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黑山的壹位男顧客在為妻子點生日蛋糕時,選擇了壹家“看起來很高端”的蛋糕房:金冠蛋糕。
這家店有兩個極其奇怪的地方:
第壹,在很多店鋪,壹個八寸的蛋糕要100元左右,壹個金冠蛋糕的價格是288元,顯然不是壹般的貴,但是店家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了很多吸引人的字眼,比如“高品質進口奶油”“新鮮制作”,讓人心動。
第二,外賣平臺壹般會推薦距離方圓數百米、數公裏的本地商家,但金冠蛋糕卻遠在四川成都,這顯然違背常識。
但“體貼”的金冠餅,短短幾句話就打消了顧客的所有疑慮:“這裏是總公司所在地,我們在黑山縣有分店”。
結果客戶滿懷期待的下了訂單,可是蛋糕送到的時候,壹家人都傻眼了。原來,送來的蛋糕是離家不遠的壹家“很小很便宜”的店做的,店名不是“金冠蛋糕”,而是“光明蛋糕”。
命令說得很清楚。金冠的蛋糕用的是動物奶油,顧客實際收到的蛋糕卻換成了植物奶油,味道很差,最後被“扔掉”。只用288元換來了壹節課。
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個故事似乎到此結束。其實這只是《大胖騙子》中壹系列的冰山壹角。
論文深入調查後發現,位於四川成都的“金冠蛋糕”根本不存在。其留下的實體店地址只位於壹家床上用品商店。也就是說,金冠蛋糕上傳的文件完全有被盜或偽造的嫌疑。幕後黑手在外賣平臺上跨市接單,然後通過QQ群等聯系方式轉給客戶附近的小店,賺取高額差價。
除了“金冠蛋糕”,外賣平臺上還有很多類似的玩家。紫財經無法確定這些“李鬼”是同壹套馬的不同馬甲,還是不同馬做的不同品牌,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它們的套路都是壹樣的。
以上述客戶為例。他點的288元的蛋糕比正常價格高了很多。在最終負責送貨的店裏,同樣款式、更大尺寸的9寸蛋糕,50元也沒賣出去。被騙了錢還是小事,食品安全讓人想的很細。這樣的蛋糕妳敢吃嗎?妳被騙了嗎?
有人可能會說“金冠蛋糕”只是個例。事實並非如此簡單。據媒體調查,美團、餓了麽有很多這樣的鬼餅店,甚至在三年前就被報道過。
那麽,為什麽這種“空中蛋糕房”至今未被取締,反而愈演愈烈?壹位業內人士分析,這種高概率是內外勾結的結果。
公開資料顯示,商家入駐美團都要經過證件查驗環節。美團外賣之前明確寫著“業務經理到店線下審核”。
《財經》註意到,美團外賣新公布的流程中刪除了“線下審核”的表述,但仍要求“入駐美團外賣平臺前需線下實體店”。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沒有可能“金冠蛋糕”可以在美團公開傳播知名度,沒有內奸?
值得註意的是,“鬼餅房”的評價並不是那麽好,“不值這個價”輕,消費者聲稱自己付了蛋糕錢卻沒有收到。這些異常反饋是否成功避開了美團後臺系統的監控?難道不是美團的大數據可以做菜,還可以逼著外賣騎士為了在規定時間內送達訂單瘋狂闖紅燈嗎?王興就不能監控這些變態商家嗎?
不僅如此,“金餅”之所以能出現在異地客戶的搜索結果中,主要是因為外賣平臺的“推廣”。通過這個工具,商家可以充值購買廣告位。按理說壹個廣告位是可以付費的,會有人工審核。這些沒有連鎖經營資質的無良商家是如何突破美團的又壹道防線的?
目前,美團正在接受反壟斷調查。4月10日,監管部門公布處罰決定,責令阿裏巴巴集團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對其處以2019年度在華銷售額4%的罰款,共計18228萬元。按照這個標準,王興的40億罰單可能已經在路上了。
妳認為對美團的處罰合適嗎?(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美團外賣# #餓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