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2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48號公布
1998年12月 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86號修訂
第壹條 為加強對企業商標的管理,促使企業正確行使商標權,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和國商標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企業經核準註冊的公眾熟知商標(以下簡稱商標)
第三條 企業商標權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犯。
企業行使商標權,應當遵循自願、平等、等價有償的原則,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非法幹預。
第四條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加強對企業商標的管理,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企業應當增強商標意識,健全商標管理制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第五條 企業有下列情形之壹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應當委托商標評估機構進行商標評估:
(-)轉讓商標;
(二)以商標權投資;
(三)其他依法需要進行商標評估的。
第六條 企業許可他人使用其商標,應當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並在合同中明確使用該商標的義務和不使用該商標的責任。
對連續3年停止使用的商標,由商標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
第七條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應當報商標局備案。 對不符合有關商標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商標局不予備案並不予公告。
第八條 企業轉讓其商標,應當符合有關商標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並提交商標轉讓協議和商標評估報告,報商標局核準。
對可能產生誤認、混淆或者其他不良影響的轉讓申請,商標局不予核準,予以駁回。
第九條 企業以商標權投資,必須在有關投資文件中明確商標投資方式,商標作價數額,使用商標的商品品種、數量、時限及區域,商標收益分配,企業終止後商標的歸屬等內容。
第十條 企業以商標權投資,被投資的企業在登記註冊時,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交商標主管部門的審查文件。未提交審查文件的,不予核查登記註冊。
第十壹條 企業以商標權投資,報商標主管部門審查時,應當提交商標評估報告及有關商標投資文件。商標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準;對不符合條件的,予以駁回並說明理由。
第十二條 商標主管部門對企業以商標權投資的審查,實行分級管轄原則。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冊的。由商標局審查;在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註冊的,由省級商標主管部門審查。
第十三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商標管理不容忽視——企業商標管理調查
最近,我們對企業的商標管理情況進行了壹次調查。通過調查,發現企業在重視和使用商標過程中還存在著壹些問題和不足,並且有壹定普遍性:
壹、企業的商標意識還很淡薄,缺乏在市場競爭中商標對於企業成敗關系的認識
許多企業是在商品進入市場被消費者所認識後才申請註冊商標的,結果不是被他人搶註就是同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而被駁回。更有人認為變更註冊人名義、地址,只花錢,不見效益,得不償失,忽略商標權益所產生的影響。目前隨著體制改革的發展,企業改制後出現商標超時使用,不參加續展登記,失去商標權;合並企業放棄了壹部分商標的使用與管理,甚至有的企業在合並、兼並中,只註重對有形資產的評估,而忽視了對商標價值的評估,沒有從長遠的角度把商標納入企業的全面管理機制中。
二、對商標的宣傳滯後,知名度不高
壹件知名度較高的商標是企業的無形財富,帶商標的商品只有消費者對其產生信任之後,才能有可能提高商標的知名度,從而提高商品在市場中的地位。然而企業只註重形象的宣傳,註重對企業負責人的宣傳,結果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在廣告媒體的選擇中都紛爭於當地的報紙、電臺,缺乏大市場的營銷觀念。
三、不註重商標的使用和管理,致使假冒商標泛濫
商標是用來區別商品來源、鑒別商品質量的,充分使用好商標,能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現在有的企業在使用商標時,沒有把商標、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的輕重點把握好。商標是壹種產品的標誌和企業的形象,個別企業還存在隨意改變註冊商標的圖形、文字及其組合的行為,致使消費者難以辨認真假商標,壹度使偽劣商品沖擊市場,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商標管理是壹個企業的綜合性工作,它包括商標的設計、註冊、印制、使用、保管、倉儲、銷毀等幾大項。在調查中發現,有些企業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或專門的管理人員,造成商標管理的脫節。
要改變當前企業商標工作滯後、保護不利的局面,應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壹、改變觀念,強化商標戰略意識,保護商標權
商標權、著作權和專利權已成為現代知識產權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商標權又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要走名牌之路。對特點鮮明、個性強烈的商標要及時註冊,同時還應實行防禦商標、聯合商標和立體商標的戰略,盡可能地擴大商標權的保護範圍。
二、加強對商標的宣傳,積極創立馳名商標
馳名商標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其價值甚至超過有形資產。廣告宣傳是創立馳名商標的壹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企業商標廣告宣傳要根據自己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選擇適合自身的媒體,突出商標特點和商品性能,註重廣告用語的精煉與規範。企業不僅要註重商標在中國馳名,還要註重追求創造民辦馳名商標。
三、提高產品質量,加強企業內部商標管理
成功的商標帶有可靠的質量、優良的服務、先進的技術等信息。這些經過市場長期考驗的信息簡化了購銷雙方的交易行為,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購物時無須了解上述各種信息,而只認準該商品或服務的商標即可。這就是建立在質量信任基礎之上的“認牌購物”。所以,提高商標信譽是維護和建立企業形象的關鍵,而這壹關鍵的核心內容首先是保證和提高商品的質量。因此,企業必須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堅持質量標準,嚴格質量監督,只有保持並不斷提高質量,才能創立和保護商標的永久信譽;其次是不斷圍繞知名度較高的商標,研制開發新產品,不受具體商品的銷售生命周期的限制,在市場上長期保持不衰退,從而為企業的商標信譽增添新的活力。而具有活力的商標信譽反過來又促進企業的商品銷售,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加強企業內部商標管理,制定商標管理制度。企業要重視和發展商標戰略的作用,是市場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所以,對企業來說,創立商標與使用商標是壹項關系企業前途的重要工作。企業要建立商標管理機構,制定和完善商標管理制度,努力做好品牌戰略目標的制定和實施、商標設計和註冊、商標的使用和管理、商標自我保護和法律保護、聘請商標法律顧問或商標代理人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商標工作落到實處,為培育和創立馳名商標打下堅實基礎。
商標價值評估是指商標評估機構根據當事人的委托,遵循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商標的現時價值進行的評定和測算。商標權是權利人所擁有的壹項重要的無形財產權,恰當評估其價值,有助於權利人權利的行使和保護。通常情況下,在商標侵權訴訟中,在商標權人許可他人使用其註冊商標、轉讓其註冊商標時以及以商標作為投資時,都要進行商標評估。中國公認的第壹例商標評估發生在1996年,被評估的商標是“青島啤酒”,評估的目的是為了輔助企業股票上市。 商標價值評估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收益法、市場法和成本法,收益法被認為是評估中最可信賴的首選方法,但仍需要其他方法予以補充。市場法可以為收益法的結論提供某些數據支持,成本法也能為商標評估結論提供最低限度的基礎數字。 從事商標評估的機構必須具備法定的條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評定具備資格的,方可開展商標評估業務。商標評估機構開展商標評估業務,不受行業和區域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