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公布於1950年,確認於1954年。但直到1991,我國才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並於1991,1生效。被五星國徽照亮的天安門廣場被谷穗和齒輪環繞。
麥穗和稻穗、五星、天安門廣場和齒輪是金色的,地基和環中的懸掛是紅色的。金和紅兩種顏色是中國象征吉祥和喜慶的傳統顏色,天安門廣場象征著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不屈的民族精神。麥穗和稻穗象征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五星代表在中國領導下站起來的人民。
起源
中央美術學院的張定和鐘靈在征集階段提供的國徽申請圖案與現行的CPPCC國徽相似,由五星、地球、齒輪和谷穗組成,有五種變體。
清華大學建築系林、莫於10月23日(1949)提交國徽設計方案,、王迅、高莊、梁思成提供參考意見。由大空玉璧、五星、齒輪、嘉禾、國名組成,有金、玉、紅三色,國名字體用金色中文書寫。
整體圖案以象征光明的漢鏡風格組織。紅絲帶象征革命,紅絲帶穿過小絲帶的結象征“革命人民大團結”,其褶皺模仿南北朝的造像。
中央美術學院的設計了圖案,和周提供技術咨詢,曹協助繪畫。圖案是天安門門的斜視圖,外環是壹個類似CPPCC國徽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