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壹季度開始,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拐點,開始快速增長。在這個過程中,充電網絡快速鋪開、電池能量密度持續進步,但是,相比於新能源汽車劇增的保有量,充電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還未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這讓部分消費者對「充電難」和「充電慢」心存疑慮,而這也無疑讓增程式的優點凸顯:正是在基礎設施未能充分覆蓋的前提下,增程式用低油耗小增程器和容量相對較大的功率電池,提供了壹種最具「技術性價比」的技術解決方案,極大緩解新能源消費者的裏程焦慮。
從今年8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就可見壹斑: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8月新能源汽車銷售66.6萬輛,占比27.9%,至2022年底,將有望實現30%的新能源汽車占比。而在超過6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中,增程等插電混動車型占比近1/4。
包括增程式在內的插電混動車型,解決了消費者對「裏程」的焦慮——仔細打開今年8月份品牌的銷量成績單,新勢力中純電動品牌蔚來、小鵬稍有乏力,銷量分別為10677輛、9568輛;主打增程的理想汽車由於新老車型交際,交出4571輛的成績單,在萬輛交付的品牌中,出現了壹個增程式混動的新名字——AITO問界系列車型。
問界系列車型由賽力斯汽車和華為聯合設計,其中,目前主銷的問界M5和問界M7采用增程式動力形式,這是兩款很有意思的產品:
壹方面,在「增程」與「30萬價格區間」限定下,問界M5與問界M7並不孤單,理想ONE、嵐圖FREE同屬於這壹區間;但AITO問界系列車型用最快速度做到了1萬以上的交付量,來勢洶洶;
另壹方面,有華為加持的品牌也不僅有AITO,但不同的是極狐與阿維塔都搭載了華為技術,而問界系列實現了與華為***同設計、開發,還是唯壹使用華為渠道、在手機門店內銷售汽車品牌,甚至直接出現在了華為發布會上。
問界系列受到用戶認可,續航能力是重要原因,問界M7面向「裏程焦慮」的問題,最大化提升了續駛裏程與使用便捷性:
在近期中國汽研的測試中,問界M7後驅版本車型實現了近1300公裏的綜合續駛裏程——平均油耗5.2L/100km。具體的測試情況是:
中國汽研的工程師選定了城區工況、快速工況、高速工況等壹系列復雜道路,模擬了日常使用場景。問界M7後驅舒適版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實際續航裏程達到了1290km,儀表顯還剩余10km,平均油耗5.2L/100km,這樣的數據說優秀壹點都不過分。
這樣的產品表現,離不開「以用戶為中心」的文化。從客戶需求定義產品,從平臺定義技術——這是我們所見的問界M7選擇增程式技術路徑背後的根本驅動。以我的了解看來,問界M7的目標客群主要為:重視家庭的用戶,對車輛空間和品質有壹定需求,關註車型的實用價值。
這樣的用戶,購車與用車都圍繞著家庭出行需求;也正是圍繞這樣的畫像,大空間、續駛裏程、使用便捷性成為了問界M7關鍵的產品賣點。
智能增程平臺
增程在所有PHEV技術中: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電驅動體驗,串聯式的架構,使軸端動力始終由主驅動電機輸出,保證了電驅動的流暢體驗,但由於整體動力系統架構的復雜程度,同時就對電驅系統提出了集成度與效率的高要求。
而增程平臺最大的難點在於增程器的控制,增程器需要在固定的工作區間內工作,從而盡可能地保證高效,與此同時,增程器還要與發電機耦合,能量流向主驅動電機與電池兩路輸出。
因此進行增程器的高效重合智能控制及綜合能量管理是關鍵性的技術——也正是因為這兩項技術在過去的不成熟,導致串聯構型壹直不能夠實際實現理論上的低油耗。
作為較早壹批涉及新能源領域的車企,賽力斯汽車開發了純電驅智能平臺,該平臺是可以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匹配純電、增程等多種新能源動力系統解決方案。
在此平臺上孕育了問界M7,它匹配了40kWh的寧德時代CTP電池;後驅為200kW高性能主驅動電機,四驅版本還匹配了130kW的前驅電機;增程器則選用了1.5T四缸發動機。
驅動系統技術
正如上文所述,增程平臺的最大優勢與最大難點分別在於電驅與增程器,這也是純電驅智能平臺重點打造的核心零部件。
電驅方面
問界M7搭載HUAWEI DriveONE高效油冷三合壹電驅與六合壹集成式DHT總成黃金組合,通過扭矩管理,能量管理的匹配優化,實現了更低的能耗,強勁的動力輸出。前電機的六合壹集成式DHT動力總成,將發動機、GCU、發電機、雙模減速器、MCU、驅動電機高度集成為壹體。
這意味著為動力系統與整車布置留出了更大的布置空間,也使得整體設計更加緊湊,冷卻回路利用率更高,減少了贅余的用材;後電機的HUAWEI DriveONE高效油冷三合壹電驅,將MCU、電機、減速器高度集成為壹體。系統高度集成與電機油冷設計,使得系統驅動效率高達93%,在CLTC工況下綜合效率達到89%。
增程器方面
1.5T的四缸發動機,采用深度米勒循環技術,專為增程工況設計,同時采用15:1高壓縮比以及低壓EGR技術,增進了在特定負荷區間下的熱效率,41%的熱效率數據在全球的先進發動機效率排行上,同樣值得稱道。
電池方面
問界M7采用了搭載大電池的策略,40kWh的CTP電池(Cell-to-Pack),讓問界M7純電續航裏程達到了230km,不僅可以輕松滿足日常通勤的需求,也進壹步節降了車內空間。
在電動化技術內核以外,問界M7同樣追求「內外兼修」,來盡可能降低能耗,提升裏程——問界M7從整車造型到動力鏈各個環節都盡可能降低阻力:包括低阻力卡鉗、低阻力輪轂軸承、低滾阻輪胎等,更低的整車機械阻力帶來了更優的續航表現。
回到問題,問界M7是壹個標桿的增程式案例——面向家庭型客戶對裏程和使用便捷度的訴求,問界M7搭載了關鍵的電動化技術(純電驅智能平臺),並進壹步為家庭使用場景考慮盡可能減少動力系統的布置體積,為用戶的大空間與舒適提供保證。
在快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中,問界系列產品的異軍突起,背後不僅象征了賽力斯汽車的實力,更多展現的是用戶對產品特征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