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疫情,自動駕駛技術提速的新爆點?

疫情,自動駕駛技術提速的新爆點?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國人的心,每個人也都在用自己方式與狡猾的病毒作鬥爭。

戰鬥中的無人車

在抗疫期間,不少領域都出動了壹些無人設備來作為輔助工作和生活的工具,比如說,巡警用無人機監督路人戴口罩、醫院機器人為病人送飯、無人車送快遞、遙控玩具車出去買菜……

百度Apollo也在近日免費開放了低俗微型車套件及自動駕駛雲服務,並對研發過程中的軟件、服務、硬件、落地提供資金支持。

自疫情爆發之後,百度Apollo派出技術人員趕往前線到各醫院確診病人隔離區部署無人駕駛消毒機器人,以減少醫護人員進出隔離區的次數,保障醫護人員的健康;Apollo生態合作夥伴新石器及智行者科技分別開發的無人物流車與無人清潔消毒車,也已經抵達武漢、北京的隔離點,用於隔離區內的獨立清潔消毒及送餐服務。

機器人的協助工作有效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將疫情傳播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同時,無人設備在疫情期間的應用也讓人們重新審視了自動駕駛技術,自動駕駛是否能在公***衛生防控、城市應急等領域做些什麽呢?

長城汽車新能源產品規劃總監余果在接受汽車頭條APP采訪時表示,“無人駕駛技術的出發點就是為了解決在沒有人類參與的環境下如何完成任務,大到宇宙航空,小到個人護理,都是這些技術發展重要領域,這次疫情也壹樣。只不過在疫情爆發之前,國泰民安,媒體和市場的關註點更多是在交通駕駛領域。”

余果還表示,“其實近幾年研發壹直都有在做,只是經過這次疫情,加大了對公***衛生防控、城市應急等特殊應用場景的關註,關註度的提升也會促進在該領域的技術發展。同時,疫情也壹定會加快自動駕駛、機器人、AI等技術的接受度,並會加快這類技術在民用度上的發展。”

確實如此,壹直以來自動駕駛技術都是車企的重要研發項目之壹,尤其是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在這方面更是想要捷足先登。

繈褓中的自動駕駛

根據各造車新勢力此前發布的信息,目前大部分已經具備L2級自動駕駛的能力,而像小鵬、零跑等已經具備了L2.5能力,在2020年將升級至L3,拜騰也已經具備了L3高度自動駕駛能力,蔚來也表示將在2020年發布具備L4自動駕駛能力的車型。

國內傳統車企顯得略慢半拍,但更多的關註技術的量產層面。壹汽與百度Apollo合作的L4自動駕駛車型在2019年進行了小批量生產,並表示將在2020年全面量產;廣汽曾計劃將於2020年初量產L3級自動駕駛車,成為國內第壹家真正推出自動駕駛車輛的車企;北汽、長城、長安、奇瑞等車企計劃在2020年實現L3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吉利表示將在2020年發布L3級(GPILOT3.0)平臺。

盡管車企不遺余力的研發,但是實際上目前落地的項目依舊很少,大多數項目都處在測試、試運營階段。

東風汽車在2018年4月便獲得了L3自動駕駛的路試牌照,在2019年9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正式揭牌後,東風公司獲得了6張測試牌照,其中包括3輛幹線物流車、1輛支線物流車、1輛環衛車以及1輛RoboTaxi轎車。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2019年多次駕乘自動駕駛車輛。除了個人出行業務外,東風公司在公***小巴、無人救援車、無人售貨車、無人豐巢等公***出行上的自動駕駛業務逐步進入測試。

成立於2017年的文遠知行是發展速度較快的壹家出行公司,目前已經進入了試運營階段。2月14日,文遠知行WeRide攜旗下合資公司文遠粵行發布了中國首份L4級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的試運營報告。

