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統壹促銷,促銷不統壹建材超市吸引顧客的常用的策略就是促銷,由於商品供應的渠道不同,毛利率不同,很難作到區域商品的統壹促銷模式。
三、統壹服務
服務不統壹由於缺乏專業的售後服務人員,很多商品的售後服務要依靠當地的代理商,難以執行規範的服務行為,甚至發生在顧客家中貶低超市的現象。
四、統壹營銷,統壹難執行由於建材超市的商品和店中店、路邊店的商品品牌的同壹性,建材超市不還價,其他業態可以講價,同壹品牌兩種價格,消費者很難感到價格優勢。
五、薄利多銷,是喊口號近年來,建材超市加大了直接和生產廠家的合作力度,自營商品增多,但銷售價格並沒有降下多少,沈醉於供應商給的毛利是15%,自營是30%甚至更多。
六、賣場大,沒有大營銷自營商品增加後,給建材超市的營銷增加了底氣,可沒有幾個超市拿出震撼人心的營銷策略或大手筆,讓老百姓津津樂道。
七、透明稅制,對手不透明由於建材超市實行增值稅制度,與現行的市場機制脫軌,造成在競爭中明顯出於下風。
也讓供應商苦不堪言,進了超市商品價格就得上調,國家又沒有相應政策支持。
八、展示形象差,留客能力弱在中國建材超市照搬國外模式搞diy,而在國內的消費者喜歡精裝修,強調對家的感覺。
建材超市缺乏生活化,商品展示無魅力難以激發顧客的熱情。
很多貴重商品讓顧客站著在短時間做出選擇與中國傳統待客之道背離。
九、核心競爭力打造力度不夠在中高擋家庭裝修中,家裝公司占據主要市場,由於他們和代理商的默契可以獲得較高的利潤空間,所以家裝公司想近辦法抵制建材超市。
而超市最大的優勢是透明價格,讓老百姓消費的明白,反觀國內的建材超市還沒有壹家家裝中心成為當地裝修的領跑者,仍在模仿家裝公司的模式,在裝修費用上沒有真正優惠消費者。
十、人才匱乏,缺乏創新建材超市這兩年發展很快,人才壹直是瓶徑。
由於經營管理人員大多來自生活超市,習慣上重管理輕經營,實事求是和創造性的開展營銷活動能力差。
還有部分來自路邊店和租賃制的工作人員,大局觀不強,整體經營觀念差。
還有壹部分沒有任何經驗的需要長時間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