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湖南農業大學派工作隊幫扶湘西花垣縣那光村——農村有“看頭”,農民有“賺頭”

湖南農業大學派工作隊幫扶湘西花垣縣那光村——農村有“看頭”,農民有“賺頭”

“快來院子裏坐坐喲!”在湖南湘西花垣縣長樂鄉那光村,村民梁炳獻熱情邀請大家參觀——錯落有致的庭院面積不大,房前紅豆杉四季常青,果樹已經發芽抽綠,院墻沿邊種上了色彩繽紛的百日菊,籬笆矮墻上的佛甲草青翠欲滴,白墻瓦黛與遠處的林下露臺、連廊步道和水車遙相呼應,壹幅宜居宜業的鄉村圖景躍然眼簾。

“別小看這巴掌大的庭院,作用可不小。

自家吃的能滿足,剩余的瓜果蔬菜、雞鴨還有合作社統壹收購,剛種上的佛甲草不用費心打理,也可以賣錢。

”梁炳獻說,“農忙時忙農活,農閑時打理庭院,壹年的收入還真不賴。

說起村子的喜人變化,那光村的村民們由衷地為湖南農業大學點贊。

2021年5月,湖南農業大學工作隊入駐花垣縣長樂鄉那光村開展駐村幫扶,彭可為任駐村第壹書記。

如何讓那光村村民持續增收成為擺在他面前的難題。

“美麗的環境也是生產力。

我們將人居環境治理作為駐村幫扶的基礎性工程,促進庭院經濟與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融合發展,讓鄉村風貌煥然壹新,也切切實實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彭可為說。

為此,風景園林與藝術設計學院組成專班,園林系教授胥應龍隨工作隊壹同入駐那光村200多天,指導農戶將門前屋後閑置的土地資源、雜亂無序的院落空間整理出來,發展“小果園、小花園、隧道雞籠、***享菜園”模式,把庭院的“方寸地”變成“增收園”。

在那光山坳間,霧氣氤氳,雲海縹緲。

幾十個羊肚菌種植大棚壹片生機,村民們正熱火朝天地穿梭在菌壟間,采下春天第壹茬鮮嫩肥厚的羊肚菌。

“今年長勢很好,最高畝產達到了500斤,采摘期可以持續到4月中旬,就今兒個能收個七八百斤吧!”花垣縣長庚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彭庚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

羊肚菌在那光村從“生根”到“生金”,只是《湖南農業大學駐那光村2021—2022工作規劃》中“興產業工程”的計劃之壹。

工作隊針對村內90%以上耕地是永久基本農田的現狀,精雕細琢產業選擇,設計了“高檔優質稻+高山稻花魚+珍品羊肚菌”的耕地增效生產模式,建設了“稻魚菌生產模式示範基地”,通過夏季種稻、中間養魚、冬季植菇,高效利用冬閑田、撂荒地發展富民產業,今年全村種植羊肚菌26畝,年產值將超20萬元。

“沒有經驗,能種好嗎?”“這麽貴,能賣出去嗎?”試種期,村民們顧慮重重,不敢參與。

為了讓大家迅速掌握羊肚菌種植技術,彭可為便帶領有種植意向的農戶來到湖南農業大學進課堂學理論,邀請食用菌研究團隊專家黃民鳳博士到那光村實地教學,奔赴湘西本地羊肚菌企業訪樣板、學經驗。

從種植到采摘,從晾曬到加工,再到推廣、銷售,壹整套產業鏈下來,彭可為常常夜不能寐,恨不得在大棚裏紮根,生怕辜負了村民們的期待。

為增加產品溢價,打造高端農產品品牌,工作隊積極與政府、校友企業協商,獲得了“十八洞羊肚菌”商標使用授權;景藝學院團隊對羊肚菌產品包裝進行系列形象設計,形成了涵蓋鮮貨、幹貨、優品、普品的多元包裝體系。

茶產業也是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壹,但由於本地沒有茶葉加工條件,鮮葉需要運往吉首加工。

對此,工作隊將閑置村小改造為茶葉廠房,建成了壹條茶葉生產加工線,實現那光茶葉原產地加工,大幅降低產業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增強了茶農的生產積極性,當年累計加工幹茶2000余斤。

針對當地茶葉人才短缺,工作隊還培訓了壹批高技藝、高水平的采茶工人和制茶工人。

放眼那光村,5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熱火朝天,大型機械來回穿梭,惠及村內80%以上農田。

水稻種植承包戶彭明海不禁喜上眉梢:“高標準農田建好後,種糧更有信心和底氣!”

“全面鄉村振興任重道遠,我們要充分發揮湖南農業大學教育科技人才優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興產業、育人才、增收入,打造經得起百姓檢閱、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幫扶模式。

”湖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弘表示。

(通訊員庹煉本報記者陽錫葉)

  • 上一篇:2003101146924這個專利號的技術具體是什麽?
  • 下一篇:普遍互惠呢?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