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李書福買了尹明善?可惜力帆不值得。

李書福買了尹明善?可惜力帆不值得。

文字?|?李壹帆

力帆已經壹年沒有看到5元以上的股價了。

6月19日,力帆股份尾盤漲停,收於5.5元。這是力帆壹年來最高的股價。

刺激的理由是“沒有根據的”。同壹天,有媒體報道稱,吉利正計劃向力帆註資,並收購其成為其第壹大股東。

踩著落點,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公開否認傳聞,直言“沒有這回事”;收盤後,力帆還對媒體表示,目前沒有與任何第三方就收購或註資進行談判,也沒有達成任何意向。

即使看起來是壹場鬧劇,但是站在力帆的立場上,我猜他們希望這次收購能夠成立。

力帆早就賣掉資產了。

2018,10,力帆將15萬輛乘用車生產基地轉讓給重慶兩江新區土地儲備改造中心,獲得3315億元資金;同年2月,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以6.5億元出售給車和家。

然而,由於力帆持續遭遇融資項目逾期、股票凍結、公司信用評級下調等問題,這兩筆錢都無法解決力帆面臨的資金問題,數十億的欠款依然壓在力帆身上。

對於重慶來說,力帆早已不僅僅是壹家民營企業,而是關系到當地經濟和就業的納稅大戶。於是,去年6月5438+10月,重慶市政府直接召集當地金融辦和相關銀行機構債權人,幫助力帆股份成立債務委員會,要求銀行“不放貸、不壓貸、不停貸”。

他們甚至比力帆本人更渴望為了穩定而出賣自己。

但是夢想不會實現。理性來說,與吉利完全分離、站在中國汽車品牌馬太效應兩端的力帆,無論從產品、技術、資金還是影響力上,都不具備吸引吉利收購的誘惑力。

今天和過去不壹樣了。我想,二十多年前江湖上最有權勢的人尹明善,也不會有渴望被收購的壹天。而且那個人就是和自己壹起做摩托車生意,享受市場紅利後壹起進入汽車市場的李書福。

他們曾經壹起抓住了時代的機遇,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境地。

尹明善和李書福在90年代壹起騎著兩輪摩托車追逐他們的汽車夢。

他們是那個時代勢均力敵的商業人物。

1992年的尹明善是重慶最大的民營書商。純粹是因為修車的時候,尹明善和摩托車廠的負責人聊天,發現這個廠每個月需要上百臺摩托車發動機,要麽是從日本進口的,價格極其昂貴,要麽是從河南采購的,價格便宜但質量很差。於是,敏銳的尹明善瞬間發現了商機。

恰好重慶在90年代初就已經成為全國摩托車生產基地。這裏不僅有嘉陵、建設這樣的知名摩托車企業,還有許多生產和銷售摩托車零部件的小企業。重慶“摩托幫”是壹個全國都能叫起來的名字。

於是那壹年,54歲的尹明善壹頭紮進了摩托車這個中國炙手可熱的領域。

他在重慶郊區租了壹間40平米的房子作為廠房,成立了重慶宏達車輛零部件研究所,註冊資金20萬元。在只有9名員工的情況下,他開始制造摩托車零部件,並放言“我壹定要造出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沒有的發動機。”後來,他們從生產零件轉到生產摩托車。

同樣是在1992,李書福收購了壹家即將倒閉的國有摩托車生產企業,成立了浙江吉利摩托車廠。

只是與尹明善不同的是,李書福踏足摩托車市場,為汽車而去。

1994年,李書福生產的第壹臺國產滑板車正式下線。因其價格低廉,在江浙壹帶火了起來。短短四年,吉利摩托車產量達到35萬輛,產值直奔20億-30億元。

當年吉利90摩托車被國內貿易部評為“優質名牌產品”,被中國消費者基金會評為“信得過產品”。當時吉利制定的九五計劃是實現摩托車年產量1萬輛,產值1億元。

壹方面是摩托車的小成績,壹方面是逐漸提上日程的汽車改造。

由於摩托車原本是李書福生產汽車的踏板,在1994之後,壹些大城市開始了“禁摩”政策,於是李書福當機立斷,立即轉型。

很快,李書福開始在摩托車廠內部發掘人才。根據員工檔案,他發現有三個人在汽車廠工作過,於是趕緊開了個短會,壹起去造車。

1996,李書福買了幾輛奔馳,1997,買了幾輛紅旗,然後研究這些車的設計,材料,底盤,前後橋,沖壓件,發動機,變速箱。靠著純模仿,1998年,吉利下線了第壹輛車——吉利驕傲。

雖然為下線儀式發出了700多份邀請函,但來的人寥寥無幾;雖然第壹批豪情車後來因為質量實在不達標,被李書福直接用壓路機毀了,但吉利的豪情壯誌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尹明善是搬前規劃的代表。

