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關於企鵝的科普小知識

關於企鵝的科普小知識

1.有關企鵝的知識

南極企鵝是世界上最具風度的動物。

它們屬於鳥類,卻不會飛,常常邁著紳士般的方步,行走在零下60℃的冰天雪地裏。 企鵝是卵生動物,雄性企鵝壹次只產壹個蛋。

但持續6周的孵化任務卻是由雄企鵝承擔。它的腹部猶如壹只34℃的保溫箱,不用擔心企鵝蛋在這裏會凍壞。

在這期間企鵝爸爸要忍機挨餓,為了寶寶,它不能跳到海裏捕魚充饑,全部能量都是從體內貯存的脂肪中攝取的。誰能不說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呢? 那麽企鵝媽媽這時去幹什麽了?她去儲存嬰兒的食品。

她在較溫暖、多魚的海水中遊來遊擊,吞下許多魚,在體內形成壹層厚厚的脂肪。在小企鵝破殼而出之前,媽媽便會憑著壹種時間上的宜覺趕回嬰兒身邊。

媽媽的肚子貯存著許多半消化的魚,為企鵝寶寶準備好了食品。 全球約有250萬只企鵝,***有18個品種。

這些動物很通人性,它們實行壹夫壹妻制,並且終生廝守,永遠忠誠。它們之間的交流方式是通過聲音,例如,嘎嘎叫表示高興, *** 表示飯後閑聊,尖中聲表示警告等。

成年企鵝壹般高1.2米,重30千克為了抵禦嚴寒,壹只企鵝每天要吃60千克魚。小企鵝壹歲時便可下海遊泳,企鵝的壽命壹般為7-15年。

企鵝是南極洲最出色的潛泳者。盡管走起路來拐播搖擺,但在水中,它們的腳是“發動機”能潛入水中5O0米,速度為每小時25千米。

由於它們有兩只氣囊,潛水時間可長達20分鐘。它們的羽毛堅硬、光滑,就像壹件潛水衣。

企鵝主要生活在南極洲,如果寒流襲擊,它們便合緊緊地擠靠在壹起,遠遠看去,就像壹張黑色的地毯。正是由於這種集體精神,它們才被看作是非常聰明的動物。

不怕冷的企鵝在南極大陸周圍冰冷的海水中,可以暫停呼吸在水下呆上壹刻種,有時下潛深度甚至可達500米,每天它們可以這樣潛水上百次,而身體卻絲毫無損。 企鵝有著令人吃驚的調節新陳代謝的能力。

整個身體只有必不可少的部位在起作用,其他部分的代謝都很平緩。科學家們給生活在南極洲和非洲之間水域中的10來種企鵝裝上傳感器,他們從中得到了壹些非常令人吃驚的數字。

企鵝正常的體溫為38℃它,下潛後它的腹部體溫下降到11℃,而它的胃部體溫卻仍然維持在30℃以上。企鵝吞食的魚是很冷的(只有4—5℃,這導致了它體溫的下降,而它的胃部溫度卻保持不變,迄今人們無法對此作出圓滿的解釋。

負責該項工作的研究人員解釋說:“此謎另有它解:那就是同潛水有關的條件反射性的體溫降低。企鵝的肌體組織好像十分完美地使用自己的能量,它用血液來協調身體活動的各個部分:大腦、心臟、產生推力的肌肉等,與此同時,其他組織的活動則十分平緩,因此這些組織產生的能量較少,溫度也自然較低。”

這位研究人員接著說,“這種現象已經眾所周知了。例如,在冬眠的早獺身上也可以觀察到這種現象。

但是和這種耐睡的哺乳動物相反,企鵝卻十分活躍。每次潛水過後,它回到水面休息壹分鐘,然後又潛到水下捕魚。

它在10來個小時內不斷重復這種動作,每天可以做上百次。” 企鵝是南極的土著居民,人們把它稱為南極的象征,當之無愧。

壹是因為企鵝的數量多、密度大、分布廣,現已發現南極地區約有1億多只企鵝,占世界海鳥總數的1/10,南極大陸的沿岸及亞南極區的島嶼上都有它們的蹤跡。凡是登上南極陸地的人們,首先註意到的就是成群結隊、滿山遍野的企鵝,企鵝給南極洲這個冷落、寂寞的冰雪世界帶來了生機。

二是因為企鵝的長相令人喜愛,特別是它那種道貌岸然、彬彬有禮、紳士般的風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因為企鵝世世代代在南極同甘苦,***命運,鍛煉和造就了壹身適應南極惡劣環境的硬功夫——耐低溫的特異生理功能。

