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教育隨筆1 5月26日上午,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齊聚多功能廳,聽了壹場別開生面的交通安全講座。主題是“小手拉大手,安全相伴。”
主講人是校外輔導員陳暉,她給我們講了兒童交通安全的問題。我們都聽得津津有味,興致勃勃地參與互動。他主要講了孩子需要在父母的監督下騎行;孩子不能壹個人過馬路;如果孩子被家長鎖在車裏,要學會自救;兒童不得坐在副駕駛位,使用兒童坐騎,正確系好安全帶;孩子們不能帶食物和玩具上公共汽車。他借助視頻中的場景故事,深入淺出地揭示了安全出行重於泰山的道理。
聽完這堂課,我深有感觸。溺水和交通事故占意外死亡的前兩位。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兒童人數達到壹萬以上。這是壹個令人震驚的數字,也給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鐘。“生命是人最寶貴的東西,生命屬於人只有壹次。”為了防止交通事故,我們小學生應該經常註意和小心。
我認為,過馬路時,我們應該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做到“壹停、二看、三通過”。紅燈亮了不能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小孩過馬路應該由大人牽著走,而不是過馬路。父母開車時,提醒紅燈停在綠燈處。不要因為闖紅燈快就開得太快。不要帶零食和玩具!系好安全帶,不要卡脖子。如果妳的弟弟妹妹太矮,用墊子或兒童座椅。長時間呆在車裏太熱,不要壹個人呆在靜止的空調車裏,也不要上鎖。掌握正確的求助方法,在危險來臨時,趕緊下車。
安全出行重於泰山。小手大手,安全有我。從現在開始,學生們應該牢記安全事項,並警告父母安全旅行,安全度過壹個多彩的童年。
生命安全教育隨筆2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它。所以生活中要處處小心,不要拿自己的生活開玩笑!
我記得有壹天下午,在我放學回家的路上,我正和壹些朋友聊天,突然我看到壹個小男孩和他的朋友在路的右邊玩,玩著危險的遊戲。我和我的朋友壹起去阻止他們玩危險的遊戲。但是他們不聽,把我們推開了。我們只好和朋友壹起走開,但他們還在路邊玩。沒想到我們剛轉過身,就聽到後面壹聲巨響。我回頭壹看,被眼前的慘狀驚呆了。我不知道該怎麽辦。地板上到處都是血,那個小男孩被壓成了碎片。在場的人都忍不住流下了悲傷和惋惜的淚水,同時也為這個陽光男孩感到惋惜。有人立刻叫了救護車。救護車趕到時,這個可憐的男孩不幸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這是壹個血淋淋的教訓,這是壹個慘痛的教訓,這是壹個把自己的生命當成兒戲的教訓!我們應該牢記在心!我們不能讓這種悲劇再次發生!
還記得有壹次水開了,老師讓我們排隊,不要著急,安全第壹。但是,不知道是哪個班的學生不聽老師的勸告,擠進了擁擠的人群。就在這時,壹個小女孩打開水,從他身邊經過。悲劇又發生了。壹瓶開水潑在女孩身上,小女孩疼得哭了起來。突然,她的手和身上都被燙出了水泡,真是讓人心疼!然後壹個老師來了,他趕緊抱起她往醫院跑。小女孩雖然得到了及時治療,但身上的傷痕無法抹去,給幼小的心靈增添了不可磨滅的陰影。這起事故再次給我們敲響了安全第壹的警鐘!
生命是寶貴的,它對每個人來說只有壹次。有生命才能擁有壹切。壹個人如果沒有生活,怎麽談理想?
生命安全教育隨筆3 20XX年XX月XX日,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在二樓多功能廳舉行集會。校外輔導員陳暉老師給我們做了壹次關於汽車安全的講座。
戴著鮮艷紅領巾的老師陳暉充滿了活力。她先做了自我介紹,然後給我們講了壹些關於交通事故和騎行安全的註意事項。聽了這話,我不禁大吃壹驚:“每年發生交通事故的孩子是大人和老人的兩倍!中國的交通事故數量是英國的2.5倍,美國的2.6倍!”
