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形眼鏡學名:角膜接觸鏡。
? 英文名:contact lens,簡稱:CL
? 目前市場上主要銷售的是軟性親水性隱形眼鏡。(壹般不作特殊說明,人們所說的“隱形眼鏡”就是指軟性隱形眼鏡。)
CL的 歷史
? 1508,達?芬奇,最早畫出CL草圖,闡述相關理論鼻祖
? 1948,美國視光師凱文?托赫首創角膜型PMMA材料鏡片 CL真正誕生
? 1963,捷克奧托?威特勒獲HEMA材料專利,被譽為“現代隱形眼鏡之父”。
? 1971,博士倫率先生產和銷售軟鏡
? 1981,視康推出第壹副染色鏡片
? 1982,視康推出第壹副美容鏡片
? 1986,強生推出拋棄式鏡片
? 1987,博士倫首銷隱形眼鏡全護理液(MPS)
? 1989,FDA將長戴方式限定在7日之內
? 1990,視光學界提出隱形眼鏡定期更換的概念
CL的現狀
? 市場:中國城市近視人口約8000萬,堅持戴鏡約有300萬,占4%。
? 每年有30%的配戴者停戴,究其原因:怕麻煩:40%,不舒適:40%
? 隱形眼鏡銷售遞增率為15%
鏡片:
? 主力品牌:博士倫,衛康,視康,海昌,強生……
? 新生品牌:艾爵,優視,保視寧,視霸,自然美,舒潔……
? 護理液:眼力健,博士倫,視康,海昌,衛康……
? 根據人眼角膜的形態制成的,直接附著在角膜表面的淚液層上並能與人眼生理相容,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美容,治療等 目的的鏡片稱為角膜接觸鏡。
CL基本原理
? 光學性
? CL材料有壹定的折射率和良好的光線透過率,因而將CL材料用特定的工藝制成透鏡能夠矯正眼的多種屈光不正。
? 附著性
? CL借助淚液張力附著在角膜表面不會因瞬目眼球轉動而脫落。
? 適應性
? CL表面制作光滑,弧面設計合理配後易適應,無明顯不適。
? 透氧性
? 軟鏡容許氧氣透過比率:8%-10%
? 角膜需氧的臨界值:6%
? 正常戴鏡不會導致眼睛缺氧 (睜眼狀態下)
? 代謝性
? 有助於將鏡片下的代謝產物排出
CL適應癥
? 矯正視力: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遠視,散光,屈光參差(兩眼屈光度相差2. 50D以上)
? 美容:彩片用於改變角膜顏色,遮蓋角膜白斑等。
? 治療:
? 減免縫合,術後減輕疤痕形成,保護作用
? 緩釋給藥, 提高滴眼劑的生物利用度
? 治療弱視,用不透明鏡片遮蓋健眼鍛煉患眼
職業需要:
? 避免框架牽礙:運動員,司機,戶外工作者
? 防止呼吸時水蒸氣使鏡片模糊:醫師,廚師等戴口罩工作的人
? 出場造型需要:演員,節目主持人
CL的優點
? 視覺自然:框架每增加0.25D,影象放大或縮小0.5%,屈光參差者由於雙眼象差過大,使雙眼融合發生障礙,CL影象近於真實
? 視野開闊:受框架限制視野相應縮小,CL視野開闊
? 配戴舒適:框架負重,接觸性皮炎,戴框架從冷初到熱的環境有蒸氣凝聚,造成視物模糊
? 配戴方便:框架在鼻梁上時時下滑,需用手推,不慎掉地玻璃片易碎
? 美觀: 避免框架遮蓋眼部, 便於交流, 框架形狀和邊寬修改配戴者的面形,久戴易發生鼻梁塌陷,眼球凸出。
? 安全:框架配戴者(玻璃鏡片)遇到暴力時,破碎的鏡片易導致眼球損傷。
鏡片壹次持續配戴的時間
? 日戴:每天不超過16-18 hr
? 彈性配戴:每周不超過兩夜(不連續)
? 長戴:通常不超過7天
目前視光學界建議每日摘戴
鏡片自啟用至拋棄的時限
? 傳統式鏡片:軟鏡通常為6-12個月
? 定期更換式鏡片:1周-1個月-半年