四是因為企鵝的獨特生活習性,如雄企鵝孵蛋和雛企鵝幼兒園等,早已被人們傳為佳話和趣談。 五是因為企鵝是寒冷的象征,壹看到企鵝,人們油然想到世界寒極-南極洲。

難怪世界冷飲行業的產品常以企鵝作為商標,在盛夏,壹看到企鵝,會給人壹種清涼、爽快之感。 正是南極洲這個神秘的世界孕育了這樣奇特的“居民”。

南極企鵝和北極熊壹樣,已成為人人皆知的代表性動物。追祖溯源 南極企鵝的老家是在什麽地方?企鵝的祖先會不會飛?企鵝是由什麽進化來的等等有關企鵝起源問題,是生物學家正在探討和研究的課題,迄今為止仍是壹個謎。

然而有壹種說法,認為南極洲的企鵝來源於岡瓦納大陸裂解時期的壹種會飛的動物。大約距現在2億年以前,岡瓦納大陸開始分裂、解體,南極大陸分離出來,開始向南漂移。

此時恰巧有壹群會飛的動物在海洋的上空飛翔,它們發現了漂移的南極大陸這塊樂土,於是它們盤旋著、觀看著,最後它們決定降落到這塊土地上。開始它們在那裏過得十分美滿,豐衣足食。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大陸的南下,越來越冷了,它們想飛也無處飛了,四周是茫茫的冰海雪原,走投無路,只好安分守己地呆在這塊土地上。不久南極大陸到了極地,日久天長,終於蓋上了厚厚的冰雪,原來繁茂的生物大批死亡,唯有企鵝的祖先——壹種會飛的動物活下來了。

但是,它們卻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由會飛變得不會飛了,由原來寬闊蓬松的羽毛變成了細密針。

2.有關企鵝的知識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壹種最古老的遊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全世界的企鵝***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屬於企鵝目,企鵝科。特征為不能飛翔;腳生於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跖行性(其他鳥類以趾著地);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壹層空氣,用以保溫。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

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壹搖壹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狽不堪。可是在水裏,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壹雙強有力的“劃槳”,遊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壹天可遊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企鵝***有18個獨立物種,體型最大的的物種是帝企鵝,平均約1.1米高,體重35千克以上。最小的企鵝物種是小藍企鵝(又稱神仙企鵝),體高40厘米,重1千克。本身有其獨特的結構, 企鵝羽毛密度比同壹體型的鳥類大三至四倍,這些羽毛的作用是調節體溫。 雖然企鵝雙腳基本上與其它飛行鳥類差不多,但它們的骨骼堅硬,並且腳比較短且平。這種特征配合有如二只槳的短翼,使企鵝可以在水底“飛行”。南極雖然酷寒難當,但企鵝經過數千萬年暴風雪的磨煉,全身的羽毛已變成重疊、密接的鱗片狀。這種特殊的羽衣,不但海水難以浸透,就是氣溫在零下近百攝氏度,也休想攻破它保溫的防線。南極陸地多,海面寬,豐富的海洋浮遊生物成了企鵝充沛的食物來源。

企鵝是壹種最古老的遊禽,它很可能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南極陸地多,海面寬,豐富的海洋浮遊鹽腺可以排泄多余的鹽份。 企鵝雙眼由於有平坦的眼角膜,所以可在水底及水面看東西。雙眼可以把影像傳至腦部作作望遠集成使之產生望遠作用。企鵝是壹種鳥類,因此企鵝沒有牙齒。企鵝的舌頭以及上顎有倒刺,以適應吞食魚蝦等食物,但是這並不是他們的牙齒。

3.企鵝繁殖的小知識

?

企鵝是南極的象征。這些步態蹣跚、身穿燕尾服的高傲的“南極紳士”,千萬年來在南極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企鵝可說是壹種古老的遊禽,在南極未披上冰甲之前,它們就已經在那裏定居了。隨著南極氣候的變化,企鵝練出了壹套抵禦嚴寒、與冰雪抗爭的本領。它們或在冰雪上行走,或在冰冷的海水中疾遊,與冰天雪地結下了不解之緣。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企鵝主要生活在南極大陸和南設得蘭群島上,但也隨著寒流向北分布,在非洲能達到南緯17度,在澳洲可達到南緯38度,個別種類還可延伸到拉丁美洲的赤道附近。在南非南部的沿海島嶼,在澳大利亞的東南海岸和新西蘭的西海岸,甚至在赤道附近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都有企鵝的蹤跡。

全世界***有企鵝近20種,在南極大陸就有帝企鵝、阿德利企鵝、金圖企鵝、帽帶企鵝、王企鵝、喜石企鵝和華浮企鵝等7種,其余10多種分布在各大洲南部海岸和沿海島嶼上。

