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隼
俗名別名茶隼
英文名common kestrel
拉丁學名Falco tinnunculus?
在中國所有省份和地區的地理分布;在南方越冬;偶見於臺灣省。
繁殖方式為卵生。每巢產4-6枚卵,卵白色,有紅褐色粗斑或細斑。孵化期28天,雛鳥在巢內停留30天左右。
習慣棲息於農田、疏林、灌木叢等荒野地區。主要以老鼠和鳥類為食。在樹上或巖壁的洞穴中築巢,常常喜歡抓住烏鴉和喜鵲的巢,或利用它們的舊巢和鷹。
具有身體特征的小型猛禽。總長度約35厘米。雄鳥上身紅磚色,背部和翅膀有黑色三角形斑點;頭頂、後頸和頸側為藍灰色。飛羽近黑色,羽毛灰色;尾羽藍灰色,有寬闊的黑色次生斑點,羽毛灰白色。下半身乳黃色帶淺棕色,羽毛深棕色,有粗斑。口基部藍黃色,尖部灰色。深黃色的腳。雌鳥是深褐色的,有深褐色的水平斑點;頭頂和頸背為淺棕色,有深棕色的羽紋;尾羽深褐色,有9-12深褐色橫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