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無水硫酸銅
分子式:CuSO4
分子量:159.60
自然:
無水硫酸銅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溶液呈酸性,粉塵非常刺鼻。溶於水和稀乙醇,但不溶於無水乙醇。在潮濕空氣中易潮解,吸濕性強。黑色氧化銅是在高溫下形成的。
使用:
無水硫酸銅(膽結石加熱脫水後的白色粉末,化學式CuSO4.5H2O,遇水變藍)通常用於實驗證明水的存在。無水硫酸銅是化學工業中制備其他銅鹽的重要原料。主要用於船底防汙漆的原料、幹燥劑和催化劑。
儲存和運輸註意事項無水硫酸銅儲存在幹燥的倉庫中。貯運時應防雨防潮,不得與食物、種子、飼料混放。搬運時,應小心輕放,防止包裝受損。工人應該戴口罩,防止吸入。
無水硫酸銅也用於配制波爾多液(壹種農藥,主要靠銅離子的毒性殺死害蟲)。CuSO4+Ca(OH)2(少量)=Cu(OH)2(沈澱)+CaSO4中生成的Cu(OH)2主要用於沈澱,形成懸浮液,使農藥容易吸附在葉片上,達到藥效持久的目的。
硫酸銅溶液經濃縮結晶可得到五水硫酸銅的藍色晶體,相對密度為2.284。五水硫酸銅在常溫常壓下非常穩定,不潮解,在幹燥空氣中逐漸風化。加熱到45℃時,失去兩分子結晶水,110℃時失去四分子結晶水,15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形成無水石膏。無水物質也容易吸水,變成五水硫酸銅。這壹特性常用於測試某些液態有機物是否含有微量水分。五水硫酸銅加熱到650℃可分解成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硫和氧氣。
膽礬是壹種天然水合硫酸銅,是壹種廣泛分布的硫酸鹽礦物。它是硫化銅被氧氣分解形成的次生礦物。膽礬產於銅礦床的氧化帶,常出現在礦井巷道內壁和礦柱上,是由礦井中的水結晶而成。硫酸的晶體呈板狀或短柱狀,聚集在壹起時呈顆粒狀、塊狀、纖維狀、鐘乳石狀、貝殼狀等。它們有美麗的藍色,但如果暴露在幹燥的空氣中,它們會因失去水分而變成不透明的淺綠色和白色粉末。同時,膽礬易溶於水。膽礬是顏料、電池、殺蟲劑和木材防腐的化工原料。
飼料級砂狀五水硫酸銅的預處理,不僅具有硫酸銅的作用,而且使用過程中粉塵少,大大減少了環境汙染和對工人皮膚、呼吸道的刺激。同時可以保證預混料中銅的添加量。生產過程中流動性好、混合均勻性好;同時也不容易發生結塊。在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由於沒有添加載體,所以不存在與其他物質接觸而引起的物理化學變化。由於與預混合飼料和飼料中的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接觸面積小,減少了對上述營養物質的破壞。由於本品呈沙狀,與空氣接觸面積小,可減少銅離子的氧化,從而提高其效價。遊離酸含量低。硫酸銅晶體中每組銅離子、硫酸根離子和結晶水分子的個數為1: 10,呈藍色。在加熱的條件下,所有的結晶水都會流失,硫酸銅晶體變白。
硫酸銅是最重要的銅鹽之壹,廣泛應用於電鍍、印染、顏料、農藥等領域。波爾多液,壹種無機農藥,是硫酸銅和石灰乳的混合物。它是壹種很好的殺菌劑,可用於防治多種作物的病害。在法國波爾多的1878,大部分的葡萄樹都死於疾病,而道路兩旁的樹因為怕被行人采摘,都塗上了生石灰和硫酸銅溶液,樹幹變白,行人不敢采摘,但這些樹並沒有死。他們進壹步研究後才知道,這種混合溶液具有殺菌能力,因此命名為波爾多液。配制波爾多液時,硫酸銅與生石灰(最好是塊狀的新鮮石灰)的比例壹般為1∶1或1∶2,用水量也由不同的作物、病害和季節溫度決定。配制時最好采用“雙液法”,即先將硫酸銅和生石灰與所需的壹半量的水混合,然後同時倒入另壹個容器中,不斷攪拌,得到天藍色的膠體液體。現在要用波爾多液,因為放置太久,膠粒會逐漸變大下沈,降低藥效。硫酸銅也通常用於在銅的電解精煉中制備其他銅化合物和電解質。五水硫酸銅可通過氧化銅與硫酸或銅與濃硫酸反應,然後濃縮結晶制得。在實驗室用濃硫酸氧化金屬銅可以制備無水硫酸銅。
指示器名稱
硫酸銅含量(以CuSO4 5H2O計)% ≥ 98.5。
硫酸銅含量(以Cu2+計)% ≥ 25
Pb% ≤ 0.001
AS% ≤ 0.0005
細度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