、伽楠木等等。

其它 -- 包括玻璃、塑料、合金等等。

念珠的持用

壹般持念珠念佛是由母珠旁的念珠開始, 每念佛號、經文或咒語壹遍即用心撚掐壹顆念珠, 間珠不算, 如有記子每撚珠念佛滿壹串珠時即撥動壹記子, 而撚珠至母珠時多不越過, 而逆向而回, 因為據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所戴, 各念珠表示觀音, 母珠表示無量壽或修行成滿之佛果, 故撚珠至母珠時要逆向而還, 否則即犯越法罪。除了壹些宗派如密宗對持念珠有壹定規定外, 其它的記載大多沒有嚴格的規定, 如對持珠及念珠有個別問題, 可請示經常出入的道場出家人或前輩同修。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們念佛誦經主要是內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礙。更不要被困

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麽質料, 要多少顆數, 要如何掐撚, 要拿在左手還是右手, 放高拿還是垂下。我們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強求庸人自擾的持珠方法, 如「金剛經」所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念珠也是相之壹, 所以我們使用時不要過份計較它。

菩提種類

l、菩提,是梵語bodhi音譯,是覺悟、智慧、知識、道路的意思,廣義講是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磐的智慧。因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道,菩提即為覺悟,成就佛果之意。據佛經記載,用菩提子念佛,可獲無量倍功德,因此,菩提子成為最廣泛使用的法器之壹無論顯密都是如此。顯宗用星月菩提多壹些,密宗有鳳眼菩提多壹些。

2、太陽子,為熱帶產的壹種紅褐色堅硬果實,每粒上都有壹小白點,看起來好像旭日中天,本身的紅褐色如同太陽之火,故名為太陽子。佛教稱太陽神為曰神。佛教密宗的主尊為大曰如來,他隨緣化現於世,破諸黑暗,開顯菩提心,光照眾生。太陽子,驅邪消災,帶給人吉祥、安康。用以做佛珠或單粒佩拎, 既有助修行, 又美觀大方,增加氣質。

3、月亮子,為熱帶產的壹種深灰色堅硬果實,每壹粒上都有壹淺褐色圓點,如月掛天空,本身的灰白色像清涼明潤的月光,故名月亮子。月亮代表陰柔,吉祥和平安。

4、金蟾子,是星月菩提壹類,但比星月菩提堅硬。因每壹粒狀如金蟾,故名金蟾子, 可聚宅增慧,帶來安寧、吉祥。可用以制作佛珠,單粒或幾粒掛件,給人帶來幸運。

5、緬茄,是壹種稀有的熱帶果實,形同茄子。於後堅硬如木,果身呈深褐色,蒂呈黃色,扁圓而長,大小不壹。緬茄本身的特有形狀,就有壹種誘人的魅力。據講,緬茄可驅魔避邪,鎮宅護身,給主人帶來幸運的力量和長命富貴,歷來為收藏家所珍愛。可以用壹粒,或三粒,或多粒串起來,掛在身上,可作為飾物、佛珠,由於它本身特有的能量,可改變人的磁場,帶來吉祥、安康。

6、五眼六通,是壹種不尋常的果實,蒂落後,頂部有五個小孔,看似五個小眼睛,首尾貫穿打洞,制成佛珠,便稱為“五眼六通”。“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種能力:“六通”是指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智證通。前五通各種修練都可達到,惟漏盡通為佛家的境界。是菩薩依定慧力所示現的六種無礙自在妙用。此種佛珠,涵意豐富。

7、仙桃,中國古代傳說桃木可以驅鬼,桃梗以可禳惡,桃符可以避邪,而桃核,質地堅硬,又同時具有上述功能,雕刻後制成的佛珠其能量不凡。蟠桃相傳是王母娘娘所種植的仙桃,可延年益壽。故蟠桃又稱仙桃。蟠桃果核形狀扁圓,表面上有許多凹凸不規則紋理,不需任何雕琢,饒有別致。蟠桃核呈古銅色,古色古香的韻昧很足,制成的佛珠別具壹格。

8、“滿貫”,用椰子蒂制成的佛珠,極其罕見。椰蒂獨具特色,冬天不冷手,夏天不畏汗漬。這種椰蒂手串,有人給他起名為“滿貫”,大有意思。

9、天意子,天意子是壹種奇特而堅硬的果實。扁圓的形狀,隆起辦辦的曲脊,看似蟠桃,又像細小的蕃瓜。佛經裏有天意樹,此樹隨天意而轉,悉遂所求。天意子便有其特殊的含義,用此珠修練,順遂天意;隨意佩帶,可增福慧。

