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昌廠舊址位於常州市鐘樓區三寶街141號運河創意街區5號(原常州第五毛紡織廠內),北鄰京杭大運河。有民國時期的辦公樓、舊廠房等建築,占地346.375平方米。辦公樓位於大門入口處。建於1936,抗日戰爭時期燒毀,1946重建。建築坐北朝南,面對運河,五間房寬,前後三個入口。總寬21m,總深45m。西側還有1.58m寬的遊廊,總面積1.000 m2,建築面積998m2。第壹棟磚木結構,兩層,進深10.6米,檐高6.7米,屋脊高9.8米,每個房間寬3.8米,東面有樓梯間,寬度1.46米..整個建築是江南民居風格,兩坡屋頂,硬山。西裝修加入了羅馬柱、門窗套等歐式建築元素,結構采用人字梁,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二、三聯為壹體,磚混結構,單層,寬19.5m,深18.5m,水泥柱支撐,原為廠房。第壹、二入口之間有天井,深度4.9米。舊廠房位於辦公樓的東南面。建於1936,原為毛紡織車間。原有建築66棟,面積2022平方米,現有建築2棟,面積76平方米。恒源昌廠,前身為1932創辦的三和布廠,由唐夢茜、荊春生、費定安三個木材鋪老板創辦。工廠位於常州西門外古運河邊的三寶街,主要生產40碼白平紋和白斜紋。1933年,潤源色布店老板毛喜章接手三和布廠,改名恒源布廠。“源”字取自潤園色布店的原名。毛喜章接手後,工廠不僅織布,還印染。後來廠名中加了“昌”字,寓意繁榮昌盛,歷史悠久,更名為恒源昌染織有限公司,1937年日軍占領常州前,恒源昌廠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工人450人,織機224臺,車間面積2100平方米。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品不斷擴大,註冊了“童鷹”等商標。恒源昌廠除了辦紡織廠,還陸續辦了定遠高芝諾。還有定遠GroceryNo。出售,並在上海設立海外辦事處——上海莘莊營業所。恒源昌廠已逐步發展成為常州織造行業的龍頭企業。新中國成立後,恒源昌廠改為公私合營。1966年9月實行國營廠後,恒源昌廠更名為國營常州第五棉紡織廠,6月更名為常州第五毛紡織廠,438+0980。2010改造完成,恒源昌廠舊址圍繞“運河文化、工業遺產、創意產業”三大主題,改造成“運河五號”創意街區,歷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成為江蘇省近代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的成功範例和常州民族紡織工業發展變遷的重要見證。
2008年2月26日,恒源昌廠辦公樓、老廠房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 12 19、恒源昌廠舊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