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有關環保的故事

有關環保的故事

如同壹個個鮮活的生命壹樣,我們生存的環境也亟需人們的珍視。因為,我們生存的地球只有壹個,是她毫無保留地給予了我們生存的地盤、空間、空氣和水源,而我們有時卻誤以為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有意無意地破壞著這壹切。

當有識之士奔走相告,搖旗吶喊環保的重要性時,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壹種危機感。所以我們家也特別註重環境保護。

舉兩個例子:

壹、留壹份潔凈給他人。

常常在樓道裏,看到水泥地面有斑斑油跡、汙漬,也常看見清潔工阿姨費力地在拖。我知道那是人們的生活垃圾袋裏有汙水,去扔垃圾時,帶有油的臟水便壹路隨行。看到給別人造成的麻煩,於是,我們家廚房間特意買了帶內膽的垃圾桶,並且每次都把剩菜的湯汁擠幹,倒垃圾時再把垃圾袋連同內膽壹齊拿出,這樣我們扔垃圾時就不會像別人壹樣把樓道搞臟了。

二、留壹份寧靜給他人。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幾乎家家有車了,所以小區裏是車來車往,好不熱鬧。但是有壹次早晨四五點鐘時,外面的汽車為了提醒保安開門,喇叭聲鳴個不停。我們在深受其害之余,才更深切體會到給別人壹份寧靜是多麽地重要。之後,在我們開車時,盡量提醒自己不要亂摁喇叭,免得影響了他人。

環保是壹件關系我們子孫後代的壹件大事,我們除了自己註意保護環境外,也非常註意對孩子的教育。因為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從她小的時候就從壹些細節,如保護花草樹木、不亂扔垃圾等方面對她進行教育。盡量在舉手投足間,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蘇舟:我不是苦行僧“不,我不是苦行僧!”20歲的大三學生蘇舟坐在我的對面,單純、熱情,帶著壹點青春的執拗。“苦行僧”是他的綽號,我們的談話從這裏開始。“同學為什麽這樣叫妳?”“去年全班乘火車到泰山旅遊,我帶的開水沒了,火車上的開水也沒了,我堅持不買瓶裝水,熬了壹整天——就是這樣。”這個被同學們稱為“水門事件”的故事,其實只是“苦行僧”名號誕生的壹個觸媒。早在剛進大學時,同學們就發現了蘇舟的另類:不用紙巾,隨身揣壹塊奶奶輩的布帕;不用壹次性餐盒與壹次性筷子,自備飯盒和勺子;不單洗壹件衣服,總是湊夠了三件再洗,漂過內衣的水再漂外衣;送同學們的生日禮物不包裝;買東西拒絕商家免費提供的塑料袋……壹開始,蘇舟讓同學們覺得另類。壹種觀念總要有人先去倡導,壹種方式總要有人先去踐行——蘇舟就是走在前面的那個人。當然,最初他是孤獨甚至痛苦的。因為“另類”而被“邊緣化”,他在男同學中幾乎沒有朋友;更重要的是,壹個他甚是心儀的女同學帶著譏諷拒絕了他的真情表白。可貴的是,他除了在某些夜晚黯然神傷外,這些都不是阻止他繼續前行的力量。轉變發生在壹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自習時間,校長來到蘇舟所在的班級,深情激動地舉著壹封信,問:“誰是蘇舟同學?”機敏的同學們判斷,蘇舟有好事,反之則會是“誰是蘇舟?”那是蘇舟寫給校長的綠色校園環保節能建議書,信中列舉了學校現存的種種浪費、汙染現象,如校園景觀燈過於密集,教室與實驗室裏白天也開著長明燈,洗衣房水龍頭直徑過大,食堂還在使用壹次性餐具,夏天行政辦公室空調溫度過低……蘇舟建議,減少觀景燈的數量;教室人走燈滅,白天盡量不開燈;洗衣房水龍頭換成小口徑的;澡堂和開水房插卡計費……“同學們,這是多麽可貴的綠色環保節能意識!我為我們有這樣的同學感到驕傲……蘇舟的座位空著,此刻,他正在校園後山撿垃圾——這是他每周必做的功課。校長宣布,校長辦公室將提交並討論壹系列整改措施,第壹步是對校園照明、用水、用電的節能改造。校長呼籲:“同學們,妳們將是社會的領跑者,要讓科學和文明在那麽那裏薪火相傳。讓我們都向蘇舟同學學習,從節約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細節做起,從我做起!”同學們的目光紛紛投向那個空著的座位,而主角的缺席,似乎收到了更好的效果。蘇舟因此由邊緣變主流,而且成為精英與先鋒了。

  • 上一篇:英格索蘭 在中國的營銷渠道模式演變 我只知道是代理商制 想知道具體的
  • 下一篇:玉瑾專利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