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最早的王朝是箕子朝鮮,姬子是商紂王的叔叔。這個人是在《諸神的浪漫》裏找到的。商朝滅亡後,他逃到朝鮮半島建立國家,後來周武王封他為朝鮮侯爵。
魏滿是燕國人,他帶著壹些燕國和趙國的流民到韓國做官。後來奪取政權,建立魏滿朝鮮(或稱魏滿朝鮮),直到漢武帝討伐,把他消滅,在遼東設四郡。在此期間,它仍然是中國的領土。
漢朝以後,朝鮮半島南部的壹些土著人開始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發展並建立了國家。恰好,中國東北扶余族的壹支高句麗族建立了國家,打到朝鮮半島,遷都平壤。成為韓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另外兩個國家是百濟和新羅。
唐朝時,高句麗作為唐的諸侯國(另外兩個也是唐的諸侯國),不聽唐的話,攻打新羅。百濟也趁機占領了新羅的土地,新羅向唐朝求援,於是唐羅聯軍滅了百濟和高句麗。此時新羅統壹朝鮮半島只是朝鮮半島中南部新羅、百濟、高句麗所占領土的壹部分。北方仍然屬於中國。
朝鮮半島南北分治60多年,實現統壹壹直是南北朝鮮當局強調的目標。朝韓雙方分別強調了各自在統壹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從立場來看,雙方在統壹方案上存在分歧。韓國希望建立壹個緊密程度很高的統壹國家。朝鮮方面對半島統壹的主要訴求是建立“民主朝鮮聯邦共和國”,其特點是建立壹個相對松散的聯邦國家,使北南雙方都享有獨立的管轄權和自治權。朝鮮堅持認為,這壹計劃為統壹指明了“最正確的方向和途徑”。
擴展數據:
朝鮮是北方全體人民和南方左派選舉出來的,而韓國卻是在美國和舊軍警等大部分反動勢力的支持下建立的,建立後屠殺了大量進步人士。包括“朝鮮之父”金九。
歷史上朝鮮和韓國沒有對抗。根據南北歷史上的主要人口來源,雙方的關系應該是:北方屬於中國,南方屬於朝鮮。
從最近由朝鮮人民軍第二司令官黃兵率領的朝鮮高級代表團的訪問中可以看出,朝鮮是真誠對話的,真正願意促進北南關系的改善。但朝韓在統壹問題上的立場差異較大,韓國政府近日表示不會改變對朝政策。如何進壹步促進南北對話是壹個更嚴肅的問題。
參考資料:
人民網-微妙的朝韓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