? 拋棄式鏡片。
鏡片的質地通常用彈性模量來評估
? 硬鏡
? 透氣硬鏡
? 矽彈鏡
? 軟鏡
鏡片充分水合後含水的重量百分比率
? 軟鏡:低含水量30%-50%
中含水量51%-60%
高含水量61%-80%
通常是指軟鏡的幾何中心厚度的計量參數
? 超薄型:0.09mm
鏡片邊緣兩點間最大的線狀距離
? 透氣硬鏡:8.0mm-10.5mm
? 軟鏡:13.5mm-15.0mm
界定配戴眼屈光不正類型的定量的書面依據
? 球面鏡:供無散光或低度散光眼使用
? 散光鏡:供球面鏡不能矯正的散光眼使用
? 雙焦鏡:供老視眼使用
? 視力矯正鏡片
? 美容鏡片
? 治療鏡片
? 色盲鏡片
理想的隱形眼鏡應具備以下條件:
? 配戴舒適
? 視力清晰
? 透氧性好
? 無毒性
? 易於操作
? 保養簡便
? 耐用
多參數
基弧
? 鏡片基弧應比角膜曲率略大5%-10%,利於代謝
– 鏡片基弧太小,稱為配緊
– 鏡片基弧太大,稱為配松
? 含水量:隱形眼鏡鏡片中水分子的含量
? 軟鏡的含水量壹般在30%~80%之間
? 軟鏡的含水量用百分比來表達:
含水量=(鏡片中的水重量/鏡片的總重量 ) 100%
? 水是氧通過軟鏡材料的載體,氧分子溶解到水裏後,經鏡片傳遞到角膜,所以親水材料是透氧的,氧的通透性與含水量成正比
? 高含水量鏡片:透氧性較好,但容易產生沈澱,容易造成眼幹。
? 低含水量鏡片:透氧性稍差,但不易造成沈澱,不易引起眼幹。
? 透氧性是指氧氣能透過某種膜或其他物質的程度。 P=DK
? D:材料的彌散系數
? K:材料的溶解系數
? 光學區染色
– 使入眼光線量變柔和
– 使顧客的眼睛變得有神
– 便於尋找
? 直徑:鏡片邊緣兩對應點之間最大的直線距離(mm)
? 光學區直徑:鏡片幾何中心起屈光作用的部分的直徑(mm)
? 直徑的選擇主要取決於配戴者角膜直徑
? 軟鏡應完全覆蓋角膜,並超出角膜周邊1mm以上
? 厚度:鏡片的內外曲面的垂直距離(mm)
? 厚鏡片配戴舒適性稍差,但不易破損,容易操作,可矯正低度散光。
? 薄鏡片配戴舒適,但容易破損,不易操作。
隱形眼鏡制造工藝
旋轉澆鑄法
? 將液體原料滴入高速旋轉的壹次性模具中,滴入量以及模具的旋轉方向、速度均由電腦全方位精確控制,以保證鏡片的形狀、厚度和屈光度等參數符合設計。
? 旋轉過程中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液體原料發生光聚合反應,形成固態鏡片,再經過邊緣精加工、水合脫膜、萃取、著色、全面質檢和消毒包裝等工序後制成成品鏡片。
模壓法
? 根據不同的屈光度、基弧和直徑設計出多套模板模具,再復制出壹次性的凹模和凸模。將液態原料或固態毛坯註入凹模進行鑄壓,其余工序與旋轉成行相同。
? 特點:效率高,成本低,多數拋棄型使用此方法制作。鏡片的彈性模量大於旋轉成行工藝的鏡片,較易操作。
? 鏡片較厚,透氧性稍差,且強度不佳,故不耐久用。且容易產生沈澱。
車削法
? 用車床將幹態的毛坯進行切削,雙面切削後再水合成軟性隱形眼鏡 。
? 特點:制作工藝高,成本高,彈性好,易操作,多數散光鏡片及透氣硬鏡用此方法制作。
等效球面光度換算
若散光 0.75D,則球鏡度:柱鏡度 3 :1
如柱鏡光度為0.75D,球鏡光度須大於2.25D
若散光 1.00D,則球鏡度:柱鏡度 4:1
如柱鏡光度為1.00D,球鏡光度須大於4.00D
D = Ds +1/2 Dc
D:等效球面光度(CL的光度)
Ds:驗光球鏡光度
Dc:驗光柱鏡光度
頂點光度換算(經驗法)
驗光光度(D) 換算差值(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