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是我國最適宜種植中藥材的地區之壹,部分產品在國內享有較高的聲譽,中藥材生產已形成了壹定的規模。據2003年6月農業廳調查統計,全省已種植的天麻、杜仲、銀杏、半夏、石斛、太子參等79種,總留存面積在107萬畝以上,為貴州的中藥材生產奠定了穩固的基礎。全省現有制藥工業企業195家,生產中成藥、民族藥***256個。2004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總產值63.08億元,占全省GDP的1.57%。發展中藥材產業,不僅是貴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點產業,也是促進全省經濟發展最具潛力的支柱產業之壹,對我國中藥現代化發展,競爭國際中醫藥市場具有重要影響。
目前,全國性農業結構調整使蔬菜發展加快,大眾化蔬菜產品出現了季節性、區域性過剩,蔬菜需求向反季節、名特優、無公害產品發展。貴州夏秋反季節蔬菜生產條件十分優越,具最接近國內主要消費區域和出海口岸的優勢,發展前景很好。2004年全省夏秋反季節蔬菜商品基地種植面積67.4萬畝,生產商品菜170萬噸,全部銷往國內華南區和周邊區,部分優勢品種還遠銷歐盟與日本,實現產值11.9億元。
貴州是辣椒之鄉,優質品種多。2004年貴州兼用型辣椒(鮮食、幹制、加工型品種)種植面積205萬畝,產量133萬噸,產值17.9億元。幹辣椒是貴州辣椒產業的主要產品,也是辣椒制品的主要原料,全省現有近70家辣椒加工企業,辣椒制品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居第壹,加工業產值已達9億多元。特別是貴州辣椒加工龍頭企業“老幹媽”公司,2004年年銷售收入已達6.2億元,實現稅收7521萬元,利潤13469萬元,對地方經濟發展起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貴州是全國種植馬鈴薯最早的省份之壹,常年種植面積和產量目前在全國名
列前茅。1999年—2001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在全國僅次於內蒙古居全國第二,總產量在1999年居全國第壹,2000—2001年均排全國第二;單產水平也由1990年的640公斤/畝提高到860公斤/畝,在全國位居第16位。2004年全省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已達到827萬多畝,占全省糧食種植面積的18%,成為我省第三大糧食作物。同時,我省已建壹批馬鈴薯脫毒快繁中心,形成年產近3000萬粒微型薯的生產能力,實際生產已超800萬粒,脫毒馬鈴薯微型薯快繁能力已具有相當規模,為全省脫毒馬鈴薯推廣、馬鈴薯單產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貴州茶葉生產歷史悠久,茶葉已成為我省的主要優勢特色經濟作物之壹。2004年末,全省實有茶園面積66.77萬畝,茶葉總產量18584噸。目前全省茶葉初制加工能力超過1萬噸,精制加工能力接近1萬噸。有壹定規模交易量的茶葉批發市場有貴州茶葉批發市場、貴陽太升茶葉批發市場、湄潭縣的西南茶城、都勻市茶葉專業批發市場。全省有“都勻毛尖”等省級以上名優茶品牌50余個。另外,貴州苦丁茶的發展勢頭也比較好,目前年生產能力已達150-200噸,產品壹直供不應求。
優質水果中,柑桔和梨的優勢比較突出。
2003年全省***有柑桔類果樹52.39萬畝,產量13.53萬噸,分別占水果總面積的35.52%,水果總產量的24.30%,面積和產量均居各類水果之首;其中,椪柑10萬畝,臍橙4萬畝,優質柚5萬畝,尾張溫州蜜柑等品質較差的品種大約28萬畝。已有4個品牌獲得了省優質農產品認證,2個品牌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2003年梨樹栽培面積46.5萬畝,占全省水果面積的30.06%,產量9.79萬噸,占全省水果總產量的22.36%。省內各縣(市、區)均有梨樹的商品栽培,栽培品種中多為砂梨系統的日本品種或具有日本梨親緣的品種和本地砂梨品種,“金秋梨”約25萬余畝,“湘南”、“平壩二十號”、“長十郎”等13萬畝,“黃花梨”3萬畝。已初步形成了黔中、黔東、黔西北優質梨產區,創建了“苗疆”、“金谷”、“烏江”、“山妹子”、“雷公山”等5個省優質農產品品牌,梨果品收入已成為40萬農戶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梨產業已成為部份縣市的支柱產業。
我省花卉產業悄然興起,特別是“九五”以來,隨著我省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我
省花卉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好勢頭。據統計,至2004年,全省包括鮮切花、盆花、盆栽觀葉植物、盆景、食用藥用花卉、綠化觀賞苗木、草坪等在內的花卉面積9余萬畝。其中, 鮮切花面積1863畝,銷售量4411.6萬枝; 盆花面積5766畝,銷售量572.7萬盆; 盆栽觀葉植物面積1692畝,銷售量158.3萬盆;以金銀花、百合等為主的食用藥用花卉面積63081畝;觀賞苗木面積14881畝, 草坪72.44千平方米。全省花卉設施栽培74.936千平方米,花卉企業314家,其中大型企業68家,花卉產業從業人員11163人,花農3233戶, 花卉市場79個。2004年全省自產花卉銷售額2.05億元。從全省的花卉布局和銷售來看,貴陽市的花卉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花卉生產面積占全省的50%,以貴陽市為中心的花卉市場正在形成。鮮切花中的非洲菊、馬蹄蓮等品種因質量好、產量高,己基本占領省內主要市場。
貴州香豬是我國稀有的優良微型地方豬種,2002年以中心產區從江縣為主體的香豬存欄總數已達12萬頭,其中基礎母豬達2.5萬頭,其產區在由從江西部月亮山壹帶逐步向外延伸。在產品銷售上立足本省,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目前已建立了貴州、湖南、廣州、深圳等國內銷售網絡,同時與美國ABA集團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展示了良好的市場前景。
貴州烏骨雞品質優異,藥用保健價值、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高,具有較好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品種主要由貴州優良地方雞種中的烏雞類群經本品種選育而來,有黑羽矮腳烏雞,竹鄉烏雞、小香烏雞和烏蒙烏雞。經研究測定,肉質均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須氨基酸、維生素和常量、微量元素,具有極好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價值。這些烏雞除均具有“土、香、烏”的優點外還各具特色。以小香烏雞為例:具有“小、土、香、烏”的特點,體型小,肉質細嫩,肉味鮮香,湯含特殊的甜乳香味,具有極好的食用價值。這些特點,完全符合當今消費市場對美食和保健價值的追求,以及家庭結構小型化帶來的消費結構變化。近3年來“侗家小香烏雞”以32-36元/千克售價已打出特有品牌。2000年,貴州年出欄烏雞近200萬只,年產烏雞肉0.28余萬噸。約占雞肉產量的4%。比1990年的年產70余萬只增長了約180%。平均每年增長18%。促進了貴州養雞產業的發展,豐富了城鄉人民的菜藍子。
貴州省野桂花主產於黔東南州的錦屏、天柱、劍河、黎平、從江、榕江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