10、金剛子,金剛子據佛教書藉介紹謂金剛樹所結之子,也有說是菩提樹所結之子,甚為名貴。金剛,則為堅硬無比,無堅不摧之意,有可摧毀壹切邪惡之力。密宗修練練金剛部吋須用金剛子念珠。金剛子佩帶身上,驅邪避禍之力較強,可增吉祥。

11、阿修羅子,阿修羅是古印度諸神之壹,漢語譯為“無端”,因其相貌醜陋之故。阿修羅,又是“六道”(即天、人、阿修羅、 畜牲、餓鬼、地獄)之壹。阿修羅子因形狀其特而命名,具狀為扁圓、起棱、狀似心形,而首尾稍尖的果實。阿修羅子,本身具有特有的能量,助於修行。

l2、陀羅尼子, 是壹種較少的堅硬果實。陀羅尼的意思為總持,謂能總攝無量佛法而不忘失的記憶能力,總持諸佛菩薩之功德,使壹切善法生長,壹切惡法不生之意。陀羅尼子的佛珠,持之念佛,有集善法,抑惡生的意思。

13、摩尼子,摩尼意為寶珠,據說有消除災難的功能。摩尼子是壹種堅硬褐色的果實,表面有許多紋,較為難得。它的驅邪避災的功能較強,佩帶之可助平安富貴。

14、金絲菩提子,是壹種較稀有的植物,質地堅硬,呈白色,裏邊有壹條條紅色和線紋,故命名為金絲菩提,獨具特色和韻味。大金絲菩提,又稱血菩提做念珠會更能顯出它的特別之處,因為它的最大特點是越搓絲越紅,而絲越紅它的價值也就越高。

l5、天竺,是印度的古稱。浙江杭州靈隱山之南有山名天竺山。該山裏生長的菩提名天竺菩提,大小不壹,呈橢圓形,外表有不規則斑裂紋,天竺菩提有典雅深遂的韻味和魅力。

16、鳳眼菩提,每壹粒上均有壹鳳眼,鳳眼象征祥瑞,用鳳眼菩提制成的佛珠是密宗修練者必不可少的法器之壹。

17、龍眼菩提,每壹粒上均有壹三角狀眼。龍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義,如“龍象”比喻菩薩的威儀,“龍應”,謂觀音菩薩三應之壹。龍梵語音譯為“那伽”,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也是守護佛法的護法。龍眼菩提,尤其是印度龍眼菩提,是難得之物,即是修練者必備物品。又是驅邪增慧之品。

18、麒麟眼菩提,形狀特殊,每壹粒上有壹方形眼,整個菩提子呈扁圓形如鼓鼓的柿餅,加上中間的方眼,如同壹個個銅錢。麒麟為神獸龍頭,鹿身,身有麟甲,頭上有用,象征祥瑞。麒麟眼菩提比龍眼菩提還難得,是增福慧,助開悟,護修行之上品菩提子。

l9、通天眼,為稀有果實種子,呈深灰色,粒上有不規則的小點狀突起物,奇特的是,每壹粒上都有壹圓形小孔,通天眼便由此而來。據講此珠可吸收人體病氣,常持此珠對增強體質,消除疲勞有幫助。驅除病邪,長保平安,通天眼可助於妳。

2O、蓮花座,為稀有植物果實蒂,呈棗紅色,質堅硬,每壹粒狀似壹個小小蓮花座,名稱便由此而產生。據講,此物佩於身上,可保平安,增吉祥又助於修行。

21、蓮花,為稀有植物種子。呈圓錐形,有深褐色、白色兩種。質地堅硬,摸起來稍有刺手,其狀似蓮花,故得而名,蓮花出汙泥而染,足成就果位的象征。同時在密宗修練蓮花部時,須用蓮花串珠,對成就菩薩位較有幫助。蓮花佛珠隨身,可使人心安氣定,常保清凈。

22、蜜瓜菩提子,為菩提根的壹種,未經加工,外表狀似蜜瓜,故而得名。看起來如同壹個小小蜜瓜,饒有趣味。因本身即為菩提根,對修練菩提心很有幫助,也可作為收藏品。

23、白菩提根,為菩提根經過打磨加工而成,有的潔白如雪,有的略呈淡黃,明潤悅目。佩帶此珠,既助修行,也可消災,還有觀賞價值。

24、天臺豆,為浙江天臺山獨有特產,樹木所結種子。狀如大偏豆,呈黑色,質地堅韌。據說有驅邪之功能。去天臺山者都不會忘記購買用天臺豆所制成的佛珠。

25、天臺菩提,為天臺山木本菩提,呈白色或淡黃爭。天臺山國清寺為天臺宗的祖庭。當年開元三大十即: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將密宗普門****帶來中國,著名天文學家壹行法師曾受不空大師傳法灌頂。壹行法師將密法帶到天臺,開創天臺密宗,實為唐密壹脈。故天臺菩提子有其獨特特色和深遂內涵。