報告稱,文遠粵行試運營首月,即2019年12月01日至31日,該Robo-Taxi***完成了8,396次出行服務,占總訂單需求的62%,零安全事故,***服務4,683名用戶,有94%的乘客給予了最高的五星級評價。Robo-Taxi僅在電子圍欄範圍內提供服務,未有高速、機場等長距離訂單,並且車內配有安全員進行監督。

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曾強調:“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足夠的技術和信心把安全員從車上拿掉,這才是量產的標誌。”他還表示,在2020年,文遠知行將在部分區域逐步拿掉安全員,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Robo-Taxi。

Robo-Taxi是很多車企的努力目標,本田在2017年發布的本田NeuV概念車便搭載該功能,本田表示將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和AI來探索擴大移動工具的可能性,在車主不用車並授權的情況下,車輛可進行自動駕駛移動、拼車,成為壹輛可以賺錢養家的汽車。

無獨有偶,特斯拉也重新定義了“出行單元”,車輛在閑置時,自己開出去當優步,成為幫車主賺錢的交通工具,本質上與Robo-taxi類似。在特斯拉“自動駕駛投資者日”上,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曾經很明確的提出希望在2020年之前,能夠獲得監管機構對其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批準,並推出100萬輛機器人出租車。

然而目前來看,這壹切都還未實現。

對於自動駕駛的落地速度為何如此緩慢,余果以長城汽車為例對此進行了解釋:“長城汽車壹直沒有停止對基礎技術、應用場景的研究,包括從歐拉到WEY,都具備了自動駕駛功能。但是自動駕駛要落到實際使用,就不單單是簡單的技術問題,會涉及到基礎建設,事故認定的法規制定等多方面問題。所以在短期內,可以在壹些有限制的條件下,壹個區域或者壹段距離內,實現L4的自動駕駛,但是全面上路,應該還是壹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拓展中的應用場景

值得壹提的是,在疫情爆發之前,對於此類突發事件,並不是沒有車企做過相對應的醫療應急場景。

其中,最令人感動的便是2017年奧迪的壹個廣告片。片中,壹位獨自在家的孕婦突然要分娩,她的奧迪AI智能汽車通過孕婦的穿戴設備感受到她身體的變化,自動出現在她家門口,並在趕往醫院的途中通知家人、聯系醫院的醫生,隨後播放舒緩音樂使孕婦放松,直到到達醫院與家人、醫生會面。

通過此次突發的疫情情況來看,在自動駕駛方面做技術儲備的車企越來越多,但目前來看,能真正立即投入使用的更多是壹些物流無人車。

在汽車頭條APP采訪的幾家乘用車車企和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都紛紛表示,乘用車的無人駕駛在此次疫情面前所做空間還是十分有限的,關於未來相關的應對方案目前還在討論中。

近日,德國萊茵TV集團向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頒發了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認證證書,這意味著“不造車,只做汽車供應商”的華為在研發中有了新的突破,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在安全性方面已經獲得了汽車行業認可。

華為是國內技術流的代表,盡管有寶馬、戴姆勒、奧迪等巨頭合作夥伴,但不得不提的是,在自動駕駛領域,我國在部分關鍵技術上依然受限於國外廠商。

我國本土的供應商在傳感器如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芯片等方面起步較晚,技術積累相對少,同時在針對後期需要的嵌入式HPC、AI的基礎框架、系統功能安全等也沒有明顯優勢,因此想要構建完整生態鏈還將面臨著壹定的挑戰。

疫情的突然爆發也讓我們看到了距離想象中無人駕駛的到來還有壹定的距離,不過,此次疫情也帶給我們對自動駕駛未來更多的場景的探索,無人駕駛不單單是為私家車提供方便,也有著其他大有可為的領域。同時,無人駕駛也需要更快的研發速度和足夠的測試,來從容的應對進入人們生活中的各種突發場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 上一篇:定制衣帽間衣櫃應該怎麽做
  • 下一篇:嬰兒奶粉十大名牌排行榜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