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段時間,電視劇《安家》熱播,裏面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故事也精彩有趣。
店長徐阿姨這個角色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她不僅在各個行業都有很強的人脈,而且生活非常透明,很受觀眾歡迎。因為產權復雜,老洋房交易費時、費力、費錢、費腦。
徐阿姨是老洋房買賣的行家。她出過書,也能收徒弟。不得不說的是,每次遇到各種問題,徐阿姨總有壹個“貴人”恰好能幫上忙。
有壹單房屋買賣,交易已完成,但後續鄰裏間有矛盾。
原因是壹家壹個小女孩拉小提琴,另壹家休息,矛盾最先出現。吵吵鬧鬧的壹家人開始抽煙,安撫神經,但是樓道裏煙霧彌漫,矛盾開始升級。
妳說彈鋼琴很討厭,她卻說抽艾是雪茄。
兩位鄰居來到店裏找到徐阿姨,徐阿姨把彈琴的小姑娘介紹給開琴行的老同學練琴,既照顧了老同學的生意,又讓小姑娘在外面練琴,壹舉兩得。
而抽艾的鄰居懷孕了,徐阿姨給她介紹了壹個老中醫,在這方面很厲害,不要太幫忙。各方需求都得到了照顧,事情也圓滿解決。
徐阿姨怎麽會碰巧有壹個開琴行的老同學,又怎麽會碰巧認識壹個老中醫?壹致
02、
說到巧合,我特別想說的是老洋房到豪宅的生意。買方飼料大王林茂根找到了金這樣的房,想買房。徐阿姨通過簡單描述想象中的房子,畫了個大概。
但是僅僅依靠這些,想要在上海找到合適的房子簡直就是大海撈針。後來,徐阿姨帶著方找到當了40年郵遞員的老張,買了鮮肉月餅,認真地和老張下棋。
最後老張回應了要求,在地圖上畫出了這個房子可能的大概位置。房如錦馬上跑出去找房子,最後找到了壹個符合買家條件的房子,就是要豪宅。
看房的是房主老管家的後代耿大爺。房主早年移民歐洲來到玉榮,臨走前把房子旁邊的兩個房間給了老管家。現在已經經歷了三代,70多年過去了,主人已經死了,要找到他的後代非常困難。
我姑姑聯系了壹個朋友,向壹個歐洲私家偵探求助。後來失主的後人找到了,卻不認耿大爺手裏的禮書,於是徐阿姨壹行開始幫耿大爺找證據證明禮書的真實性。
徐阿姨想到從贈書擔保人倪海棠入手,找到了青年法學教授、知名律師秦濤。巧了,倪海棠是秦律師的親老師,但接觸不多。
秦律師給出的第壹個建議是找當年的舊報,沒有成功。徐阿姨第二次來見秦律師。電視上有壹個教育局長的新聞采訪,教育局長是倪海棠姐姐的孫子。徐阿姨正好之前幫過主人。
通過主持人的介紹和幫助,徐阿姨找到了禮品冊的原擔保人,證據充分。但在找證據期間,買賣雙方已經私下完成交易,耿大爺的房子和錢都是空的,徐阿姨和方拿不到提成。
為了給豪宅準備生日派對,買家林茂根開始大肆裝修,破壞古樹,嚴重損壞仿古級老房子。然後電視上報道微信官方賬號發文,園林局對其罰款,房管局要求停止工程...
最後林茂根補償耿大爺壹套房,補了提成。而主持人也因為報道了這條新聞,在工作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徐阿姨是怎麽碰巧認識老郵差的,她又是怎麽碰巧認識壹個可以找歐洲偵探的朋友的,她又是怎麽碰巧做律師的,她又是怎麽碰巧幫助采訪教育局長和倪海棠孫子的主持人的?
真的有這麽多巧合嗎?
03、
其實所謂的巧合,所謂的人氣,都是好事。
畢竟,上帝會幫助那些幫助別人的人。
徐阿姨在顏叔夫婦無處可去的時候幫他們,幫他們找新店,搬新住處,沒有中介費。壹直打理瓜哥的酒館生意,免費當廚師;同意鄰居買菜時在店裏寄養小狗;幫小區保安的媳婦找工作;認真和老郵差老張下棋...
嚴大爺買房找徐阿姨,隔壁阿姨賣房找徐阿姨,小區保安給徐阿姨看小區最新房源動態,老郵遞員老張只給徐阿姨畫了房源的大概位置...
