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的習慣已經形成,很多網民對數字貨幣——央行正式發行後微信和支付寶的命運深感擔憂。此前曝光的消息和截圖顯示,數字貨幣央行的測試環境是專用的數字錢包APP,而不是微信和支付寶。這是否意味著微信和支付寶已經被邊緣化?
針對上述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質疑,招聯金融(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董希渺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央行的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而微信、支付寶、中國銀聯快通只是支付手段。換句話說,數字貨幣,央行,和微信、支付寶並不沖突。
筆者還了解到,今年2月21日至3月17日期間,支付寶先後公開了以“數字貨幣交易的執行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為代表的5項央行數字貨幣相關技術專利,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至少4項功能。
結合央行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CF40)宜春論壇上發表的觀點(數字貨幣,央行將采取雙層運營體制:央行先為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兌換數字貨幣,再由這些機構為公眾兌換,全過程充分調動市場力量,通過競爭實現系統優化), 微信和支付寶很可能成為數字貨幣的二級發行方,即央行,擁有與商業銀行相同的操作權限。
壹旦微信和支付寶成為央行數字貨幣的二級機構,不僅自身的產品競爭力不會受到影響;用戶還可以通過自己常用的支付工具,享受到安全性更高、應用範圍更廣的央行——數字貨幣帶來的全新移動支付體驗。
作者:小鏈財經晁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