企鵝個體長約65厘米,體羽皆白黑色,腹部白色並雜有壹或二個黑色橫紋,皮下脂肪甚厚。兩翼成鰭狀,羽毛細小呈鱗狀。企鵝的繁殖是在極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進行的,企鵝的卵由雄企鵝在氣溫低至-60℃的冬季孵化,有的也換班孵卵,孵化期為2個月,10月份開始,到12月底孵出小企鵝為止。企鵝戀巢愛子是有名的,有時也偷鄰居的卵,霸占其他企鵝的巢,把別的小企鵝奪過來撫養。因此,作“父母”的企鵝壹刻也不肯離開自己的孩子。企鵝營造巢穴使用的材料是它唯壹搬得動的鵝卵石,為了建造直徑大約10厘米的巢穴,企鵝“夫婦”必須四處尋找足夠的石塊。生物學家認為,有沒有足夠的小石塊常常是制約企鵝繁殖的壹個因素。企鵝對居住的地方很挑剔,最佳地段是離危險最近的中心地帶。當然,爭鬥是非常激烈的,新加入的企鵝只能在棲息地外圍安家。在殘酷的競爭中,雄企鵝為了爭奪巢穴,常常大打出手。而雌企鵝則只需爭奪“情人”便萬事俱備了。每壹群企鵝總有壹些找不到伴侶的“單身漢”,它們只能孤苦伶汀地在島上東遊西蕩,樣子十分可憐。壹般說來,企鵝要遊蕩3年才能建立壹個相對穩定的家庭。企鵝並不是始終實行“壹夫壹妻”制,交換配偶的事時有發生。壹只幸運的企鵝可以活到14歲。

企鵝身體強健,善於吃苦且攻擊性強,這些習性使它們能在南極嚴酷的自然條件下生存下來。企鵝也有天敵,它就是賊鷗。賊鷗喜歡在企鵝聚居的上空徘徊,找機會弄走窩裏的蛋或殺死幼企鵝。但賊鷗的行為總會招來企鵝群起而攻之,使賊鷗落荒而逃。

企鵝不會迷路。科學家在南極捉到5只成年企鵝,在它們身上做了標記,然後轉移到離巢地1900千米的某海峽附近放掉,10個月後,它們都回到了自己原來的築巢地。企鵝之所以不會迷路,是因為企鵝以太陽作定向標。

企鵝壹生吃進數量不少的鱗蝦,其胃中食物幾乎占體重的四分之壹以上。這些食物既是企鵝保持體內能量收支平衡所必需,又可顯示出企鵝對外反應的敏感程度。企鵝和人類壹樣,屬於食物鏈的頂端,壹旦企鵝的處境不佳,如原有食物來源——鱗蝦和海藻受太陽紫外線的影響出現短缺,企鵝將很難馬上找到替代品。這種現象,將使企鵝面臨著嚴重威脅。海嘯對企鵝又是壹大威脅,風浪經常打到企鵝築巢的卵石上,以至蛋巢兩失。近年來,海象數量的增加,也給企鵝的產卵帶來不少騷擾。

4.關於仙企鵝的知識

仙企鵝,俗稱"小企鵝",身體輕巧而得名。它是壹種比較著名的企鵝,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南部港口城市,動作既輕盈敏捷,又滑稽可愛,很受人們的喜愛。仙企鵝有很強的組織紀律性,經常排隊前進。它最有名的地方就是它自帶"生物鐘",能知道時間。

這是怎麽壹回事呢?原來在澳大利亞南部壹個城市,海灘上豎著壹塊牌子,上面寫著"企鵝8∶05 P. M. 準時登陸。"人們壹開始還不太相信,企鵝怎麽會知道時間呢?可是說來也怪,每天的8時05分,總是有企鵝登陸。企鵝登陸的樣子十分滑稽:首先是壹個"領隊"大搖大擺的出現在狂風巨浪之中,緊接著"先頭部隊"順利登陸。後面的部隊不斷的登陸,顯得那樣有秩序。它們或3個壹排,或5個壹排,十分整齊。登陸總***要用40分鐘左右,場面十分壯觀。在壹旁看的人們時而捧腹大笑,時而興奮的手舞足蹈。

仙企鵝繁殖能力較低,壹次只下2~3個蛋,成活率較高。雖然仙企鵝數量並不少,也不是珍稀動物,但數量有下降的可能與趨勢,所以我們還是應該保護它,讓它的可愛永遠存在,永遠陪伴著我們,讓我們努力吧!

