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從感覺和認知方面考慮。
1.從心理學上講,正方形相對枯燥,而人更喜歡圓形。
2.大腦可以輕松處理圈子裏的信息,減輕認知壓力。
3.與正方形相比,圓形更靈活、有機、安全、悅目、現代、友好,更能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
4.感覺比較在意,比如思考望遠鏡或者放大鏡的視野。
大部分照片周圍都是無意義的背景或信息,圓圈可以切掉。
6.通常拍照會把“人”放在中心,圓心到四周的距離是壹樣的,可以讓臉更突出。
7.正方形的對角線比邊長,用戶的眼睛容易延伸;圓的半徑是壹樣的,所以用戶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去理解內容,眼球也不需要移動。
第二:從設計視覺的角度。
1.視線在正方形裏有五個焦點(四個角+中心),在圓形裏只有壹個焦點(中心)。
2.圓形的線條或角度,讓視線自然的跟隨和移動,而不是停留在90度的角度。
3.在掃描的情況下,使用圓圈可以幫助用戶識別或區分是否是內容,因為內容通常放在壹個正方形的容器中,如文字、照片或相冊。
第三:從產品定位的角度。
比如微博的頭是圓的,微信的頭是圓的,方的。源於對APP產品的深刻理解。
外圈是做人的態度,外圈是手段。我們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系,我們需要壹種順暢、通用的做事方式。總的來說,在大場面中我們能混得很好。至於內在方面,其實是我們自己做事做人的尺度,也就是我們自己的認知。是我們相信不會改變的,目標和初心不變,改變的是達到目標的方法,內心更多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微博作為社交媒體,在信息的洪流中,我們需要達到和諧,才能更方便的與圈子融合。微信朋友圈作為壹個熟人社交的場所,更多的是展示個性,釋放自我,代表了自身的能量。
第四:其他因素決定。
1.移動設備普及後,由於圓形的形狀類似於手指按在屏幕上的形狀,所以被廣泛使用。
2.其實人類早就有這樣的應用了,比如把圖形應用到圓形硬幣上,圓形藝術畫上。
3.只是壹種設計潮流,只是流行在“圈子”的循環裏。
4.許多指南或模板只提供循環版本。
5.目前的CSS3技術使得圓角(圓)很容易實現,幾乎所有的瀏覽器都支持它。
如下圖,對比兩種頭像形式,我闡述三點:
1:圓形頭像可以更好的幫助用戶專註於臉部。前面分析提到過,手機拍出來的照片質量參差不齊。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圓形頭像更有利於忽略照片的背景,提高頭像識別的效率。
2.嚴格來說,左圖不能叫頭像,應該叫照片。原因很簡單。至於頭像,自然是把“頭”露出來了,而左圖中的頭像只占了不到壹半的畫面。從這個角度來說,顯然右圖更合適。在選擇照片作為頭像時,如果是圓形的,用戶更傾向於選擇臉部的照片作為頭像;如果是方形的,用戶相對更隨意,壹般是拍全身或者半身照片。不信妳可以打開自己的微信,看看朋友的頭像。
3.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相框大多是方形的,圓形的相框比較少,因為照片大多是方形的。所以用壹個圓形的輪廓來表示頭像,可以很快和照片區分開來,變得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