我姑姑說,“……現在還有很多客戶跟我在壹起,就像親戚壹樣……我們地區最高記錄是壹套房子買賣六次,都經過我的手,讓我親自辦理。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別的中介嗎?是因為客戶信任我們,是因為我們的服務”,“做人就像照鏡子,妳對別人怎樣,別人也會對妳怎樣”。
當原來領導派來接替徐阿姨的方問他:“妳從來沒有防備過我嗎?”徐阿姨問:“我為什麽要防妳?”然後他說了壹句諺語:“不設防是最好的防禦方式。我生命中出現的每壹個人,都值得我去關心。”
是的,我們生命中的每壹個人都值得我們去關心!
所以,無巧不成書,都是給出去的,心中的善意都是“彈回來”的,都是積累的。
就像徐阿姨自己說的,這些都是平時多做好事的福氣。
04、
在家期間,偶然看了壹部暖心的好電影《真是美好的人生》。這部電影講述了主人公喬治·貝利犧牲旅行夢想、學習機會和事業的故事。通過經營信用社,他制定了壹系列惠民政策,修建了貝利花園,幫助鎮上的居民搬進新居,過上好日子。在喬治人生的困難時期,每個人都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
最讓人感動的是,在影片的結尾,喬治的信用社損失了8000美元,這在當時是壹筆巨款,意味著破產、醜聞和監禁。因為喬治又窮又老實,沒有積蓄,無法填補空缺。他陷入絕望,不斷否定自己。他壹度認為沒有他大家都會過得更好。
於是,喬治的守護天使幫助他看到了喬治從未存在過的小鎮:沒有了喬治的幫助,他受到了小鎮上野心勃勃的企業家波特的壓迫,買不起房的人被隔離,開不起店的人流浪街頭;不小心吃錯藥沒及時提醒喬治的藥店老板進了監獄;沒有被喬治救的弟弟早就不在了;百麗花園成了波特鎮,鎮上的商人都成了外來者,小鎮失去了和諧,變得異常冰冷陌生…
喬治回到了現實。
當每個人都知道喬治面臨的困難時,他們什麽也沒說,只是說“喬治有麻煩了,算我壹個”。開始動員全鎮人,籌集了壹大筐錢。
喬治小時候,有人及時提醒他,藥店老板和負責賒賬的客人要錢。長大後的喬治幫助酒吧老板砸了點唱機,拿到了錢;壹直由喬治照顧的小資,帶著喬治支持她的旅費離開小鎮;遠處的朋友拿出了2萬美元;已經成為戰鬥英雄的弟弟趕回來支援;有的人把離婚攢的錢拿出來…
仍然有源源不斷的人在為喬治籌款…
他們中的壹些人說,沒有喬治,他現在沒有地方住…
喬治的天使在書中寫道:“有朋友的人永遠不會是失敗者!”"
我們幫助過的人也會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們的生活也充滿了人情味。
05、
記得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全國各地口罩都比較稀缺,大家網聊的問候語已經變成了:“買口罩了嗎?”。
當時網店缺貨,藥店只是時不時少量到貨。有時候他們是半夜到的,晚上大家會搶著相隔壹米排隊等。
就在我終於買了口罩要送奶奶的時候,奶奶給我打電話說別擔心,她剛拿到壹包口罩。
我還在納悶,藥店都賣完了。這位老人是從哪裏得到這些面具的?壹問才知道,這些口罩是奶奶的鄰居從藥店帶回來的。
在口罩極度缺貨的情況下,大家都視其為救命之寶。買它們不容易。鄰居也可以幫奶奶把口罩“搶”回來。感動+謝謝!
面具是有價值的,但情感的代價更高。
平日裏,奶奶和鄰居的關系很融洽,大家互相照顧。有什麽好吃的,精彩的分享,大家需要幫助就去。
如果鄰居太忙沒時間照顧孩子,奶奶會回家吃頓便飯,陪他們玩,有時還會幫忙接孩子放學;
奶奶可以分享兒孫們出門在外時帶回家的各種特產,甚至送給隔壁街的“遠方”鄰居,只給自己和爺爺留下壹點味道;
說到衛生清潔,奶奶會拿著掃把和他們壹起掃地……雖然是日常瑣事,但足以溫暖每個人的心。這個不難解釋,疫情爆發,口罩難求的時候,奶奶也可以有口罩用。
帶給別人的每壹點點溫暖,都會日積月累,成為壹種正能量,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回報給我們那麽多的好運和感動。
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多壹些理解和包容,其實就是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