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豆幹產於燎原鎮廣南村。是元末明初陳友諒(人稱母虱仙)軍事家何傳授的。號稱“壹夜百萬官”,今天很多村民都做成了。選用優質大豆為主要原料,經過研磨、去渣、熬煮、結晶、分塊、壓塊、蒸煮等壹系列工藝制成。
“獅子頭”很甜
尤甘學名余幹,產於揭陽各地,普寧是主產區。獅子頭油甘是最好的品種之壹。它的果實又大又扁,看起來像壹個獅子頭。它的皮鮮亮微透,肉厚而薄,脆而甜。山柑可以鮮食、腌制或制成果脯。新鮮吃的時候是先酸後甜,吃了之後是甜甜的,回味無窮。
普寧竹藤
普寧竹藤是指著名的洪陽竹藤,盛產於普寧洪陽壹帶,歷史悠久。後來,它被擴展到南溪和廣泰地區。普寧竹蔗皮薄,色澤淡綠,肉質脆嫩,汁多渣少,味甜爽口,汁飲俱佳,嚼起來特別有意味。常吃能清熱潤燥,降氣生津,是果蔗之寶。
紅陽香蕉橙
香蕉橙是我國推廣的10優良柑橘品種之壹。洪陽鎮是香蕉柑橘的主產區,柑橘種植成員國歷史悠久。據《潮州誌》記載,“袁寶璟柑橘苗以成活率高而聞名潮州”。洪陽出產的香蕉橙,味甜多汁,核少粒大,被譽為“潮果皇後”,馳名中外。如今,紅陽鎮擁有香蕉生產基地2.2萬畝,年產量21萬噸。南溪香蕉柑橘以產量高、果大、色艷紅、肉嫩、核少、味甜、保存期長而聞名。1953年,蘇聯專家來此參觀訂貨。年產量達到2萬噸,不僅銷往國內各省市,還出口到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年出口6000噸。
普寧豆沙
紅陽鎮有150多年的歷史。以大豆、面粉、鹽為原料,經發酵、曬幹、蒸汽滅菌而成。產品呈金黃色,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和還原糖,香甜可口,是壹種很好的調味品。紅陽醬油廠年產量為150噸,其中“培豐寶塔牌”醬油1987榮獲廣東省工業協會和食品協會聯合舉辦的醬香行業產品質量評比優秀獎。產品銷往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
大昌龍南湯
為陳創建的店在大昌隆,現在的號碼是分散到5戶。制作時,花生仁經過精挑細選,先油炸,然後在丁於的平板上與白豬肉壹起煮熟,再與麥芽糖、白糖和豬油壹起煮,澆在花生仁和肉丁上。產品軟而不粘,香甜嫩脆,油而不膩,是潮汕糕點名品之壹。
石橋頭竇峰(花生餅)
與大廠龍南糖相比,石橋頭竇峰,這兩個在潮汕都很有名的地方,名氣要小壹些,但只有妳親自去石橋頭買壹箱正宗的竇峰,品嘗壹下,妳才會知道它的獨特魅力,雖然它沒有大廠龍南糖甜。但是用石橋頭特產花生,當地優質有名的蔗糖(即普寧糖廠)和祖傳秘方制作的豆鳳凰,絕對是極品。口感飽和綿軟,口感香甜混合,搭配本地花生漿讓人難以抗拒。
蠡湖郭亮
蠡湖鎮的果脯生產歷史悠久。近年來,該鎮依托本地資源和基礎優勢,致力於發展果脯加工業。目前,全鎮共有蜜餞企業100多家。1991和平區成立了“果脯城”,壹個產值過億的專業果脯村,輻射全鎮。每年果季,廠家派出近千名供銷和專業人員,遍布大江南北十多個省區。他們在當地采購加工半成品,再運回當地深加工制成產品。主要產品有梅制品、橄欖制品、梅子制品等20多個系列產品,花色品種近100個。年加工能力超過6萬噸,產值超過2億元,其中出口產值近1億元。產品暢銷日本、東南亞、港澳等地。為適應市場競爭,該鎮涼果產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強化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推進標準化、規範化生產。目前,該鎮涼果產業擁有註冊商標49個,國家外觀設計專利88項,行業標簽認證。從65438年到0996年,小鎮蜜餞系列首先行銷北京、天津、上海,走遍全國,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成為粵東蜜餞商品集散地。
鳥欖
作為壹種膳食鹽。南陽鄉大高田、大嶺下、永蘭等管理區為生活區,年產橄欖700噸。南陽鄉的黑橄欖具有果大、肉厚、油香濃郁的特點,其中“車心橄欖”、“幽蘭橄欖”、“早幹橄欖”是難得的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