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材料學院位於北京朝陽北路東段,通州國際新城核心區,古京杭大運河源頭,文化底蘊深厚,環境優美宜人。是北京市授予的“美麗校園”、“文明校園”、“花園式單位”。校園占地近600畝,建築面積20多萬平方米,教學、科研、生活設施齊全。學校設立了國家特色專業——經濟與物流管理、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具有國際視野的實用型物流人才培養實驗區、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流系統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物流系統與技術實驗室、智能物流系統實驗室、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北京市現代物流研究基地、北京大學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993,學校開設國內高校第壹個期貨專業;1994,國內高校第壹個物流管理專業成立;2010國內高校第壹個開設采購管理專業。目前,學校設有經濟學院、物流學院、信息學院、商學院、勞動科學與法律學院、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國際學院等7個學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體育系、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機構。學校現有26個本科專業和方向: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含期貨與證券)、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物流設備工程)、采購管理、質量管理工程(商品質量檢驗與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統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會計學(註冊會計師和註冊資產評估師方向)、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勞動關系、法學(流通法方向)、英語(國際商務與國際交流方向)。
學校在1986開始招收研究生。目前擁有4個壹級學科(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個二級學科/專業。兩個專業學位碩士培養類別(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學校有兩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學校現有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近8000人,其中本科生6004人,研究生604人。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幾十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流通領域特別是物流、證券、期貨行業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享有較高的社會聲譽。
學校現有教職工近700人,其中專任教師398人,教授52人,副教授15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為39.2%,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比例為78.6%。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五壹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北京市高校名師8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52人,北京市先進個人3人,北京市教師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5人,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北京市優秀輔導員10人。
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近年來,國家級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市級專業建設點3個。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市級校外人才培訓基地3個;4門市級精品課程;十壹五期間市級精品教材6本,市級精品工程教材6本,國家規劃教材6本;市級優秀本科教學團隊6個;本科科研創業行動項目400余個;2008年5月,我校本科教學被教育部評為“優秀”。2012年,學校獲得市級壹等獎2項,二等獎4項。
學校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多年來,學校逐步形成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發展個性、突出個性、面向未來、與時俱進、多彩健康、充滿活力、內涵深刻的校園文化。三年來,我們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大學生物流設計競賽、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管理決策模擬競賽、“挑戰杯”系列競賽、“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西班牙哈巴內拉國際合唱比賽、全國及北京市大學生美展等活動中成績斐然。在2012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學校6支隊伍中有4支隊伍分別獲得壹等獎和二等獎,獲獎率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
學校堅持以科研促教學,圍繞建設高水平特色大學的目標和國家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不斷加大科研力度,在流通現代化研究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學校建設了6個科技創新平臺,8個科研基地,組建了36個科研創新團隊。學校建立了流通經濟研究所、農業與食品物流研究所、區域經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物流統計研究所、電子商務研究所、期貨研究所等研究機構。三年來,學校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8項,省部級項目90余項。出版專著、譯著和教材286部,發表學術論文2785篇,其中檢索論文3篇210;218國家授權專利。
學校積極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以產業研究院為平臺,整合校內科研力量,形成對外合作的窗口。建立市屬大學科技園和中關村智慧物流產業技術研究院,為科技成果轉化創造有利條件。積極推進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為代表的行業協會、全國商務系統、期貨行業系統、地方政府的“五個合作”。與南通市、洛陽市、山東省科技廳等地方政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組建南方物流研究院、現代物流產業(華東)研究院,逐步形成服務地方的合作模式。
發展與國內外大學,特別是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北京材料所已與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等65438+3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
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在科研項目、合作辦學、互派留學生、教師互訪、教師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壹系列合作,促進了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的發展,擴大了學校的國際影響力。
古韻體現在風中,文化脈絡也是如此。目前,北京材料學院秉承“博學、勤奮、創新”的校訓,正在努力建設首都乃至全國的高質量物流人才培養基地、物流理論研究中心、物流政策與決策咨詢中心、物流技術應用研究中心,朝著建設高水平特色大學的目標闊步前進。