從1993到2003年,是中國摩托車行業,尤其是民營摩托車行業發展最快的十年。自2003年以來,中國的摩托車產量壹直位居世界第壹。

也是在2003年,力帆成為中國最大的摩托車制造商。

當時,尹明善有信心和勇氣進入汽車行業。他情不自禁地從摩托車大步走向汽車行業,立誌要做中國品牌汽車,就像他多年前說的那樣:“如果說以前我是被生活的大潮帶著前進,那麽現在我應該做我真正的事業,手持長矛,挑戰命運的風車。”

2003年,尹明善收購了重慶專用汽車廠80%的股份,隨後又增持至95%,商標完全變更為力帆品牌,並開始在北碚建設汽車生產基地。

然而故事的走向就是這麽戲劇化。

李書福,還沒等在摩托車邊站穩腳跟,就壹頭紮進了車裏;直到成就了摩托車手的大業,尹明善才慢慢地、慢慢地、分批地向汽車行業進軍。

但結局不是穩就是快。

可能和年齡有關。尹明善老了,對市場趨勢不再敏感;可能和位置有關,沿海浙江西臨重慶,東邊日出西邊下雨;也可能跟鬥誌、策略、接班人有關...

總之各種因素疊加。20年後,李書福的吉利早已穩坐中國品牌第壹的位置,帝豪、約伯成為榜單上的經典車型;力帆壹直沒有壹個驚艷的產品誕生,車型命名和產品造型壹直沿用老套路,銷量和地位越來越邊緣化。

2019年,力帆銷售傳統乘用車22,536輛,同比下降75.52%;新能源汽車銷量30,965,438+0,同比下降69.49%。今年6-5月,力帆銷售傳統乘用車887輛,同比下降95.49%。新能源汽車銷售460輛,同比下降54.50%。

可以說,談得透徹總比什麽都沒有好。

4月27日,在力帆汽車2020年臨時股東大會上,尹明善提議其25歲的孫女尹擔任力帆汽車第四屆監事會股東監事,尹將成為力帆汽車新任董事長。為了讓尹順利接班,尹明善不僅讓她休學壹年,提前回來熟悉業務,還承擔了力帆集團9.88億元的債務,減輕她的壓力。

尹明善的希望是,尹能以她的經濟背景幫助力帆走出困境。

但是哪裏有出去的空間?

且不說尹的能力,單從產品來看,直到現在,力帆的全系車型依然沒有壹款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無米之炊難。

對於力帆來說,如果能被吉利收購,顯然是壹個比較好的結局。

可惜收購這種事情,怎麽至少要大魚吃小魚,而現在的厲凡,可能連蝦米都算不上。

除了銷量下滑,力帆還面臨著持續虧損、高負債、債務逾期、資產凍結、訴訟、控股股東流動資金短缺等各種經營風險,至今仍未解決。

財務信息顯示,2019年,力帆實現營收74億元,同比下降32.35%,降幅較去年進壹步擴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8億元,而這個數字在2018仍然是+2.53億元。2020年壹季度,力帆實現營收5.6億元,同比下滑74.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4.38+0.97億元。

6月18日,根據力帆發布的公告,我們可以看到訴訟多達392起,涉及金額29.06億元。而且在已經判決的221案件中,力帆都是被告,需要賠償他人共計1836萬元。

次日,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公布了對力帆股份經營狀況及相關行業的綜合分析評估結果,將其信用等級定為C級,也就是說,該企業無信用,債務無法償還。

有人說,吉利會想收購力帆的摩托車業務嗎?畢竟,力帆正試圖將業務發展的重點重新放在摩托車上。他們在2019半年報中提到:“我們將聚焦公司優勢產業,加大對摩托車產業研發的投入...鞏固和提高摩托車產品的競爭力。”

但現實是,築巢之下,安的蛋呢?

力帆摩托車銷量從2065,438+08年的65,438+004,700輛下降到2065,438+09年的998,654,38+00輛,到2065,438+09年的958,700輛,全國摩托車企業銷量排名從第三位下降到第五位。即使單在重慶,力帆摩托也排在隆鑫和宗申之後。

在尹明善最引以為傲的出口領域,力帆摩托的出口量也從2065,438+09年的465,438+0.38萬輛跌至2065,438+09年的32萬輛,出口量排名從第四跌至第七。但中國摩托車累計出口量卻壹路攀升,2065,438+09年達到23,065,438+00,000輛,累計增長5.3%。

即使只對比力帆內部,乘用車也是風雨飄搖,但和摩托車相比,依然是財報中的主力板塊。力帆摩托難自保,真的很難翻身。

未來的力帆是否還有機會被資本看好,還很難說。力帆,老了。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

  • 上一篇:淘寶商城店,旗艦店還是加盟店?
  • 下一篇:魯谷麥田註冊商標了嗎?還有哪些類別可以註冊?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