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註意機體平衡協調。工作中如能平衡地利用人體各部分機能,也是預防或消除疲勞的有效措施。平衡是多方面的,諸如腦力與體力的平衡;左腦(抽象思維)與右腦(形象思維)的平衡;大腦內興奮中樞平衡;立、坐、行的平衡;用眼與用耳的平衡等等。
獲取信息,既要聽匯報(聽力),也可實地視察(視力),還可外出考察、調查、演講等,有機交叉進行,使人體生理和心理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也是預防和消除心中憂愁的極好措施。
第二,培養壹項自己的愛好。腦力勞動者若能培養壹些業余愛好,能樂以忘憂、陶冶性情、豐富和充實生活,諸如琴、棋、書、畫、養鳥、養魚、花卉盆景、唱歌跳舞、旅遊和垂釣等,這些愛好能幫助妳調節和緩解緊張情緒。因為沒有知己,沒有辦法傾訴,只能把憂愁分解到自己的愛好中去。
第三,周末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如果心中比較憂愁,可以先放下手上的事情,好好休息壹下。周末娛樂是壹種積極的休息方式,對消除疲勞十分有益。既然沒有知己,也可與家人去公園或郊外逛逛,或者自己收拾行李,來壹場說走就走並且沒有計劃的旅行,大千世界能使人心曠神怡,進而使身心得以休整。
第四,告訴自己憂則傷身,樂則長壽。這是人生最難得,也是最重要壹條。因為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自我感覺健康,才有歡樂。壹個人具有“知足常樂”和“助人為樂”的人生觀,才能“自得其樂”,充滿勃勃生機。
現代醫學證實精神心理狀態對健康長壽的影響是顯著的,精神情緒對人體健康和衰老起著關鍵性作用。保持心理健康是中老年人常保青春、延年益壽的精神營養。古人曰:“憂則傷身,樂則長壽”。
第五,適當進補。進補,是祖國醫學的壹大特色。對體質虛弱的腦力勞動者尤其必要,是項有益的健康投資,但進補要得當。看看老中醫,看看自己需要補什麽,切不可盲目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