然後,陳老師給我們播放了壹段視頻,涉及到不同的內容。其中,有壹段視頻讓我大吃壹驚:壹個5歲女孩的母親停下來接電話,走出車外,順手關上門。過了壹會兒,車門自動鎖上,用車鑰匙鎖住了睡在車裏的她。當老師問,孩子的媽媽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麽辦?我立刻猜到我應該叫人來砸門,然後救出孩子,然後把車開到4S商店去修理!如果妳這麽想,那妳就錯了!呵呵,正確的做法是敲窗戶叫醒熟睡的孩子,讓她試著開窗!
隨著講座的進行,還有壹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視頻中每播出壹個場景故事,大家都會跟著視頻上的字幕齊聲高喊:“安全出行,大眾知曉!”有趣的童謠引人入勝。生命最寶貴。似乎交通安全意識已經根植於我們稚嫩的內心。
在講座中,我最喜歡師生之間的互動。陳老師問了我們很多問題,只要答對了就有小禮物作為獎勵。我積極參與回答問題,得到了壹份愛的小禮物。妳猜是什麽?哈哈!說實話,禮包裏藏著壹個安全知識CD包!
這堂課讓我受益匪淺。多麽有意義的講座啊!
生命安全教育隨筆4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遵守規則,講文明,樹新風”。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文明之國”。那是因為我們的祖國是壹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文明的風尚源遠流長。我的祖先壹直走在遵守規則,講文明的道路上。我媽告訴我,文明史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但是,最近幾天我發現,有些成年人不講文明,不註意自己的交通安全。有壹次,我和媽媽坐在公交車上,看到壹個穿著時髦的年輕人。他穿過馬路,越過柵欄,悠閑地離開了。這讓我又疑惑又驚訝:這些柵欄是安排好的嗎?他不知道那樣做的危險嗎?他為什麽這麽做?如果發生悲劇,會不會太晚?
還有壹次,我和爸爸去恐龍園玩。當我們到達車站時,我們想看壹看站牌。看到站牌上各種廣告紙,壹點空間都沒有。我和父親費勁地把它拉開。拉開後才發現公交站牌被塗得亂七八糟。實在沒辦法了,只好找人問了,最後才弄清楚了車的路線,玩的心情徹底毀了。
雖然我是個小學生,但我當然不會像他們壹樣違反交通規則,破壞交通文明,所以我會臉紅。我能為交通文明做些什麽?現在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文化,從自己做起,做壹個文明市民。當然,光靠我壹個人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共同努力創造壹個安全文明的交通環境。
我想,只要我們稍微糾正壹下那些不文明的習慣,學習壹下別人的優點,盡量避免危險行為,我們的交通文明就會前進壹大步。
壹個文明的行為就像壹滴水,許多文明的行為匯聚成壹片大海。
同學們,行動起來!我們要從我做起,做壹個合格的學生,做壹個遵守規則、講文明、懂禮儀的少先隊員,為祖國的明天獻上壹份文明的禮物。
“安全”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我們小學生安全嗎?校園內外隱藏著多少種“隱形殺手”?
我相信很多學校外面都有壹些小吃店,賣文具,玩具和小吃...但隨機逛了壹些小吃店後,發現文具店比較冷清,而小吃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零食店更受學生歡迎的原因是什麽?帶著這個問題,我去了壹家小吃店,逛了逛。我看到很多零食都是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商標的“三無”產品,但價格便宜,包裝鮮艷,味道甜、鹹、辣或酸,頗受很多同學的歡迎。
我采訪過壹個正在吃“辣條”的同學:“妳知道它是‘三無’產品嗎?”同學回答:“我知道。”“那妳還是吃的津津有味。”“呵呵,沒辦法。”
大家吃從超市買回來的,有衛生質量保證的零食就可以了。借口“去超市路很遠”“去超市買東西很貴”買那些不衛生的零食怎麽辦?我覺得要想讓我們的小學生遠離不安全零食的危害,就要“斬草除根”——工商行政執法部門要關閉所有制作小零食的地下作坊,讓小商場沒有“三無”零食的供應,我們小學生要努力克制自己,盡最大努力不買那些“三無”食品,從我做起,從我做起。如果妳有零花錢,妳可以用它來購買自己的學習用品或存入銀行,捐給“希望工程”等等。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壹個安全、和諧、美好的家園,讓“三無”食品在市場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