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雨砥礪,科學發展,銳意進取的潛江人正築夢楚天,高奏著“縮差爭先、拼進十強”的進行曲。
? 潛江,在這個狂飆突進、妳追我趕的偉大時代裏,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探索出了“蝦稻***作”這個現代農業的成功典範。
? 壹只小龍蝦,華麗變身為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棲“明星”,把全國乃至全球食客吸引至此,把著名專家和商腕名廚聚集於此,把壹批批產業項目招攬入此。在潛江孵化出了6家億元企業、數十家產值千萬企業,解決本地十萬余人務工就業,產業有望突破千億元。
? 2001年至今,艱辛十六載。探索、創新、發展,潛江蝦稻已形成集科研示範、良種選育、苗種繁殖、健康養殖、加工出口、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節慶文化等於壹體的產業化格局。2016年,潛江龍蝦產業綜合總產值達180億元以上,養殖規模、加工能力、出口創匯等連續12年領跑全國。
? 小龍蝦產業蓬勃發展,潛江蝦稻產業也鏗鏘跟進。潛江龍蝦·蝦稻產業強勢成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標桿產品、富民強市的第壹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第壹示範產業、接二連三的第壹綜合產業。潛江,壹舉成為“中國小龍蝦之鄉”。“中國蝦稻之鄉”已進入評審程序。
? 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遊——春夏時節,水鄉潛江,蝦香稻美。隨處可以看到這樣壹幅美麗、靈動而和諧的畫卷。
? 潛江,是“蝦稻連作”的發源地。從2001年到2004年,潛江人花了四年時間,探索出了這壹綜合種養模式。壹季中稻養壹季蝦,畝產小龍蝦可達100kg左右。這種新型種養模式提高了農田復種指數,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還為加工出口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壹舉多贏。
? 2008年,省政府把發展“蝦稻連作”模式寫進壹號文件,成就了“世界龍蝦看潛江”的美譽。小龍蝦的市場需求量隨即迅猛增長。
? 求新,求變;更高,更好。
? 潛江市順勢而為、憑優而上,深挖稻田養蝦潛力。成立龍蝦創新團隊,出臺政策鼓勵大膽創新。從2010年起,歷時3年,“蝦稻***作”生態種養模式橫空出世。
? “蝦稻***作”變過去“壹稻壹蝦”為“壹稻兩蝦”,將水稻種植和龍蝦養殖有機結合,資源循環利用,達到小龍蝦和水稻同步增產,產品品質同步提升的目的。畝產小龍蝦壹躍上升到200公斤,畝平利潤達5000元左右。
? 政府給力,農民熱情。潛江市持續加大扶持力度,對蝦稻養殖戶的補貼標準由過去的每畝10元提高到40元。今年,全市龍蝦養殖面積已達50萬畝,建成9個萬畝和50個千畝集中連片蝦稻***作生態種養基地。
? 項目助力,科技支撐。2014年,“龍蝦大企”湖北萊克公司成立了由桂建芳院士掛帥的院士工作站,2017年,又成立了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整合科技資源。省政府、市政府以及萊克公司***同投資3億元建起全國規模最大的小龍蝦苗種選育和繁育中心,年選育優質蝦苗30億尾,成為全球第壹個小龍蝦種子場。
? 國家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工程首席專家、著名教授王武盛贊潛江:“蝦稻***作”是中國現代農業的成功典範,是壹次現代農業的革命。
“蝦稻***作”火爆大江南北,精深加工強勢異軍突起。
? 從熊口華山到園林萊克、從楊市多優多到後湖寶龍、再到龍灣昌貴,潛江,已形成13家水產品加工企業群,可生產蝦仁、整肢蝦、蝦尾、薰魚、魚片、魚糜、田螺、藕帶、甲殼素及衍生產品等10多個系列、60多個品種,年加工能力達到30萬噸以上。“良仁”、“楚江紅”牌龍蝦商標壹舉獲得中國馳名商標。
? 潛江龍蝦的市場傳奇不止於此,真正讓它名聲大噪的是出口創匯。
