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巴尼介紹,該公司已經開發了壹套完整的5G系統,而且是100%的“印度制造”。這項技術測試並投入使用後,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還能走出國門。
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將向印度數字服務公司Jio Platforms投資45億美元,以換取該公司7.7%的股份,該公司的估值約為650億美元。
Jio Platforms是印度信實工業有限公司旗下的數字服務部門,也是印度最大的電信運營商。
不到四個月前,臉書宣布將向Jio平臺註入57億美元。
目前,Jio Platforms運營著Jio Infocomm電信網絡,自2016以來,Jio Platforms已累計擁有超過3.88億4G用戶。
如今,Jio Platforms已經成為印度最大的電信公司,它還在電子商務和寬帶領域運營著多個應用程序和其他服務。
到目前為止,臉書、微軟、英特爾、高通和谷歌都投資了jio平臺。谷歌也將與其合作開發4G/5G手機,高通也將與其合作建設5G基礎設施。
據悉,在短短三個月內,安巴尼已經從全球投資者那裏籌集了200億美元。
可能有人會問,印度可以發展5G技術,但是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為什麽做不到?
其實不是美國拿不出5G技術的問題,而是美國卡在5G頻段的原因。
因為5G和4G的區別在於兩個網絡使用的頻段不同。為了速度快,5G必須使用高頻頻段。
5G技術的應用離不開頻譜,這個頻段在中國移動、電信、聯通都有分配。
但美國沒有,因為這個頻段是美軍用的。這件事讓美國很頭疼。如果給了平民,很多軍事裝備就不能用了,對這些裝備的投資就浪費了。
這使得美國的5G業務停滯不前。即使美國最終找到妥協,也可能已經過了5G紅利期。畢竟目前5G標準的制定已經接近尾聲。
美國只有壹個辦法,就是研發出比5G標準更快更穩定的解決方案,但當時全球5G基站都布置好了,不可能每個人都再花上萬億買設備。
所以,並不是說美國不能發展5G。主要原因是美國軍民在高頻段的競爭壹直沒有解決,影響了美國5G的研發。
有人說,印度憑借與西方的關系,加上高通、谷歌等5G軟硬件大神的加持,將彎道超車,率先建設5G。會是這樣嗎?
其實這忽略了壹個重要因素。
現在印度的5G建設面臨著壹個嚴峻的挑戰,就是上面剛剛提到的頻譜。
顯然印度的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他們面臨著頻譜貴的問題。
據悉,印度5G頻譜價格為每兆赫49億印度盧比,運營商需要支付4900億印度盧比購買100兆赫頻譜。
不幸的是,由於印度頻繁斷網,利潤空間巨大的印度電信業已經負債7.5萬億盧比。當時,印度運營商猜測該國的5G進程會因為頻譜問題而大幅延遲。
此外,5G技術需要專門的5G手機支持,印度的4G網絡幾乎在世界墊底。在5G領域實現彎道超車並不容易。
它有5G技術,但能不能用就是另壹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