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破界突圍之路:淺談業務流的理解(二)

破界突圍之路:淺談業務流的理解(二)

繼上篇,我們繼續討論業務流,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有篇比較著名的文章《談業務、流程、IT、質量、運營的關系》;

? 為了實現流程化組織建設這個目標,公司全員需要對業務、流程、IT、質量、運營的關系,有統壹的認知,才能確保有統壹的行動。

? 盡管名詞定義非常重要,但我們先不要糾結名詞定義本身,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名詞背後代表的原理、場景和價值。

? 什麽是業務流呢?

? 徐直軍先生認為,企業為實現價值創造,從輸入客戶要求開始,到交付產品和服務給客戶,獲得客戶滿意並實現企業自身價值的E2E(端到端)業務過程就是業務流。

? 業務流是客觀存在的,所有和客戶相關的業務流,天然是從客戶到客戶的。

? 識別業務流非常關鍵,是壹切工作的原點和基礎;流程描述的是業務流,IT承載和使能的是業務流,數據是業務流中流動的信息,質量要求依附於業務流,質量管理基於業務流,運營也是基於業務流開展的。

? 那麽,什麽是流程(或稱業務流程),流程是對業務流的壹種表現形式,是對優秀作業實踐的總結和固化,目的是為了不同的團隊執行流程時獲得成功的可復制性,越符合業務流的流程就超順暢。

? 如果流程恰好符合業務流,就不應該再去簡化流程,業務流客觀存在5個環節,壹定要縮減到3個環節,或增加7個環節,那它就壹定回到5個環節。

? 所以,流程要真實地表現客觀存在的業務流,它跟客觀存在的業務流越接近,流程就越暢通,越精簡,越真實。

? 如果流程與客觀業務流背道而馳,不搞流程反而好,要搞全是多余的;另外,流程不要與部門捆死,不是要弄成部門的流程,流程中只要定義角色(崗位ID),部門(組織)來承載流程中的角色。

? 以上觀點,在梳理尋源→淘汰的流程中,特別感觸,深以為然,是流程變革中非常著名的論斷,需反復理解、並予以應用。

? 後續的文章,將以尋源→淘汰進行深入討論。

? 我們有條流程改善的路徑:暴露問題→鎖定業務流→設定目標→問題深挖→業務流要素(報表、分權等)梳理→梳理項目推進→IT承載及固化,簡述如下:

? 問題是行動的重要起點,什麽是問題,我們以前也有描述過,預期與現狀的差距便是問題,所以,目標未達是問題,業務效率低也是問題等;

? 問題要解決,離不開業務流的識別和鎖定;最後梳理項目推動流程建設,通過IT承載並固化。

? 在這條改善的路徑中,有個特別重要的環節就是識別和鎖定需要改善的業務流;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有意無意被經驗化了。

? 要想識別業務流,完全依賴經驗是有壹定問題的,還要壹定科學的方法,其實背後就是流程規劃的路徑。

? 簡單地說,通過流程規劃路徑識別出業務流清單;通過流程改善的路徑,圍繞問題,設定目標,落地流程變革;這兩條路徑之間的中轉站(樞紐站)就是業務流清單(待續)

  • 上一篇:男人和女人有什麽不壹樣麽?
  • 下一篇:請幫我寫壹篇關於他發明了什麽的綜述,400到450字。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