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戰爭”是指1337-1453年間,英法兩國與後來加入的勃艮第之間的戰爭,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持續了116年。
在百年戰爭中,許多新的戰術和武器被開發出來。戰爭的勝利使法國完成了國家統壹,為以後在歐洲大陸的擴張奠定了基礎;英格蘭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法國領土,但也讓民族主義在英格蘭興起。
2.玫瑰戰爭
玫瑰戰爭(也稱為玫瑰戰爭;中文:玫瑰戰爭;;1455 ── 1485)是愛德華三世(在位1327 -1377)的兩個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爭奪英國王位而斷斷續續地爭鬥。
兩個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皇室的分支,約克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第四個兒子的後裔,蘭開斯特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第三個兒子的後裔。《玫瑰之戰》是約克家族愛德華三世的第五和第六代繼承人對抗蘭開斯特家族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和第五代繼承人。
3.都鐸王朝的建立
都鐸王朝(英文:Tudor王朝;1485 -1603)是亨利七世於1485年進入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後建立的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周邊地區。1485年8月,亨利七世伯爵在法國協助下殺死理查三世,奪取王位,建立都鐸王朝,史稱亨利七世。
都鐸統治英格蘭,直到伊麗莎白壹世於1603年去世。118之後,* *經歷了五代君主。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制史上的黃金時代。?
4.外殼運動
在14和15世紀農奴制解體的過程中,英國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用暴力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強占農民的土地和公共土地,剝奪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限制或取消原有的耕地權和牧業權,占領被占領的土地,使之變成私人的大牧場和農場。
這就是英國歷史上的“圈地運動”。在歐洲,英國的圈地運動最為典型,規模也最大。在封建制度時期,英國發生過大規模的圈地運動。
5.復興
與歐洲大陸相比,英國的文藝復興發生得較晚。但在都鐸王朝和伊麗莎白女王時代之後,英國建立為民族國家,工商業繁榮,與世界的文化聯系日益擴大,突破了教廷的束縛,這壹切都讓英國文藝復興的後來者迎頭趕上。
16年末和17年初,英國出現了“三大巨人”,即莎士比亞、培根和哈維,他們是這壹時期藝術、人文和科學領域最傑出的代表。這壹時期,英國的藝術、人文和科學相互滲透、相互交融,在加強不同領域聯系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和培育著各自的領域。
百度百科-文藝復興
百度百科-百年戰爭
百度百科-玫瑰戰爭
百度百科-都鐸王朝
百度百科-英國圈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