5.找壹找有關企鵝的知識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壹種最古老的遊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

全世界的企鵝***有17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屬於企鵝目,企鵝科。

特征為不能飛翔;腳生於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跖行性(其他鳥類以趾著地);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壹層空氣,用以保溫。背部黑色,腹部白色。

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

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壹搖壹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狙不堪。可是在水裏,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壹雙強有力的“劃槳”,遊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

壹天可遊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6.企鵝不可貌相閱讀答案1.選文主要介紹了有關企鵝的哪些知識

企鵝不可貌相 ①企鵝沒有可以用來攀爬的前臂,也沒有可以飛翔的翅膀,所以只能搖搖擺擺地走路。

它們的這種走路方式似乎難以和聰明或效率聯系起來,然而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企鵝並非人們想象得那麽臃腫不堪、笨拙低能,而恰恰是用獨特的行走方式彌補了短而小的雙腿帶來的極大不便。 ②在研究過程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生物學家首先把企鵝放在壹個特殊的平臺上,然後詳細地統計它們在行走過程中左右和前後搖擺的次數。

他們對記錄的數據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研究之後,得出結論說,企鵝走路的姿勢左右搖擺,看上去好像失去了平衡,然而這種搖擺方式符合行為邏輯,最能節省能量。 其中的理由有兩條:壹是企鵝把能量減少到最低限度,從而滿足存儲能量的需求。

因為它們在向壹邊擺動到極限而停頓時,它的部分功能就被儲存起來成為潛能;隨著向另壹方擺動的時候,這種潛能再度被釋放出來。被儲存能量與前進壹步所耗能量的比例,稱為“恢復率”。

企鵝步行時的“恢復率”高於地球上其他任何動物,達到80%,比人類高出15%,在動物世界中是最高的;二是擡高身體的重心,把行走的效率提高。研究人員指出,這對於特殊體形的懷孕婦女來說,也許有壹定的借鑒意義。

③在海洋裏,企鵝遊水的動作是那麽優雅別致,風度翩翩。 它們之所以能以每小時11~15英裏的速度移動,在於它們的體型、腳和翅膀的作用。

由於企鵝需要吸氣,所以潛入水中的時間不能太久。在沈入水裏遊泳時,它們會間歇性地露出水面,深深地吸壹口氣,然後再次下潛。

這個習慣被稱為“躍水現象”。雖然企鵝無法翺翔空中,但它們真的會憑借翅膀掠過水面。

企鵝的翅膀和其他鳥類有很大的不同,實際上更像是海豹的鰭狀肢。 ④在陸地上,企鵝的聰明才智更是充分地展現出來。

⑤身處冰天雪地的環境裏,企鵝有時竟會設法乘坐“雪橇”代替步行。它先猛然躺下,翻轉身體,肚皮向上,接著用腳和翅膀在冰和雪上滑動,簡直就是壹位身穿紳士服的滑雪健將。

⑥與其他鳥類相比,企鵝還有壹個很大的區別。在空中飛翔的鳥兒的骨骼重量非常輕,因為它們的骨骼中間是空的。

而企鵝的骨骼結構更加密集,所以要重得多,這有助於它們潛入深水中尋找食物。當返回陸地的時間來到時,企鵝再次像人壹樣以胸腹貼於水面滑行作臥式沖浪,回到岸邊。

企鵝天生有壹種辨認能力,並且根據地磁場來調整方向,所以無論它們在海洋裏遊得多遠,都能準確無誤地返回。 1、選文主要介紹了有關企鵝的哪些知識?至少寫出三點。

答:(1)企鵝走路的姿勢左右搖擺,看上去好像失去了平衡,然而這種搖擺方式符合行為邏輯,最能節省能量。 (2)企鵝有“躍水現象”。

(3)企鵝在海洋裏不管遊多遠,都能準確無誤地返回。 2、第⑤段畫線句子使用了什麽說明方法?有什麽作用? 答: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這樣更能生動形象的說明企鵝在陸地上的聰明才智。 3、“研究人員指出,這對於特殊體形的懷孕婦女來說,也許有壹定的借鑒意義。

”句中的“也許”如果去掉,表達的意思有何不同? 答: 不能去掉。去掉後其意思表示肯定了,但孕婦像企鵝那樣擡高身體的重心,提高行走的效率是否有借鑒意義還沒有得出科學證明,所以這兒就不能用肯定的語氣了。

4、在自然界,還有許多動物也像企鵝壹樣富有聰明才智,請列舉壹種動物並舉例說明其聰明才智的具體表現。 答:日本蒼鷺覓食也相當有辦法。

有只蒼鷺肚子餓得發慌,它瞪著眼睛,註視著池中小魚遊來遊去。突然它飛到附近的樹林,銜來壹枝嫩枝,折成幾段,丟入池中,並不時用嘴移動樹枝。

水中小魚誤以為是小蟲,浮上水面爭食,蒼鷺便美美飽餐壹頓。

  • 上一篇:鼓臺仙泉註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註冊?
  • 下一篇:“老幹媽”漲價,這些年,走得不容易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