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在長城上,踩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石頭,很自然地會想到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
分析
這句話準確無誤,承上啟下,過渡自然。“站、踏、扶”三個動詞,表示作者親自來到了長城,“自然記得”表示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概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
2.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了前無首後無尾的萬裏長城。
分析
“多少”意味著無數,充滿了作者的無限情感;“前無首,後無尾”突出了長城的長度,呼應了“壹萬三千多裏”的開頭;這裏的“人才”說明了修築長城有多難。整句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敬仰。
3.如此宏偉的工程是世界日歷上的壹大奇跡。
分析
首先長城規模非常宏大──萬裏之長,高八米多,厚六米多,而且設置巧妙,然後工程非常艱巨──全靠人力,把那麽多沈重的巨石、城墻、方磚運到險峻的山上,長城就建在群山之間。兩千多年前完成如此宏大而艱巨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因此,長城是壹個偉大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