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馬鎮概況 [概況]靈馬鎮位於武鳴縣西部,與平果、馬山、隆安縣毗鄰。20323省道、靈馬至馬山周鹿兩條公路穿境而過。鎮政府所在地靈馬圩,是武鳴縣與平果縣四塘鎮、隆安縣敏陽鄉、馬山縣片聯鄉、周鹿鎮商貿中心集鎮,素有武鳴“西大門”之稱,距縣城50公裏。2002年5月撤村改社區後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135個自然屯,2002年有9451戶4322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0‰,其中政府所在地人口6031人。以壯族、漢族為主要民族,壯漢雜居。 全鎮面積195平方公裏,東、南、北部以丘陵山地為主,西部為喀斯特地貌石山。耕地面積29.24萬畝,其中水田1.81萬畝,旱地1.21萬畝,林地面積7.62萬畝,其他18.6萬畝。全鎮***有花景、下生、王眉、淥洋、清水、下吊等13座水庫灌溉網絡。 農貿市場有靈馬圩,三天壹圩,每圩日早上8點鐘成圩,下午5點鐘散圩,平常圩日人流量6000壹8000人次,最高峰可達2.5萬人次。全鎮擁用汽車145部,農用車、拖拉機607部,摩托車2050輛。2002年電話裝機1021戶,個人擁有移動電話2500多部。 [農村經濟]該鎮主要以農業為主,除了傳統農業外,形成地方特色的農業產品有:大肉姜、蕎頭、草席、旱藕,其中肉姜幹姜片曾遠銷到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草席銷往福建、廣東等地。2002年糧食播種面積53205畝,總產量15390.9噸,2002年推廣水田免耕技術和優質谷種植,水稻總產量8803噸。甘蔗種植5590畝,產量27828噸;水果種植1386.9畝,產量5356噸;果蔗種植525畝,產量2887噸;席草種植1850畝,產值684萬元;大肉姜種植3500畝,產值700萬元;蕎頭總產量3540噸,產值70.8萬元;旱藕種植100畝,產值150萬元;全鎮速生尾葉案35000畝;年生豬出欄47000頭;家禽出欄147526羽;水產品總量870噸;2002年農業總產值138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324元。 [木薯生產]2001年全鎮木薯種植面積6400畝,產量20480噸;2002年,靈馬高源澱粉廠完成技改,生產能力進壹步提高。鎮黨委、政府啟動發展壯大木薯生產工程,采取“企業+基地+農戶”生產模式,優化調整結構,推廣良種良法,木薯種植9000畝,產量3150噸;按鎮黨委、政府提出的構想,預計2005年木薯種植15000畝,產量52500噸。 [鄉鎮企業]2001年鄉鎮企業574家,其中集體企業16家,私營企業、個體戶558家,就業人數1959人,固定資產總額1232萬元,企業總產值16510萬元,營業收入19437萬元,上交稅金360萬元,利潤總額1775萬元。2002年鄉鎮企業648家,其中集體企業16家,私營企業、個體戶632家,就業人數2144人,固定資產總額2309萬元,企業產值16510萬元,營業收入21700萬元,上交稅金383萬元,利潤總額1880萬元。 [高源澱粉廠]1994年投資建廠。1998年其註冊商標“靈生”牌澱粉,打開國際市場,產品出口到荷蘭、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2001年榮獲“南寧市十佳農產品加工大戶”稱號,該廠廠長被評為“南寧市先進廠長(經理)”。2002年投資180萬元進行技改,增加壹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到1萬噸以上,年底固定資產為1128萬元,總產值為1050萬元。2002年被評為“南寧市龍頭企業” 和“南寧市安全生產單位” [圩鎮建設]2002年鎮黨委、政府將街道建設提上日程,並作為年度最大“民心工程”,7月投資50萬元重整和硬化兩條主街道,***6400平方米,拓寬和硬化排汙溝2.5公裏,12月底竣工,市場環境大大改善,城鎮化建設上壹個新的臺階。2002年10月投資30萬元興建鎮文化站,城鎮配套設施進壹步完善,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靈馬鯰魚]自南寧――平果二級路修成通車,經過20323省道的車輛驟然減少,飯店生意壹度蕭條,營業額減少300多萬元。2001年在百色地區、南寧、廣東等地經營靈馬鯰魚品牌店有60多家。由於鯰魚原料純地方產、獨特煮法及特有地方風味,客人慕名而來,在靈馬經營的鯰魚店凸現優勢。2002年到靈馬品嘗鯰魚客人逐漸增多,營業額從2001年80多萬元增加到130萬元。 [教育]德育和教學工作。2001年,繼續深入開展德育工作和積極推行素質教育,創建縣級“文明單位”3個。2002年開展《崇尚科學,傳播文明》專題演講比賽,學生參加率達82%,激發廣大學生學科學知識熱情,更深刻揭批壹切反科學、反人類的迷信活動。2002年有3所學校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靈馬壹中獲得武鳴縣“中小學道德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在全國初中數學競賽中,榮獲壹、二、三等獎各有1名,1名教師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靈馬壹中、二中各配備16臺電腦,開設電腦信息課。 教育基礎設施。2001年引進外資50萬元,建成中山完美方和小學。2002年投資160萬元,建成新龍、王橋小學教學樓、靈馬壹中學生公寓樓。至2002年底靈馬壹中、二中實現學生宿舍樓房化,小學教室50%實現樓房化。 [衛生]2002年鎮衛生院投資17.8萬元購置多普勒胎心監護儀、心電圖機、200MAX光機、生化分析儀、電動洗胃機等醫療器械,衛生、醫療基礎設施進壹步完善,達到普通醫院壹流水平。加強婦幼保健工作,住院分娩比2001年增長112%。2002年該院被縣評為“護理部先進集體”。2000年初啟動村級醫療規範化建設,規範鄉村醫生的準入,對村級醫療機構進行“三室”(診室、治療室、藥房)建設,鄉村醫療條件明顯改善。
上一篇:“羊城”、“穗城”、“白話”各自的來歷下一篇:漯河市註冊商標需要什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