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哪些行為構成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

哪些行為構成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

所謂?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又稱商標侵權行為,是指壹切損害他人註冊商標權益的行為。構成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需要四個要件:壹是客觀性,即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註冊商標權益的事實;二是違法性,即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法律規定,合法行為不構成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三是過錯性,即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主觀上具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四是關聯性,即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損害事實是由違法行為造成的。壹個行為,同時具備以上四個要件,即構成商標侵權行為。

根據新《商標法》第五十七條、《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法釋〔2002〕32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印制管理辦法》第十三條,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包括以下情形:

(壹)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壹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假冒註冊商標?行為,是擅自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標(?兩同?使用),不考慮混淆因素,是新《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壹項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審判服務大局若幹問題的意見》(法發〔2009〕23號)早就提出:未經商標註冊人許可,在同壹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轉讓相同的商標的,除構成正當合理使用的情形外,認定侵權行為時不需要考慮混淆因素。

(二)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壹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此類情形,以易導致混淆為侵權要件,是新《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

(三)在同壹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誌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對此類情形,《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六條明確規定其《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的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

(四)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這是新《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通常發生在流通環節,是壹種較為常見的商標侵權行為,認定侵權行為時無需考慮銷售者主觀上是否故意或明知(但在處罰上需考慮主觀因素)。在現實生活中,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有的是生產者自行銷售,有的要通過他人進行銷售。

(五)偽造、擅自制造他人註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的。這是新《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四項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這裏的?偽造?,是指沒有經過他人同意或者許可,依照他人註冊商標的圖樣及物質實體,制作出與他人註冊商標標識相同的商標標識。?擅自制造?,主要是指未經他人同意或許可,在商標印制合同約定的印數之外,又私自加印商標標識的行為。這裏的?偽造?與?擅自制造?,其***同點是都是未經商標註冊人許可的行為,其區別在於前者商標標識本身是假的,而後者商標標識本身是真的。?偽造?與?擅自制造?的客體是他人的註冊商標標識,?偽造、擅自制造的註冊商標標識?,與他人的註冊商標標識物質實體應當是相同的,而不僅僅是商標圖文相同。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的行為,是指采用零售、批發、內部銷售等方式,出售偽造或者擅自制造的他人註冊商標標識。

(六)未經商標註冊人同意,更換其註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這是新《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五項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在國外被稱為?反向假冒?,其立法目的不僅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獲得商品來源真實信息的權利,更是為了保障商標註冊人通過自己的商品建立和傳播自己商譽的權利。

(七)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印制、隱匿、經營場所、網絡商品交易平臺等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這是新《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六項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則對?提供便利條件?情形予以前述列舉。

(八)商標印制單位違反《商標印制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承接商標印制業務,且印制的商標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印制管理辦法》第十三條,將此類情形明確其構成?故意為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之商標侵權行為。

(九)將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號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法釋〔2002〕32號)第壹條第壹項,將此類情形明確為?給他人的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侵權行為。將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雖未突出使用,仍誤導公眾的,不認定為商標侵權,而認定為構成不正當競爭,應當依照新《商標法》第五十八條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條款處理。

(十)復制、摹仿、翻譯他人註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註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法釋〔2002〕32號)第壹條第二項,將此類情形明確為?給他人的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侵權行為。

(十壹)將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註冊為域名,並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法釋〔2002〕32號)第壹條第三項,將此類情形明確為?給他人的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侵權行為。

(十二)給他人的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這是新《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七項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屬兜底條款。的他人註冊商標標識。

商標註冊

  • 上一篇:面試不宜嘗試新發型新衣服新鞋子
  • 下一篇:寧夏著名的酒類品牌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