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永不言敗的例子

永不言敗的例子

1、馬雲

馬雲,壹張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臉龐,壹派狂放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壹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聯網英雄人物“西湖論劍”。馬雲的種種言行,頗似壹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馬雲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壹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雲也曾跟我們壹樣,是壹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第壹次高考,遭遇滑鐵盧。盡管馬雲的英語在同齡人中顯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數學卻實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敗北。這之後他當過秘書、搬運工,後來踩著三輪車幫人家送書。有壹次,他給壹家文化單位送書時,撿到壹本名為《人生》的小說。那是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

從故事中,馬雲深刻領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壹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這正印證了壹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復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

於是,馬雲下定決心,要參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馬雲報了高考復讀班,天天騎著自行車,兩點壹線,在家裏和補習班間遊走。

沒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這壹次,馬雲的數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而且這壹次的成績使得原本對馬雲上大學還抱有壹絲希望的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時候,電視劇《排球女將》風靡全國,可謂家喻戶曉。在那青澀但純潔的時代,小鹿純子的笑容激勵了整整壹代人,當然也包括當時的馬雲。

不僅僅是因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敗的精神。這種精神對馬雲日後的影響十分深遠,“永不放棄”也成了馬雲的壹種精神象征,影響了每壹個阿裏人。

小鹿純子的拼搏精神給了馬雲巨大的激勵,他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開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復習準備。由於無法說服家人,馬雲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為了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特地早起趕壹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壹直對馬雲的數學成績失望的余老師對馬雲說了壹句話:“馬雲,妳的數學壹塌糊塗,如果妳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雲壹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雲就用這10個公式壹個壹個套。從考場出來,和同學對完答案,馬雲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結果,那次數學考試,馬雲考了79分。歷經千辛萬苦,馬雲終於考上了大學。

2、安徒生

安徒生很小的時候當鞋匠的父親就過世留下他和母親二人過著貧困的日子。

壹天,他和壹群小孩獲邀到皇宮裏去晉見王子,請求賞賜。他滿懷希望地唱歌、朗誦劇本,希望他的表現能獲得王子的贊賞。等到表演完後,王子和藹地問他:“妳有什麽需要我幫助的嗎?”安徒生自信地說:“我想寫劇本,並在皇家劇院演出。”

王子把眼前這個有著小醜般大鼻子,和壹雙憂郁眼神的笨拙男孩從頭到腳看了壹遍,對他說:“背誦劇本是壹回事,寫劇本又是另外壹回事,我勸妳還是去學壹項有用的手藝吧!”

但是懷抱夢想的安徒生回家後不但沒有去學糊口的手藝,卻打破了他的存錢罐,向媽媽道別,到哥本哈根去追尋他的夢想。

他在哥本哈根流浪,敲過所有哥本哈根貴族家的門,沒有人理會他,他從未想到退卻。他壹直寫作史詩、愛情小說,未能引起人們的註意,俏雖然傷心,仍然堅持寫了下去。

1825年,安徒生隨意寫的幾篇童話故事,出乎意料地引起了兒童的爭相閱讀,許多讀者渴望他的新作品發表,這壹年,他30歲。

直至冷日,《國王的新衣》、《醜小鴨》等許多安徒生所寫的童話故事,陪伴了世界上許多兒童健康地成長。

聰明如妳者,無論環境如何的因苦,不要向它低頭,要堅持。沙地雖然貧瘠幹燥,綠色的仙人掌還是挺直身軀,讓自己開出繽紛的花。

3、奧斯特洛夫斯基

命運對奧斯特洛夫斯基是殘酷的:他念過三年小學,青春消逝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16歲時,他腹部與頭部嚴重負傷,右眼失明。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臥床不起。面對著命運的嚴峻挑戰,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沒比掉隊更可怕的事情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命運進行了英勇的抗爭:他不想躺在殘廢榮譽軍人的功勞簿上向祖國和人民伸手,他用沸騰的精力讀完了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如饑似渴地閱讀俄羅斯與世界文學名著。書籍召喚他前進,書籍陪伴他披荊斬棘。

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學素養達到壹定水平後,他寫了壹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隊中英雄戰士的中篇小說,寄給壹家雜誌社,卻未被采用。可他並未灰心喪氣,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雲的事是少有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忍受著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認準的目標攀登。1932年,他終於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壹書。

4、威爾瑪·魯道夫

威爾瑪·魯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兒麻痹癥而致殘,但是這個小時候患肺炎、小兒麻痹,壹只腳需要靠鐵架矯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中仍奪得3枚金牌。這個奧運傳奇性人物出生於1940年6月23日,是美國田納西州壹個鐵路工人家庭的孩子。

小時候因為肺炎和腥紅熱,引發高燒造成小兒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必須靠著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11歲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鐵鞋才能勉強跟著別人走路。11歲那壹年,她第壹次把鐵鞋脫掉,打赤腳跟著她的哥哥們打籃球玩耍。

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脫鐵鞋。脫掉鐵鞋之後,她的運動天分逐漸發展開來,才4年的時間,在16歲那壹年,入選美國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短跑代表隊,第壹次參加奧運會,她在個人項目200米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她是美國女子4×100米接力隊成員,為美國隊奪得了銅牌。

5、張海迪

張海迪被譽為身殘誌堅的壹代楷模,自學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天長地久》,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我的德國筆記》等,翻譯了《莫多克——壹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麗貝卡在新學校》等外文著作。她現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她用頑強的意誌粉碎了醫生對她生命長度的預言,她用積極的態度努力過好每壹天,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在上世紀80年代,她堅韌不拔的精神,讓全國年輕人看到了奮鬥的力量,鼓舞了壹大批中國青年。她就是被譽為“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的張海迪。

  • 上一篇:疫苗原液純化專利
  • 下一篇:有沒有治老鼠的好方法?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