? 十多年來,潛江龍蝦爬上歐美餐桌,占居歐洲60%市場。2015年,潛江小龍蝦出口創匯1.5億美元,連續12年領跑全國,在世界淡水小龍蝦產品市場擁有第壹話語權。
“華山、萊克”兩個公司躋身“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獲全球ERC認證,產品直接進入歐美超市。萊克建成全國最大的淡水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華山建成全國唯壹淡水甲殼素精深加工基地,成功從蝦殼中提煉出了氨基葡萄糖鹽酸鹽、殼聚糖、殼寡糖等產品,壹舉拿下“健”字號批文,2016年甲殼素保健品產值達20億元。
? 質量就是生命,品牌就是市場。潛江審時度勢,在全國率先制定《克氏原螯蝦人工誘導繁育技術規程》、《克氏原螯蝦蝦稻輪作養殖技術規程》、《潛江龍蝦蝦稻***作養殖技術規程》等小龍蝦養殖標準,通過了農業部無公害產場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成為全國小龍蝦標準化養殖示範市。出口的小龍蝦產品在歐美多次“苛刻”的檢測中,無壹例超標。
? 潛江蝦稻,“接二連三”,蝦稻產業勢不可擋。
? 在壹產領域,潛江蝦稻突破種養瓶頸;在二產業上,潛江正把蝦稻精深加工做往極致;而在三產業,潛江蝦稻正蓬勃發展勢不可擋。
最是潛江仲夏時,紅“蝦”滿天譽滿城。
? 仿佛壹夜之間,潛江、武漢、深圳、成都、重慶、宜昌、荊州等大中城市建起特色龍蝦餐飲店近萬家,以“小李子”、“蝦皇”、“味道工廠”、“小二上蝦”等為代表的餐飲店,研發出油燜大蝦、蒜蓉大蝦、茴香整肢蝦、麻辣蝦球、泡椒龍蝦、鹵蝦、蒸蝦、烤蝦等上百個品種,每年接待慕名而來的國內外遊客不下50萬人次。
? 去年“五壹”,十萬外地遊客直奔潛江,品嘗龍蝦美味。3天時間,餐飲酒店售蝦100多萬斤,營業收入過億元。“紅色風暴”席卷全國,排隊等座吃蝦,成為潛江城的壹道景觀。“坐高鐵、品龍蝦、聽花鼓、逛梅園、遊興隆大壩、登楚章華臺”漸成潛江對外旅遊的新名片。
? 從三百米長的龍蝦街到世界最大的中國生態龍蝦城,再到中國蝦谷網,湧現出了“霸氣龍蝦”、“蝦小弟”、“蝦尊”、“蝦皇”等線上名牌,通過淘寶、微信、京東、壹號店等電商平臺銷往全國。24小時內,鮮活小龍蝦就能從潛江田間蹦上全國千家萬戶的餐桌!
2009年至2018年,潛江成功舉辦九屆龍蝦節,成為“富民、惠民、樂民”的節慶盛會,集“美食盛宴、文化盛典、經貿盛會”於壹體的文化品牌。“中國潛江龍蝦節”被授予“中國最具地方特色物產節會”榮譽稱號。
? 變則通,通則久。幾年來,是潛江人的思維也在不斷產生變化。眼界,從潛江開闊到湖北,到全國,到全世界。追求,從潛江獨有,到全國獨大獨強。
? 今年,第二屆國際龍蝦·蝦稻產業博覽會暨第九屆湖北(潛江)龍蝦節在六月如期舉辦。潛江市將目光投向國際、放眼全球。這是壹場集“龍蝦之夜”、花燈展、萬人龍蝦宴、龍蝦爭霸賽等為壹體的“龍蝦嘉年華”,全方位展示蝦稻發展的全產業鏈。“潛江龍蝦”、“潛江蝦稻”品牌必將蜚聲中外、譽滿全球。
堅持蝦稻·稻蝦雙輪驅動。加快推進蝦·稻產業升級發展,不斷鞏固潛江“全國蝦王”地位,打造全國蝦·稻產業第壹市。
? 奠定蝦稻產業全國領先地位。到2020年,全市“蝦稻***作”面積達到100萬畝,小龍蝦產量達到20萬噸,蝦稻產量達到65萬噸,實現標準化種養全覆蓋,品種優質率100%,蝦稻產業綜合產值達到800億元以上。
? 開啟“萬師千店”培育工程。以潛江龍蝦職業學院為基地,計劃“十三五”期間,培養萬名養殖師、萬名烹蝦師,開設千家潛江龍蝦連鎖加盟店。?
? 建設全國龍蝦主題餐飲商業帶。進軍武漢吉慶街,打造“潛江龍蝦街”,燎原全國,打造國際龍蝦名城。
?
龍蝦文化生態旅遊年接待遊客180萬人次;全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0—30萬人;農民蝦稻收入占45%以上。
? 壹系列規劃,壹項項舉措,奠定著潛江龍蝦·蝦稻千億產業的堅實基礎。
? 壹只蝦,壹袋米,造壹個產業,富壹方百姓,美壹片環境,育壹種文化,塑壹座城市。這,就是集聚的功能;這,就是輻射的效應!
? 引領與順應之間,潛江蝦稻的競爭活力正在迸發!聚合與吞吐之間,潛江蝦稻的個性魅力正在彰顯!激昂與奮起之間,潛江蝦稻的綜合實力正在提升!
? 水美魚肥稻花香,商賈雲集蝦市旺。滿城潮湧“中國紅”,夢裏水鄉是潛江。潛江蝦稻,駕馭著歷史機遇,荷載著百萬水鄉兒女的高遠夢想,定將演繹出壹個又壹個市場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