26、木魚果,為稀有樹木種子,呈棕色有斑點,狀似木龜,故而得名。因木魚本身有警醒迷悟,促人精進之功能,木魚果佛珠不僅因其奇特的外貌,而且更因其深刻的內涵而受到佛教人士的珍愛。

27、桃木佛珠,桃木,中國古代壹直傳說可以避邪。用桃木制成的佛珠簡單明快,雖然算不上名貴,但其作用不凡。此類珠歷來受人歡迎。

28、雕刻佛珠,每粒雕刻的佛珠都浸透著工藝師的心血,用橄欖核雕刻的十八羅漢,神態名異,栩栩如生,吋謂藝術珍品。用山桃核雕刻的手串,每壹粒都刻有六七位的菩薩或羅漢,神態逼真,不用心力,不會如此精湛。這類佛珠,既是藝術珍品,又是助於修行的良好法器,帶在身上,還可保平安,增福慧。

29、元寶菩提子,為星月菩提的壹種,未經加工,每壹粒看起來都如同壹個小小的元寶,分大粒和小粒不同兩種,串起來作為手串,既典雅又別致,可助修行,保平安,增福慧。

30、金龜子,為壹種木質植物的種子,小小顆粒,每壹粒都象壹小小的烏龜,滿有意思,用它們制成的佛珠,既助修行,又有富貴吉祥的意喻。

31、金櫻子,為壹種樹木的種子,長圓形狀,呈黑色,每壹粒上都些有麻坑,質地堅硬。制成佛珠,別具壹格。

32、鐵蓮子、銅蓮子,為樹木種子,呈長圓形,質地硬,有黃、黑兩色,黃色稱為銅蓮子,黑色稱為鐵蓮子。制成佛珠,讓人喜歡。

33、金佛珠,佛曰:地生靈秀,原於壹草、二木、三菩提。金佛草是古印度人有來治病和祭祀驅魔的法物。被視為佛緣始祖的神草。金佛珠是采用金佛草果籽,經佛門高僧指點並配有六道神木珠精制而成,並命名為“金佛珠”,是人們居家旅行佩帶的最佳吉祥保障。

34、金佛草,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葉旋復花Inula linariaefolia Tutcz或旋復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地上分子。據有關古今藥典記載,性、味、功能:鹹、微苦,、溫。化痰,止痰清熱解毒,燥濕、驅蟲、祛邪、正氣及無名腫瘤有壹定療效。生長於亞洲印度恒河畔。

35、仙桃木,桃木是我國壹種稀有植物,長年生長在靈氣的峨眉山上,傳說是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在潘桃園吃下的仙桃核落到了峨眉山上,後來當地信眾把它制成飾品配帶在自己身上,能避邪消災、逢兇化吉,堪稱稀世之寶物。

36、自然深海珍寶---硨磲,“佛”源自然與深中的[硨磲]蘊藏於深海域中、是稀有有機寶石,也是佛教聖物、為藏密高僧修持、能消災解厄除惡聚靈、降臨福址、庇佑子孫。有鎮心、安神之功效、為佛學上之密寶。

37、印度佛珠---避邪木,傳說在很久以前,古印度發生了壹場瘟疫,妖鬼橫行,全印度人民惶惶不可終日。後來觀音菩薩大發慈悲,用手在凈瓶水撒向壹片森林,並教印度人用森林裏的樹木治好了瘟疫,趕走了所有的妖鬼,後人就把這種樹叫做避邪木。避邪木在我國本草綱目下卷1961頁亦有記載,能治多種疾病。避邪木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名貴木材,勘稱木中之王。我們從印度引進避邪木,經大德高僧監制加工成佛珠,並已開光,供廣大信眾居士佩帶念佛消災,護身祛邪,有益眾心身健康。

38、降龍木----招財珠,招財珠采用神農架原始森林中最珍稀的降龍木精制而成,每顆珠上面都有壹個天然的龍眼和壹疊厚厚的銅錢、珠鏈上還刻有“時來運轉,日進千鄉寶、時招萬裏財”的字樣。珠子裏面裝有財神菩薩神像,珠子外面鑲有放大鏡,用眼睛可以看見財神菩薩栩栩如生。我廠已請大德高僧開光,通神禮佛,具有招財、鎮宅、化煞去邪之特點,能啟迪智慧,凈化心靈之功效,佩戴招財珠更能使您心曠神怡,點石成金,給您和您的家人帶來好運。君有壹串招財珠,如獲壹棵搖錢樹。

  • 上一篇:古代廚師的雅稱
  • 下一篇:浙菜詩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